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263)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张洁张仁刚敬保迁杨健更多>>
相关机构:川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原虫
  • 5篇利什曼原虫
  • 3篇体外
  • 3篇种株
  • 3篇鞭毛
  • 2篇体外培养
  • 2篇前鞭毛体
  • 2篇无鞭毛体
  • 1篇地鼠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基因
  • 1篇体外转化
  • 1篇小鼠
  • 1篇金地鼠
  • 1篇金黄地鼠
  • 1篇BALB/C
  • 1篇BALB/C...
  • 1篇表达谱

机构

  • 5篇川北医学院

作者

  • 4篇敬保迁
  • 4篇张仁刚
  • 4篇张洁
  • 2篇杨健

传媒

  • 2篇四川动物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毒力基因表达谱的初步研究
利什曼原虫为一复杂的种团结构,不同种株的利什曼原虫引起皮肤局部损害、黏膜损害及致死性的内脏利什曼病。为了分析利什曼原虫毒力基因表达的种株期异质性,我们以含10%新生小牛血清的M199 复合培养液体外培养硕大利什曼原虫人株...
敬保迁张仁刚张洁
关键词:利什曼原虫毒力基因
文献传递
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体外向无鞭毛体转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在不同体外培养条件下向无鞭毛体的转化。方法将6个对数生长期的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接种于含M199和RPMI1640复合培养液的24孔板内,在不同温度、pH值、血清、CO2下培养,第3天和第6天分类计数不同形态的原虫。结果当培养温度为26℃,而其他培养条件发生变化时,利什曼原虫的增殖速度发生变化,大多数原虫保持前鞭毛体典型性形态,运动活跃。当培养温度上升至37℃,不论其他培养条件如何变化,原虫均沉积于培养孔底,停止增殖,运动减缓,显著地向中间体和无鞭毛体转化,酸性pH值和5%CO2可促进前鞭毛体转化为无鞭毛体,新生小牛血清可延长无鞭毛体的成活。但相同的培养条件下,杜氏利什曼原虫转化效率低于其他种株利什曼原虫。结论温度是影响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转化为无鞭毛体的基本因素,酸性pH值与CO2可协同温度促进转化,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的遗传异质性可影响转化效率。
张仁刚敬保迁张洁杨健
关键词: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体外培养
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体外转化的初步研究
利什曼原虫可引起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疾病,其生活史包括在媒介昆虫白蛉体内的前鞭毛体期和哺乳动物体内的无鞭毛体期。各种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的体外转化近年才相继研究,我们将经NNN培养基培养后的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人株(SC...
杨健张仁刚敬保迁张洁
文献传递
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的体外生长研究
利什曼原虫包含有20余个种类,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由于遗传背景和表型的差异,在进行前鞭毛体的体外培养时,对培养条件的敏感性不同。我们在24孔板内,以三复孔方式分别将硕大利什曼原虫、墨西哥利什曼原虫、热带利什曼原虫、婴儿利什...
张仁刚敬保迁张洁
关键词: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体外培养
文献传递
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对Balb/c小鼠和金黄地鼠的致病性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比较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对实验动物的致病性,分别将5×107的杜氏利什曼原虫SC6株、热带利什曼原虫K27株、婴儿利什曼原虫LEM235株和婴儿利什曼原虫KXG-Liu株前鞭毛体与无鞭毛体感染Balb/c小鼠和金黄地鼠,观察各感染动物皮肤损害状况,3月后,有限稀释培养法分别检测肝和脾脏内的虫荷数。发现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引起的疾病存在极大的异质性,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SC6株致Balb/c小鼠轻微皮肤损害,肝和脾脏内重度虫荷数,金黄地鼠肝和脾脏内重度虫荷数;热带利什曼原虫K27株致Balb/c小鼠严重的皮肤损害,但肝和脾脏的虫荷数较低,金黄地鼠肝和脾脏中未查见原虫;婴儿利什曼原虫LEM235株致Balb/c小鼠严重的皮肤损害,肝和脾脏内重度虫荷数,金黄地鼠肝和脾脏内重度虫荷数;婴儿利什曼原虫KXG-Liu株可致Balb/c小鼠严重的皮肤损害,肝和脾脏中度虫荷数,金黄地鼠肝和脾脏内少量虫荷数。另外,还发现原虫的生活史状态和进入机体的途径及实验动物的类型对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感染致病产生影响。
张仁刚张洁敬保迁
关键词:利什曼原虫BALB/C金地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