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2A514)

作品数:18 被引量:435H指数:7
相关作者:陈彪顾朱勤刘萍冯涛王雪梅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帕金森
  • 14篇帕金森病
  • 6篇帕金森病患者
  • 6篇病患
  • 5篇睡眠
  • 3篇运动症状
  • 3篇症状
  • 3篇非运动症状
  • 2篇多导睡眠监测
  • 2篇多态
  • 2篇血尿酸
  • 2篇认知功能障碍
  • 2篇睡眠呼吸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睡眠监测
  • 2篇睡眠行为
  • 2篇睡眠行为障碍
  • 2篇睡眠障碍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机构

  • 17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北京脑重大疾...
  • 2篇青岛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国家人类基因...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深圳市臻络科...
  • 1篇广西南宁灵康...

作者

  • 17篇陈彪
  • 5篇顾朱勤
  • 3篇王雪梅
  • 3篇聂秀红
  • 3篇冯涛
  • 3篇刘萍
  • 3篇张宝和
  • 3篇詹淑琴
  • 3篇刘平
  • 3篇畅怡
  • 2篇赵昕
  • 2篇吴思琪
  • 2篇刘疏影
  • 1篇梅珊珊
  • 1篇安静
  • 1篇谢淑
  • 1篇邵明
  • 1篇连士杰
  • 1篇岳峰
  • 1篇李蒙燕

