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XWW003)

作品数:6 被引量:78H指数:5
相关作者:胡安江区鉷周晓琳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外语学院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寒山
  • 4篇寒山诗
  • 4篇翻译
  • 3篇译本
  • 2篇英译
  • 2篇英译本
  • 2篇翻译规范
  • 1篇学者
  • 1篇译文
  • 1篇译者
  • 1篇英国汉学家
  • 1篇权力
  • 1篇权力关系
  • 1篇全译
  • 1篇全译本
  • 1篇文本
  • 1篇文本旅行
  • 1篇文学
  • 1篇美国学
  • 1篇美国学者

机构

  • 6篇四川外语学院
  • 5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6篇胡安江
  • 1篇区鉷
  • 1篇周晓琳

传媒

  • 2篇外语学刊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中国翻译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美国学者伯顿·华生的寒山诗英译本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作为当代最负盛名的中国古典文学翻译专家,伯顿·华生在美国乃至世界汉学翻译与研究领域享有崇高的声誉。1962年发表的《唐代诗人寒山的100首诗》是华生翻译的第一部中国古典诗歌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规范的充分考虑,尤其是对源语文本的细腻考证、"本土化"翻译策略的确定以及译本加注手段的运用,为寒山诗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接受与经典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使得中国文学史上的边缘诗人寒山和归属他名下的那些寒山诗在国际汉学界、比较文学界和翻译界都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胡安江
关键词:翻译规范寒山诗
中国古代旅行书写与翻译研究的传统角色被引量:1
2010年
如果旅行可以用来说明各种类型的转换和变迁,那么包含语言转换和地理位移的翻译无疑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旅行喻词。20世纪以来的文化研究对于旅行书写的兴趣,主要是从权力、话语、女性主义、族群理论和后殖民主义等视角解读具体的旅行叙事。这样的研究固然有意义,但如果能从旅行书写发展与嬗变的历史坐标出发考察其类似物——翻译与翻译者地位的形成与变迁,对于二者的认识毫无疑问可以进一步深化。
胡安江
关键词:翻译研究传统角色
翻译文本的经典建构研究被引量:28
2008年
原创文学的经典化与权力关系之间的共谋是显而易见的,翻译文学的经典化也一向如此。本文认为在旅行至另一文化场域之后,如果能附应此文化场域中的主流意识形态、主流诗学以及文学赞助人所代表的各种权力关系,同时在文本阐释者有意为之的共时性与本土化解读的驱使下,就可以实现翻译文本的经典身份建构。
胡安江
关键词:权力关系翻译文本
空谷幽兰——美国译者赤松的寒山诗全译本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众所周知,译者学术背景和生活阅历的殊异,翻译政策和标准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译者的翻译行为、选材标准和翻译策略。1983年美国民间学者赤松翻译的《寒山歌诗集》,是该诗集在英语世界出现的第一个全译本。译者对于源语文本的细腻考证、散体化翻译策略的确定以及译本加注手段的运用为寒山诗在英语世界的传布、接受与经典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中国文学史上的边缘诗人寒山和及其名下的那些寒山诗在国际汉学界、比较文学界和翻译界都赢得了巨大的文学名声。
胡安江周晓琳
关键词:赤松寒山诗全译本
文本旅行与经典建构——寒山诗在美国翻译文学中的经典化被引量:36
2008年
从故国文学史的"边缘化"到翻译文学中的"经典化",寒山诗在文学史书写中谱写了绚丽华章,在翻译文学史中更是塑造了一个不朽的传奇。
区鉷胡安江
关键词:寒山诗翻译文学
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的寒山诗英译本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英国著名汉学家阿瑟·韦利于上个世纪50年代发表的27首寒山译诗首开西方世界寒山诗翻译与研究的先河。韦利对于寒山其人其诗的解读与考证、对于寒山诗英译过程中的翻译规范的诸多考虑,都极具汉学家特点。尽管通俗质朴的寒山诗在当时的英国文化语境中未得到积极的响应,但韦利的寒山诗英译却带动了整个西方世界对于寒山诗翻译与研究的热潮。事实上,如今在西方世界盛传的数种寒山诗版本,都或多或少地受到韦利译本的滋养与影响。
胡安江
关键词:阿瑟·韦利翻译规范寒山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