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4B08)

作品数:37 被引量:249H指数:10
相关作者:李春喜张玉亭邵云刘起丽马守臣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小麦
  • 11篇土壤
  • 8篇秸秆
  • 7篇玉米
  • 5篇秸秆还田
  • 5篇还田
  • 4篇冬小麦
  • 4篇夏玉米
  • 4篇麦田
  • 4篇灌浆
  • 4篇灌浆期
  • 3篇生物学
  • 3篇生物学特性
  • 3篇水分
  • 3篇土壤质地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3篇微环境
  • 3篇耕作
  • 3篇病原

机构

  • 19篇河南师范大学
  • 13篇河南省农业科...
  • 10篇河南科技学院
  • 8篇河南理工大学
  • 7篇河南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商丘市农林科...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省农业厅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作者

  • 12篇李春喜
  • 10篇邵云
  • 9篇张玉亭
  • 7篇刘起丽
  • 6篇马守臣
  • 5篇张巧萍
  • 5篇聂胜委
  • 5篇康源春
  • 5篇马守田
  • 5篇张建新
  • 5篇姜丽娜
  • 4篇孔维威
  • 3篇张紧紧
  • 3篇王同朝
  • 3篇田雪亮
  • 3篇王春虎
  • 3篇袁瑞奇
  • 3篇胡永娟
  • 3篇刘会娟
  • 3篇张德奇

