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XW016)

作品数:31 被引量:230H指数:10
相关作者:李春雷凌国卿钟珊珊邹月华范帆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篇群体性
  • 10篇群体性事件
  • 9篇媒体
  • 9篇传媒
  • 5篇新媒体
  • 4篇社会
  • 4篇媒介
  • 3篇新闻
  • 3篇心理
  • 3篇舆论
  • 3篇规避
  • 3篇PX事件
  • 2篇大众
  • 2篇大众传媒
  • 2篇底层社会
  • 2篇动员
  • 2篇动员机制
  • 2篇叙事
  • 2篇异化
  • 2篇政府

机构

  • 30篇江西师范大学
  • 8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30篇李春雷
  • 3篇凌国卿
  • 2篇范帆
  • 2篇钟珊珊
  • 2篇邹月华
  • 1篇姜红辉
  • 1篇张斌
  • 1篇曹珊
  • 1篇易小军
  • 1篇马俐
  • 1篇刘颖洁
  • 1篇张剑波
  • 1篇陈瑞华
  • 1篇刘冰莹
  • 1篇葛靖

传媒

  • 7篇南昌工程学院...
  • 4篇现代传播(中...
  • 4篇江西理工大学...
  • 3篇国际新闻界
  • 3篇当代传播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 3篇新闻界
  • 2篇新闻大学
  • 1篇新闻知识