传媒

  • 4篇中国现代神经...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手机视频的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的自动识别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通过手机拍摄PD伴冻结步态(FOG)患者的步态视频,构建基于手机视频的PD伴FOG患者的自动识别系统。方法选择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49例PD伴FOG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手机拍摄患者"3 m往返"和"3 m往返通过窄道(长0.6 m)的过程,获得87个有效视频,标注每个视频的转身阶段、直行阶段及其中的FOG事件。提取视频中关键点的位置信号,对信号预处理后提取特征数据,由特征数据分别建立动作识别模型、直行FOG识别模型和转身FOG识别模型,最后组成端到端的FOG识别模型。采用留一法(LOSO)评估上述模型的性能。结果87个有效视频中25881个窗口样本,其中22066个非FOG窗口样本,3815个FOG窗口样本。LOSO法评估结果显示,动作识别模型的灵敏度为83.27%,特异度为91.38%,准确度为89.28%。直行FOG识别模型的灵敏度为57.69%,特异度为88.12%。转身FOG识别模型的灵敏度为61.54%,特异度为98.72%。端到端的FOG识别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1%、75.73%。结论基于手机视频的PD患者FOG自动识别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实现远程识别PD患者的FOG,便于对PD伴FOG患者的筛查和随访。
李文丹陈绣君李蒙燕陈仲略白红民王嘉嘉杜汉强邹海强
关键词: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机器视觉
伴与不伴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的帕金森病临床特征差异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系统评价伴与不伴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BD)的帕金森病患者之间存在的临床特征之差异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英国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中2013年4月之前公开发表的关于帕金森病相关RBD临床研究,经质量评价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RevMan5.2.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项符合标准的临床研究,共计650例帕金森病患者。分析结果显示:与不伴RBD的帕金森病患者相比,伴RBD者年龄更大(WMD=2.870,95%CI:1.490~4.260;P=0.000)、Hoehn-Yahr分级(WMD=0.300,95%CI:0.160~0.450;P=0.000)和"开"期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运动功能评分(WMD=2.370,95%CI:0.260~4.490;P=0.030)更高、左旋多巴剂量更高(WMD=90.550,95%CI:31.040~150.060;P=0.003),更易出现运动症状波动(OR=1.520,95%CI:1.080~2.140;P=0.020)和直立性低血压(OR=11.390,95%CI:4.790~27.090;P=0.000);而性别(OR=1.850,95%CI:0.810~4.230;P=0.150)、病程(WMD=0.130,95%CI:1.230~1.500;P=0.850)以及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WMD=0.220,95%CI:0.600~0.160;P=0.26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金森病相关RBD与高龄、病情严重程度和大剂量左旋多巴有关,伴RBD的帕金森病患者更易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直立性低血压等。提示伴RBD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更为严重和广泛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
张慧陈彪
关键词:帕金森病META分析
规范脑深部电刺激术术前评估已是当务之急被引量:2
2017年
2014年,法国约瑟夫傅立叶大学Alim LouisBenabid教授和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Mahlon R.De Long教授荣获号称"诺贝尔医学奖"风向标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原因是发现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有助于减少帕金森病(PD)患者静止性震颤和恢复运动功能。这一历史性时刻表明,脑深部电刺激术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完全认可。
陈彪梅珊珊
关键词:帕金森病深部脑刺激法
吸烟与帕金森病嗅觉障碍被引量:4
2017年
帕金森病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变性病,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嗅觉障碍作为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越来越受到重视。既往研究显示,尼古丁可能降低帕金森病发病风险,而有吸烟史的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轻微,因此吸烟可能通过嗅觉系统对帕金森病产生保护作用。吸烟对帕金森病患者嗅觉功能的影响可能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帕金森病发病过程。
曹明陈彪
关键词:吸烟帕金森病嗅觉障碍
具有梦境展现行为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多导睡眠监测特点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具有梦境展现行为(dream enacting behavior,DEB)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视频多导睡眠监测(video-polysomnography,v PSG)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因各种睡眠主诉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睡眠门诊且年龄大于18岁的患者共224人。所有受试者均行快速动眼睡眠疾病(rapid eyes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香港问卷(RBD questionnaire-Hong Kong,RBDQ-HK)筛查(阈值为18/19)以及一整夜v PSG检查,并分为伪RBD(Pseudo-RBD)组、OSAS组、特发性RBD(idiopathic RBD,iRBD)组并对其睡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伪RBD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非快速动眼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期AHI、REM期AHI及低通气指数高于OSAS对照组,基础血氧饱和度及最低血氧饱和度则低于OSAS对照组,低通气最长时间及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比OSAS对照组长;与iRBD组相比,伪RBD组的梦境展现行为常常在各个睡眠期的呼吸相关觉醒时出现。结论具有DEB症状的OSAS多为中重度OSAS患者,并且DEB的发作时间往往发生于呼吸暂停相关觉醒时。
畅怡聂秀红魏兵肖汉张连国李艳詹淑琴陈彪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帕金森病早期预警预测的现状和建议被引量:7
2015年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65岁以上老年人口患病率约1.7%。帕金森病临床特征包括运动症状如运动减少、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以及非运动症状如睡眠障碍、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等。目前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仍主要基于特征性的运动症状。
刘疏影陈彪
关键词: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异常非运动症状神经退行性疾病静止性震颤
帕金森病流行现状被引量:347
2016年
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人群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主要引起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等运动障碍,同时伴有大量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患病率、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成倍升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龄人口的增加导致全球(特别是中国)帕金森病患病率呈明显上升态势,正确认识帕金森病流行病学特征有助于积极应对这一挑战。本文对全球帕金森病患病率、发病率、病死率等流行病学现状和各地区间的差异进行概述,并重点介绍我国帕金森病流行现状、未来趋势和经济负担。
刘疏影陈彪
关键词:帕金森病流行病学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严重程度量表在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严重程度量表(RBDSS)评价特发性RBD(iRBD)患者症状特点的异质性。方法选取iRBD患者118例,根据RBDSS评分分为亚临床RBD组(亚临床组)26例和症状性RBD组(症状组)92例。行视频-多导睡眠仪监测以及RBDSS评分并进行分析。结果症状组中伴有典型近端肢体活动及声音表现47例,占39.8%,远端肢体活动及声音表现为28例,占23.7%,轴向运动及声音表现为17例,占14.4%;亚临床组26例,占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各项睡眠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RBDSS可以评估iRBD患者的症状特点,并根据iRBD患者症状特点,采取不同的临床保护措施以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畅怡聂秀红詹淑琴赵昕吴思琪顾朱勤陈彪
关键词:多道睡眠描记术体位
中国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COMT基因多态性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认知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PD)患者严重的非运动症状,即使在疾病的早期也常出现。本研究旨在分析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及其相关因素与PD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性。方法在全国29家帕金森病研究协作医院组成的中国帕金森病研究协作组(CPSG)征集1087例PD患者,详细询问病史按照是否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385例)及非认知功能障碍组(702例),并检测COMT基因的多态性。用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比较PD认知功能障碍与COMT基因型之间的关联,并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PD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相比,两组间COM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Hoehn-Yahr分期、PD综合评分量表(UPDRS)Ⅲ评分与认知功能障碍呈正相关,即发病年龄越大、Hoehn-Yahr分期越高、UPDRSⅢ评分越高的患者越容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结论 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疾病严重程度及发病年龄相关。
戴洪郝宏莹邵明陈彪
关键词:帕金森病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认知功能障碍
基于临床异质性的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帕金森病临床表现的异质性提示该病存在不同的临床亚型。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临床亚型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状况。方法基于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及非运动临床表现,包括震颤、强直、少动、姿势步态异常、疲劳、便秘、淡漠、抑郁、认知障碍等以及基本人口学及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发病年龄、病程等,采用4分类聚类分析对60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分型。应用流行病调查中心抑郁量表(CES-D)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结果 60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共聚类为4个亚型。亚型1患者各种临床表现均轻,且以运动表型为主;亚型2患者各种运动及非运动症状均最重;亚型3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介于亚型1和2之间;亚型4以病程短、疾病进展速度快为特征。43.5%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不同亚型间CES-D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抑郁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抑郁状况存在临床异质性。
王雪梅冯涛顾朱勤刘萍陈彪
关键词:帕金森病抑郁聚类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