传媒

  • 4篇山西农业科学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中国食用菌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食用菌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煤炭学报
  • 2篇河南科技学院...
  • 2篇中国农学会耕...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稀土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6篇2017
  • 9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田间测产和实际产量转换系数实证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小麦田间测产与实际产量的折算系数长期以来一直采用0.85,但是在近些年的实践中,发现实打验收和实收产量往往高于这一系数折算后的理论产量,导致在测产系数是否需要调整及调整幅度上颇存争议。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利用连续7年的田间小区试验取样测产和实收产量结果,结合大田取样测产和实打收获案例,对田间取样测产和实收产量之间的转换系数(即测产系数)进行了系统计算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使用实测千粒重进行产量估算时,测产系数平均为0.85,而使用常年千粒重时平均为0.92。由于千粒重不同年份间波动较大,因此建议在田间理论测产中使用当年实测千粒重时,折算系数采用0.85;使用常年千粒重时,测产系数采用0.90。
李向东吕风荣张德奇杨程王汉芳邵运辉方保停岳俊芹马富举秦峰
关键词:小麦穗粒数千粒重
适宜深播提高地下滴灌夏玉米出苗率促进苗期生长被引量:17
2016年
通过连续2次的防雨棚小区试验,研究地下滴灌供水条件下不同播种深度对夏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在地下滴灌供水条件下分别设置3、5、7、9和11 cm 5种播种深度,结果表明:地下滴灌条件下水分上移扩散至距地表10 cm以内,下渗到距地表80 cm。除3 cm播深处理外,夏玉米的出苗时间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而延长。出苗时间延长导致3和11 cm播深处理夏玉米出苗率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最低,其株高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异系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7和9 cm播深处理的出苗率最高,其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异系数较低。综上,地下滴灌条件下,播深7~9 cm,既能保证出苗率,避免缺苗断垄的现象,又能提高玉米的整齐度及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是较为适宜的播种深度,研究可为夏玉米运用地下滴灌提供技术参考。
关小康杨明达白田田韩静丽黄洁王静丽王同朝
关键词:土壤水分地下滴灌夏玉米播种深度出苗率
水杨酸类稀土配合物对三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为测定水杨酸类稀土配合物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作用,采用滤纸片琼脂平板扩散法,以西(甜)瓜果斑病菌(Acidovorax citrulli)、甘薯软腐病菌(Rhizopus nigricans Ehvb)、柑橘青霉病菌(Penicillium italicum Wehmer)三种贮藏期植物病害的病原菌为试验对象,测定了5-氨基水杨酸和7种水杨酸类稀土配合物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7种水杨酸类稀土配合物的抑菌效果均高于5-氨基水杨酸,且对西瓜果斑病菌的生长抑制较为明显。镧复合物对柑橘青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镝复合物对西(甜)瓜果斑病菌和甘薯软腐病菌的生长抑制作用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刘起丽张建新田雪亮李健强
关键词:水杨酸稀土植物病原菌配合物
3种质地土壤上As胁迫对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深入探讨壤土、黏土、沙土3种主要农田土壤质地条件下As胁迫对小麦的影响差异,研究了小麦灌浆期的根长、分蘖、分生根数目、干物质量等形态指标及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叶绿素含量等光合特性指标。结果表明:当As≤15 mg/kg时,小麦受到的胁迫作用不明显;当As≥30 mg/kg时,小麦则开始呈现出根长降低,分生根数目减少等明显的胁迫效应。当As≥30 mg/kg时,在壤土和黏土条件下生长的小麦根长较长,分生根数目较多,并且小麦旗叶的Pn、Gs、Ci、WUE、叶绿素相对含量较沙土条件下高。As胁迫对3种质地土壤上小麦植株干物质量影响不同,壤土上As≥30 mg/kg时、黏土上则As≥45 mg/kg时及沙土上各处理As胁迫下,小麦干物质量出现明显降低。总的来说,壤土和黏土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麦所受到的As胁迫作用,而沙土对As胁迫缓解效果较差。因此,选择适宜的土壤质地种植小麦,能有效缓解As对小麦植株的胁迫作用。
邵云王钰亮王小洁姜丽娜刘会娟李春喜
关键词:小麦土壤质地光合特性
灌浆始期叶面喷肥对小麦成产因素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探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高产新技术——新型植物调节剂的使用效果,选用不同叶面肥及其助剂于小麦灌浆始期进行叶面喷洒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灌浆速度呈多元回归;各施肥处理的成穗数、穗粒数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产量与千粒重间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以喷洒叶面肥阿尔比特+锌的处理千粒重和产量最高,对照(喷施磷酸二氢钾处理)次之,其他处理的千粒重和产量均低于对照。
冯荣成浮光成贾筱筠王春虎
