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442)
- 作品数:11 被引量:275H指数:10
- 相关作者:傅廷栋杨光圣马朝芝涂金星刘平武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利用SRAP、SSR和AFLP标记构建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被引量:101
- 2007年
- 【目的】建立甘蓝型油菜的高质量遗传图谱,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复杂性状打下基础并提供保证。【方法】以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SI-1300”及其恢复系“Eagle”组配得到的184个F2单株为群体,利用SRAP、SSR和AFLP标记技术构建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结果】该图谱共包含21个连锁群,涉及137个SRAP标记、143个SSR标记和118个AFLP标记。图谱总长1949.8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4.9cM。以SSR标记为锚定标记,该图谱与国际标准图谱进行了初步对应。研究共发现了8个偏分离区域。【结论】根据对标记分布的均匀程度,图谱覆盖程度以及标记密度等方面的分析,本研究构建的甘蓝型油菜分子遗传图谱质量较高,并且SRAP标记可能是比AFLP标记更适合于图谱构建的标记体系。
- 李媛媛沈金雄王同华傅廷栋马朝芝
- 关键词:油菜AFLPSRAPSSR
- 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临保性及其连锁AFLP标记被引量:3
- 2007年
- 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临保材料在杂种优势利用和芸薹属自交不亲和性的机理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以自交不亲和系SI1300为受体、临保系97-wen238为供体,通过不亲和植株与供体连续回交构建BC6、BC7和BC8群体对临保性的遗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检出与其连锁的分子标记。SI1300×97-wen238 F1的平均亲和指数小于1,表明97-wen238为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临保系。BC6、BC7和BC8群体的亲和指数集中分布在小于2和大于10两端,以亲和指数小于2为不亲和、大于10为亲和,3个回交世代不亲和植株与亲和植株的分离比均符合1∶1,说明97-wen238的临保性受1对基因控制。以包含140个体的BC7为作图群体,利用集团选择法,通过筛选1 280对AFLP引物组合,得到了与临保性两侧连锁的3个AFLP标记MC07/PO02、MC14/PO04和EA12/MG07,遗传距离分别为7.8 cM、11.7 cM和6.6 cM,为标记辅助选择自交不亲和临保系奠定了基础。
- 李春艳张幸果王同华李媛媛陈庆芳傅廷栋沈金雄马朝芝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性临时保持系AFLP
- 芸薹属作物基因组研究进展及其在育种中的意义被引量:10
- 2010年
- 芸薹属是芸薹科(旧称十字花科)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属,属内包含许多重要的蔬菜、油料及饲料作物。有鉴于此,几十年来人们对芸薹属栽培种基因组进行了广泛、细致而深入的研究。这些基于普通细胞学、分子细胞遗传学以及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结果不仅在宏观和微观水平上初步揭示了芸薹属不同基因组的结构及相互关系,也在芸薹属作物的传统和现代分子育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预见,芸薹属作物基因组的研究,将随着芸薹属作物的基因组测序和芸薹科植物比较基因组项目(BMAP)的开展,以及表观基因组、转录组及蛋白组研究的介入而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也必将把芸薹属作物的遗传改良推向一个新台阶。
- 王晶孟金陵
- 关键词:芸薹属细胞遗传学比较基因组学
- 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基因及与恢复基因的等位性分析被引量:17
- 2006年
- 【目的】弄清2个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系609AB和Rs1046AB显性核不育的遗传模式及其不育基因的等位性。【方法】采用临保系测验法和不育系可育株与临保系的杂交回交,分析恢复基因与不育基因和2个不育基因的等位关系。【结果】筛选得到28个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确认其中15个恢复系恢复基因与609A不育基因等位,进一步证实了甘蓝型油显性核不育的复等位基因遗传,原来视为2对显性基因遗传的纯合型不育系Rs1046AB,其可育株携带的恢复基因与不育基因等位,Rs1046B的恢复基因与609A的不育基因等位。【结论】Rs1046AB和609AB均符合复等位基因遗传模式,2个不育基因等位,不育系不育株的基因型为MsMs,可育株的基因型是MsMf。
- 宋来强傅廷栋杨光圣涂金星马朝芝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
- 侧翼序列克隆方法评价被引量:35
- 2006年
