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10005-007)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10005-007)

作品数:89 被引量:629H指数:18
相关作者:李筠王立福李瀚旻周双男过建春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解放军第302医院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4篇肝炎
  • 53篇乙型
  • 50篇慢性
  • 42篇重型
  • 41篇重型肝炎
  • 38篇慢性乙型
  • 31篇衰竭
  • 29篇乙型重型肝炎
  • 29篇中医
  • 29篇慢性乙型重型...
  • 27篇肝衰
  • 27篇肝衰竭
  • 25篇乙型肝炎
  • 19篇中西医
  • 19篇中西医结合
  • 15篇中西医结合治...
  • 15篇西医结合治疗
  • 15篇病毒
  • 13篇辨证
  • 11篇预后

机构

  • 14篇解放军第30...
  • 11篇杭州市第六人...
  • 10篇广西中医学院...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湖北省中医院
  • 8篇解放军第三〇...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天津市传染病...
  • 6篇北京地坛医院
  • 6篇湖北中医药大...
  • 6篇湖南中医药大...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浙江中医药大...
  • 5篇成都市传染病...
  • 4篇深圳市第三人...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广州市第八人...

作者

  • 24篇李筠
  • 20篇王立福
  • 14篇周双男
  • 12篇李瀚旻
  • 12篇李丰衣
  • 10篇杨慧银
  • 10篇过建春
  • 9篇毛德文
  • 9篇李秀惠
  • 8篇孙克伟
  • 8篇张晓峰
  • 7篇张宁
  • 7篇荀运浩
  • 6篇李芹
  • 6篇李春青
  • 6篇田德英
  • 6篇白云峰
  • 5篇勾春燕
  • 5篇杨华升
  • 5篇石伟珍