关键词:AESTIVUM灌浆期叶面肥
粉煤灰和菌渣配施对矿井水污染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和小麦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改良措施对矿井水污染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和小麦生长的影响。试验以矿井水污染土壤作为对照(CK),设2个土壤改良处理:T1处理(添加食用菌渣)和T2处理(添加粉煤灰+菌渣)。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个改良措施均显著提高了0~40 cm土壤层中微生物的数量;T2处理0~40 cm土壤层的的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均显著高于T1,但真菌数量与T1间没有显著差异;2个土壤改良措施均显著提高了0~40 cm土壤层土壤酶(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和土壤呼吸速率,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及土壤呼吸速率均表现为T2>T1>CK;在两测试时期(拔节期和花期)T2和T1处理小麦的群体数量、株高、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CK;成熟期T2和T1处理小麦的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和收获指数均显著大于对照(CK)。
马守臣吕鹏邵云刘昌华李春喜杨金芳
关键词:矿井水小麦粉煤灰菌渣土壤酶
粉垄耕作后效对夏玉米群体微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为了探究耕作方式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中玉米群体内微环境因子的改善情况,研究了小麦季粉垄深松对小麦—玉米轮作种植制度下玉米群体内微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季,与旋耕(CK,小麦季)相比,粉垄耕作(FL1:20~30 cm,FL2:30~40 cm,小麦季)能够有效降低土壤温度,FL1和FL2处理的土壤温度比CK低1~2℃(P≤0.05或P≤0.01),FL1显著低于FL2;能提高土壤湿度,FL1,FL2处理高于CK(P≤0.01),FL1极显著高于FL2;能降低群体内温度,大喇叭口期,FL1(29.94℃),FL2(30.73℃)均低于CK(33.41℃)(P≤0.01),分别低3.47,2.68℃,FL1FL2(P≤0.01);灌浆期,FL1(62.96%)显著高于FL2(61.82%),CK(61.73%)。改善群体内CO2浓度,玉米大喇叭口期,FL1和FL2处理均高于CK(P≤0.01),分别高出81.33,52.50 mg/kg,FL1〉FL2(P≤0.05);灌浆期,FL1和FL2均低于CK,分别低15.67,18.33 mg/kg,FL1〉FL2。粉垄耕作(小麦季)能够提高下茬玉米的籽粒产量。
聂胜委张玉亭汤丰收张巧萍何宁郭庆王洪庆韦本辉
关键词:后效夏玉米微环境
不同质地土壤中Cd胁迫对灌浆期小麦根际环境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网室盆栽试验,研究砂土、壤土、粘土3种质地土壤上不同w(Cd)胁迫对灌浆期小麦根际环境的影响,测定小麦根的形态生理指标(根长、根系活力)、根际土壤酶活性(土壤脲酶、土壤蔗糖酶)、土壤w(Cd)及其有效态w(Cd)、小麦根和籽粒w(Cd)。结果表明,当w(Cd)≤40mg/kg时,小麦根长、根系活力和土壤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当w(Cd)≥60mg/kg时,小麦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土壤酶活性均明显下降。对于不同质地土壤,壤土上小麦根长、根系活力及土壤酶活性较砂土和粘土高;对w(Cd)来说,土壤w(Cd)依次为壤土>粘土>砂土,土壤有效态w(Cd)为砂土>粘土>壤土,小麦根w(Cd)为砂土>壤土>粘土,籽粒w(Cd)为砂土>壤土>粘土。说明壤土和粘土对Cd的吸附性较高,土壤中Cd的可利用性较差,因而Cd从土壤迁移到植株中较少;而砂土对Cd的吸附能力最差,进入小麦植株中也最多。因此,在壤土和粘土上种植小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Cd的胁迫作用,能有效缓解Cd对小麦的毒害,而在砂土上种植小麦,Cd胁迫作用则表现的较为突出。
邵云王钰亮姜丽娜张黛静刘会娟赵院利李春喜
关键词:土壤质地CD胁迫小麦根际环境
农田土壤中抗铬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和吸附特性的研究
[目的]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如何解决农田重金属污染的修复和改良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铬(Cr)是生物毒性极强的重金属元素,本试验从受污染土壤中筛选出抗铬菌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对Cr的吸附特性...
胡永娟张紧紧韩宗梁马守田邵云
不同施肥措施对夏玉米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以长期不施肥(CK)为对照,研究单施氮肥(N2)、氮钾配施(N2K)、氮磷配施(N2P)、氮磷钾配施(N1PK,N2PK,N3PK,N4PK)对夏玉米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或缺素施肥(CK,N2,N2K,N2P)措施对玉米大喇叭口期、灌浆期的群体内地面温度改变较少,温度较高,氮磷钾肥配施(N1PK,N2PK,N3PK,N4PK)措施对群体内地面温度改变较大,温度较低,二者温度相差0.2~12.0℃,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施肥或缺素施肥(CK,N2,N2K)处理对玉米大喇叭口期的群体冠层温度影响较小,温度较高,氮磷钾肥配施(N2PK,N3PK,N4PK)处理的群体冠层温度较低,二者温度相差0.2~7.0℃;不同施肥措施对大喇叭口期、灌浆期群体内相对湿度,大喇叭口期群体内CO_2含量影响较小。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改善田间群体微环境,提高玉米的抗逆能力,获得较高的产量。
聂胜委张巧萍张玉亭段俊枝韩伟锋宝德俊黄绍敏
关键词:施肥措施微环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