- 克隆已知序列的侧翼DNA区域是基因操作实验中经常面临的任务之一。自PCR技术发明以来,以其为基础克隆侧翼序列的方法不断开发,如反向PCR(inversePCR)、捕捉PCR(capturePCR)、VectorettePCR、抑制PCR(suppressionPCR)、T接头PCR(T-linkerPCR)、多功能接头PCR(versatilecassettePCR)、AluPCR、热不对称交错PCR(thermalasymmetricinterlacedPCR)和DNA步行—复性控制引物(DNAwalking-an-nealingcontrolprimerTM)等。本文对上述方法的原理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和总结,据此将其归为三大策略,即连接成环PCR、外源接头介导PCR和半随机引物PCR。对不同的策略和同一策略中不同的方法的优缺点亦进行了比较,进而讨论和展望了它们的主要应用领域和潜力,以期对实际操作起到借鉴作用。
- 洪登峰万丽丽杨光圣
- 关键词:侧翼序列
- 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的构建及开花期的QTL分析被引量:24
- 2007年
- 在由两个春性甘蓝型油菜双低品种DH401(早花)和Q2(迟花)的F1植株通过小孢子培养所获得的DH(doubled haploid)群体中,应用SSR、SRAP及AFLP标记构建了遗传连锁图谱,并对开花期性状进行了数量性状座位(QTL)分析。在亲本间共检测到263个有多态性的遗传标记,其中SSR标记有88个、SRAP标记101个及AFLP标记74个。其中248个标记分布于19个连锁群(N1-N19),总遗传距离为1 634.7cM,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6.6cM,标记偏分离比例达到27.4%(p<0.01)且主要集中在第4、5连锁群。应用QTLMAPPER 1.6在武汉、和政分别检测到2个和4个控制开花期的主效QTL位点,分别解释了68.63%和75.83%的开花期表型变异,其中有2个主效QTL位点在这两地同时被检测到。另外也分析了影响开花期的上位效应并探讨了本研究结果在实际育种中的意义。
- 蔡长春傅廷栋陈宝元涂金星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开花期
- 甘蓝型油菜pol CMS育性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被引量:17
- 2007年
- 以甘蓝型油菜pol CMS不育系1141A及其恢复系花叶恢为亲本构建F2分离群体,并进一步构建可育和不育分离群体集团。利用RAPD、SSR、AFLP等技术进行标记筛选,获得与Rfp基因连锁的2个分子标记,这2个标记分布于Rfp的两侧,其中,AFLP标记E7P16230与Rfp遗传图距最近,为4.3cM;另一侧的RAPD标记S1-500与Rfp遗传图距为10.8cM。
- 刘平武李赟何庆彪杨光圣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分子标记
- 应用cDNA-AFLP研究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差异表达基因被引量:16
- 2006年
- 【目的】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DGMS)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理解该不育系统的分子机理,对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的育性相关基因进行初步的研究。【方法】利用cDNA-AFLP对显性核不育材料两用系Rs1046AB的不育株和可育株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共得到32个差异片段,分别属于27个uniGene,其中在可育株中增强或特异表达的有26个,不育株中只有1个。17个可以在NCBI数据库中找到同源序列(包括EST),10个没有找到同源序列。对17个已知序列的分析表明,这些片段参与了代谢、转录、细胞周期、蛋白质修饰、细胞间运输、信号转导和花发育等相关过程。此外,Northern印迹分析结果表明检测片段的表达模式与PAGE胶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为更深入的研究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的育性相关基因提供了基础,并对雄配子的发育研究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吴建勇沈俊儒刘平武杨光圣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CDNA-AFLP
- 芸薹属远缘杂交中的染色体消除与rRNA基因表达
- 杂交与多倍化是植物基因组进化的重要推动力。在芸苔属与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L.)O.E.Schulz,2n=24)的属间杂交中发现亲本种染色体组分开的新细胞学现象及其遗传控制;3个四倍...
- 葛贤宏王晶李再云
- 关键词:诸葛菜属间杂交基因组原位杂交
- 文献传递
- 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改进被引量:10
- 2006年
- 对AFLP技术的限制性内切酶组合进行了改进。以两个低频酶组合代替传统的高频酶与低频酶组合进行分子标记筛选,结果表明,采用低频酶组合(EcoRⅠ+PstⅠ)产生的条带比传统酶切组合(EcoRⅠ+MseⅠ和PstⅠ+MseⅠ)要少且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150~800bp之间,条带信号强度要大,多态性明显得到提高,分子标记筛选成功率也得到了提高,而且其成本更低的特点有利于AFLP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普及。
- 刘平武李赟蔡强宋传宇何庆彪杨光圣
- 关键词:AFLP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