年份

  • 4篇2016
  • 8篇2015
  • 10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风险再造:新媒体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框架分析被引量:25
2013年
新媒体因其技术特性和公众自由参与传播,对突发性事件的既有报道在高风险语境下形成了风险诱发的框架,新媒体本身充满了危险且可能再制造风险。基于此,在媒介化社会里考察群体参与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心理和情绪,并清晰梳理新媒体风险的过程尤显迫切。本文基于框架理论,还原出新媒体报道框架形成的风险场域,试图层层"削剥"出在框架要素作用下风险生成的内部机制,以此来探究新媒体报道突发性事件后面临的被放大和被制造的风险,分析新媒体风险再造的过程,以期能够助力新媒体匡正报道框架,最终使新媒体传播步入可控轨道以消解风险。
李春雷凌国卿
关键词:新媒体
新闻专业主义视角下传媒对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以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为例被引量:3
2012年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促进了不同利益主体的觉醒,原先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日益引起关注,其心理问题随之显现并对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社会公器的大众传媒,其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服务公众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也理应对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和疏导。本文以2010年发生的"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为实证调研对象,将弱势群体与大众传媒的关系放在较为宽泛的社会变迁背景下考量,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视角对宜黄事件中的媒体表现进行审视,给出媒体合理的定位。
李春雷姜红辉
关键词:弱势群体群体心理新闻专业主义
群体性事件中新媒体对群体非理性心理的引导路径被引量:19
2014年
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群体性事件呈现出非理性心理泛化的特质。新媒体以其去中心化的传播语境和自由开放的话语表达方式引发了群体非理性心理的膨胀。随着非理性心理在群体性事件中的泛化以及事件群体与新媒体日益密切的关联互动,在群体性事件中更需要新媒体引导式的参与。文章以群体性事件中的非理性心理为切入点,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处理方式、自净能力、把关机制以及议程设置等层面,对于新媒体对群体非理性心理的引导路径做出分析。
李春雷张楚越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新媒体
诉苦与慎议:社会困难群体新闻话语权研究——基于新媒体语境下的思考被引量:2
2014年
有学者认为,新媒体对社会困难群体新闻话语具有强赋权效用。根据相关调研发现,新媒体事件中困难群体新闻话语权并未得到实质性提升,表面繁荣的话语表达下依旧呈现被疏离状态。困难群体"媒介诉苦"成为话语疏离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因新闻话语权疏离产生的困难群体心理风险,已成为相关群体性事件爆发关键因子。随着社会和谐理念的深化,尊重社会困难群体新闻话语权已成为解决现实困境内在要求。在"公共慎议"基础上,本文亦对困难群体新闻话语权回归提出路径探讨。
李春雷陈瑞华
关键词:新媒体话语权
90后权利意识的困境与传媒引导:对“什邡事件”的实地调研被引量:10
2014年
90后群体伴随着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的发展而成长,他们深受其影响并日益成为社会事件的参与主体。本文以"什邡事件"中的90后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事件事发地的实地调研,考察传媒与该群体权利意识现状的关联,在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90后群体因受权利意识的驱动而参与群体性事件,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促动着事件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大众传媒理应唤起90后群体对权利意识的集体认同并建构一种集体记忆、打造一种集体信仰。
李春雷张斌
关键词:权利大众传媒集体记忆
环境传播下群体性事件中新媒体动员机制研究--基于昆明PX事件的实地调研被引量:16
2015年
当今社会,随着环境风险的高涨,环境传播日益成为学界识别风险社会的一个直接而醒目的议题;同时,在新媒体呈井喷式的发展态势之下,其在环境传播中的公众动员力亦不断凸显。本文基于对昆明PX事件发生地及其周边的实证调研,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环境传播视阈下新媒体动员机制呈现深刻的内在逻辑:新媒体对底层群体的认知、态度与行为的搅动为底层环境参与带来了新的契机,而其中民众情感的宣泄则将三者黏连成系统的动员过程,最终促使了环境风险的进一步外显。
李春雷舒瑾涵
关键词:环境传播新媒体动员机制
刻板印象与消费主义文化下的媒介女性形象——基于京、沪、赣等地问卷调查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刻板印象是人们社会活动中认识他人的角色图示,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成为了人们形成角色图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所传播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对受众有着内在的、深层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或改变着受众的刻板印象。文章以"媒介女性形象"的实地调查问卷为主要分析文本,试图了解受众对当今媒介女性形象的认知状态,并探讨消费主义文化于媒介女性形象塑造过程中在受众心理的映射,以此彰显大众媒介在传播女性形象上的效果问题,为我国媒介改善女性刻板印象报道,塑造真实女性形象提供可行性策略。
李春雷刘颖洁
关键词:刻板印象女性形象传媒消费主义文化
微博语言暴力风险规避路径研究——以“小悦悦事件”为例被引量:5
2012年
按照贝克(Ulrich Beck)与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描述,我国已进入高风险社会。随着微博成为反映舆情民意的主要途径之一,微博中指责、质疑、谩骂等负面声音频现,语言暴力方面的表征也渐趋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关注。微博的直播性、裂变式传播、内容再造等技术特性决定了它能在裂变式和几何数扩散的传播中迅速产生强大的舆论威力,而这种独有的特性使舆情的源起和传播潜藏着极大的隐性风险。本文以"小悦悦事件"为例,对在风险社会语境下的微博语言暴力的风险形成机制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借机探讨风险规避的可行路径。
李春雷钟珊珊
关键词:语言暴力风险规避
群体性事件中网络“口水效应”分析及化解路径被引量:5
2014年
在当前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因征地拆迁、经济纠纷、环境污染、非正常死亡等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屡见不鲜。而网络的发展为群体性事件的信息传播提供了更为快捷、有效的方式,受众能够利用网络发表个人意见、释放个人情绪。因此,受众的某些网络言论会在短时间内形成舆论热点,制造出大量的"口水"。在负面"口水"先发制人的情况下,正面舆论往往会淹没在"口水"当中,无法引导舆论。在分析网络"口水效应"传播表征和负效应的基础上,将"口水效应"置于群体性事件的语境下审视,探求其化解路径。
李巍霞李春雷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网络媒体化解路径
群体性泄愤事件中底层群体的媒介素养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转型时期频发的群体性泄愤事件参与主体的底层特性越来越为学界和业界所关注。其在认知偏差、轻信谣言和碎片化重组信息等方面的媒介素养缺失直接影响了在群体性泄愤事件中的失控情绪乃至行为。由此,底层群体的媒介素养问题已成为关涉事件发展进程走向的重要问题。文章的研究出发点在于将媒介素养理论研究置于中国的现实语境中考量,立足于当代底层群体在群体性泄愤事件中的媒介素养缺失现状,并对其缺失下的情绪和行为加以分析,以此提出集公众、媒体和政府等各方合力以提升底层媒介素养的具体路径。
李春雷曾娅洁
关键词:媒介素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