传媒

  • 17篇传染病信息
  • 17篇中西医结合肝...
  • 11篇中华中医药学...
  • 4篇临床肝胆病杂...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医杂志
  • 2篇福建中医药
  • 2篇上海中医药杂...
  • 2篇新中医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世界中西医结...
  • 2篇全国第4届中...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5
  • 12篇2013
  • 17篇2012
  • 25篇2011
  • 29篇2010
  • 4篇2009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22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通过对22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时机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包括保肝、退黄、抗病毒、对症支持及中医辨证治疗,总结不同分期的疗效,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44.3%;其中早期有效率80.0%,中期有效率50.4%,晚期有效率仅为10.0%。总胆红素、胆碱酯酶、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固醇、并发症、病情分期等指标均是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治疗有效率低,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在早中期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通过中药有效控制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是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主要方向。
周双男王立福杨慧银李筠
关键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疗效
中医药治疗肝病内毒素血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系统的文献整理和分析,从病因病机的认识、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概括了近几年来中医药防治肝病内毒素血症的研究进展,认为中医药对本病具有确切的疗效和独特的优势。同时提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应重点解决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本病的疗效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龙富立毛德文王秀峰邱华张荣臻唐农韦艾凌
关键词:内毒素血症肝病中医药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生存因素与中医证治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生存因素与中医辨证分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2009年间在我院住院的365例慢重肝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慢性乙型重型肝...
李秀惠张佳莹勾春燕杨华升田一梅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154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154例早中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分析,探讨有效治疗方案及不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选择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保肝、退黄、抗病毒、支持、对症等治疗,部分病例应用人工肝治疗。结果...
王立福李筠张晓峰周双男白云峰杨慧银李丰衣何卫平陈菊梅
关键词: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抗病毒
文献传递
肝衰竭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42
2013年
目的通过对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揭示其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及其演变规律。方法以回顾性临床研究的方式,对我院165例诊断为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患者的病因及中医证候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临床依据。结果1.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的发病年龄以4l~50岁为多;性别以男性为主:而肝硬化是其高危因素;HBV的病毒复制是诱发因素之一;过度劳累、思虑、饮酒是其主发病诱因及加重因素。2.辨证定位多以肝、脾、胆、胃、肾为主;其辨证定性多以血瘀、湿热、热毒、气虚、肝郁为主,主证型为湿热发黄证、气虚瘀黄证、瘀热发黄证、阳虚发黄证。湿热发黄证治疗后总有效率比其他证型高.而气虚瘀黄证和阳虚瘀黄证死亡率高。结论通过对165例患者进行系统的回顾性研究,发现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患者具有一定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和演变规律。
周小舟黄俏光孙新锋马文峰徐文军徐韶敏周大桥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证候规律
慢性肝功能衰竭中医病因病机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我们从近年来开展清热利湿退黄佐以健脾法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的研究[1],临床证候调查发现:肝功能衰竭发展过程中湿热蕴阻型约占51.67%[2],采用"清热利湿退黄佐以健脾"法治疗肝功能衰竭在临床及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随着肝功能衰竭进一步发展,“湿热、气虚、血瘀”的主要病机成为较普遍的证候特点,
李芹刘政芳林恢陈玮
关键词:慢性肝功能衰竭中医病因病机湿热气虚血瘀
终末期肝病模型动态评分评估HBV相关肝衰竭预后的价值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及其变化率(△MELD)在预测HBV相关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HBV相关肝衰竭患者98例,随访24周,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计算MELD、△MELD分值。比较不同时间点存活与死亡患者MELD及△MELD分值,应用ROC曲线下面积比较MELD及△MELD预测预后的准确性,以最佳临界值分组,比较不同组别不同时间点的病死率;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运用生存分析方法比较各组生存率变化。结果98例患者24周内死亡52例,存活46例,死亡组与存活组间MELD、△MELD分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ELDI〉23组8、12、24周病死率均明显高于MELD〈23组,△MELD〉4.5组病死率也高于△MELD〈4.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判断患者12、24周预后△MELD的AUC(0.823、0.815)明显大于MELD的AUC(0.680、0.684)(P〈0.05);生存分析显示以最佳临界值分组,各组间累积存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适用于我国HBV相关肝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MELD评估预后的准确性要高于初始MELD,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过建春李春青荀运浩王宇芳俞秀丽石伟珍施军平娄国强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预后终末期肝病模型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湿热-血瘀-脾虚”证候分布与演变特点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9
2011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B)主要证候"湿热-血瘀-脾虚"的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调查438例CSHB患者中医四诊资料,对早、中、晚不同临床期,以及早期的不同时间段的常见中医症侯及体征进行频数分析和变量聚类分析。结果:CSHB早期主要以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或脉弦滑、口干口苦等症候为主;中期主要以面色晦暗、舌下脉络迂曲、舌质紫暗等症候为主;晚期主要以舌下脉络迂曲、皮下瘀斑瘀点、便溏、腹胀、舌质紫暗、面色晦暗等症候为主。且早期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脾虚症候与血瘀症候逐渐明显。结论:CSHB早期主要以湿热证候为主伴有脾虚证候和血瘀证候;中晚期主要以脾虚证候和血瘀证候为主伴有湿热证候。CSHB早期就存在脾虚证候和血瘀证候的基础,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表现明显。因此,对CSHB患者的治疗,应注意在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的基础上,适时辨证加用温阳健脾治疗。
彭杰陈斌孙克伟毛德文肖德梅焦金平张涛朱文芳
关键词:证候脾虚血瘀湿热
100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医证型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分析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临床分期、并发症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00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和中医证候学积分,分别统计其中医证型、临床分期、并发症与预后。结果: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以血瘀血热型为主,中、晚期分别以肝肾阴虚型及脾肾阳虚型较为多见,5种以上并发症的患者预后与小于3种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治疗采用通里攻下法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结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中医证候复杂,虚实及毒瘀互结多见,治疗需顾护正气,肝脾同调,同时注重结合地域特点,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徐晓婧杨大国冉云吴其恺刘晓晖
关键词:中医证型预后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回顾性证候研究数据库的建立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运用现代物理、电子信息技术、传感技术、智能化数码成像采集技术,综合中医四诊,建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回顾性证候研究数据库。方法:选择全国18家传染病院中西医结合科或综合性中医院肝病科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库进行在线数据收集管理及分析处理。结果:制定一套规范化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信息采集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病例剔出标准。结论:对复杂的临床信息进行标准化、要素化,结合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中医四诊信息及相关情况,初步形成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回顾性证候研究数据信息平台,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人的诊治和科研顺利开展提供信息方面的保障。
李丰衣毛德文王立福张晓峰庄永龙李筠
关键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数据库信息化管理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