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60362)
-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5
- 相关作者:吴棘郭丽萍罗小菊李群黄喜玉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心动图评价慢性肺动脉高压猪心室形态变化与肺动脉压的关系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慢性肺动脉高压猪心室形态变化,探讨其与肺动脉压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36只小型巴马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法分为假手术组(6只)和实验组(30只)。实验组猪行颈动-静脉吻合术建立体-肺循环分流模型,假手术组除未行颈动-静脉吻合术外,其余外科手术操作步骤同实验组。术前及术后1年内每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三尖瓣反流(TR)、肺动脉瓣反流(PR),估测肺动脉收缩压(SPAP)及平均压(MPAP);计算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左心室偏心指数(LVEIs、LVEId),并分析RVFAC、LVEIs、LVEId与SPAP、MPAP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建模成功15只,成模猪术后1年内,随时间推移,SPAP、MPAP逐渐升高,RVFAC逐渐减小,LVEIs、LVEId逐渐增大(P<0.05)。RVFAC与SPAP、MPAP呈负相关(r=-0.76、-0.69,P<0.01),LVEIs与SPAP、MPAP呈正相关(r=0.81、0.75,P<0.01),LVEId与SPAP、MPAP均无明显相关(r=0.26、0.23,P>0.05);假手术组不同时间点RVFAC、LVEIs、LVEId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颈动-静脉分流所致慢性肺动脉高压猪随肺动脉压升高,RVFAC逐渐减小,LVEIs逐渐增大,以RVFAC、LVEIs反映肺动脉压变化具有可行性。
- 郭丽萍吴棘郑宝石何云郭盛兰李智贤
- 关键词:心室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形态及功能的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形态及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28例肺栓塞患者根据早期病死率进行危险分层,分为高危组8例,中危组12例,低危组8例,3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其右心常规超声指标,RT-3DE测量右心室舒张期末容积(RVEDV)、收缩期末容积(RVESV)、每搏输出量(RVSV)及射血分数(RVE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栓塞高危组肺动脉压增高,右心增大(P<0.05);中危组肺动脉压轻度增高,但右心无明显增大;低危组均无右心增大和肺动脉高压。与对照组比较,肺栓塞中危组和高危组RVEDV、RVESV均增大,RVEF降低(P<0.05),低危组则无明显变化;且从低危组至高危组,RVEDV、RVESV递次增大,RVEF递次减小;各组间RV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T-3DE可客观、准确、较敏感反映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形态与功能变化,是评价其右心室功能的较好方法。
- 黄喜玉吴棘郭盛兰何云李群罗小菊郭丽萍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心室功能
- 超声心动图评价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形态与功能的价值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形态和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肺栓塞患者28例分为高危组8例,中危组12例,低危组8例。测量右心常规超声指标:右心房横径(RA)、右心室横径(RV)、肺动脉主干内径(MPA)及肺动脉收缩压(SPAP);运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测算右心室Tei指数。结果肺栓塞高危组右心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中危组有轻度肺动脉高压(P>0.05);低危组患者无右心增大和肺动脉高压;高危组SPAP明显高于中危组,肺动脉高压征象较中危组明显(P<0.05);高危组右心室射血时间(ET)较其余3组明显缩短(P<0.05),等容收缩时间与等容舒张时间之和(ICT+IRT)明显延长(P<0.05),Tei指数明显增高(P<0.05);中危组右心室ET较低危组、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ICT+IRT、Tei指数均较低危组、对照组高(P<0.05);低危组右心室ET、ICT+IRT、Tei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评价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形态与功能的变化,右心室Tei指数可以较敏感反映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功能变化,是评价其右心室综合功能的较好指标。
- 吴棘黄喜玉郭盛兰覃诗耘李群罗小菊郭丽萍
- 关键词:肺栓塞超声心动图右心室功能TEI指数
- 超声监测颈动-静脉分流实验猪慢性肺动脉高压形成
- 2013年
- 目的探索利用超声监测颈动-静脉分流实验猪建模及慢性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方法51只巴马小型猪随机分实验组和假手术组,实验组45只行颈动脉-静脉端侧吻合术,术后高频超声探测颈动-静脉吻合口通畅情况,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定期监测三尖瓣反流(TR)、肺动脉瓣反流(PR)以估测肺动脉收缩压(SPAP)及平均压(MPAP),于实验终点与右心导管测压及肺组织病理检查对照。结果实验组32只猪术后存活至实验终点,27只猪吻合口通畅,形成有效左~右分流,总体建模成功率60%(27/45)。除建模2个月超声探测实验组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外,随建模时间的延长,建模4、6、8、10、12、15、18个月,实验组新增TR及PR逐渐增多,SPAP、MPAP逐渐增高,与术前、建模后各观测时点间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终点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压力显著增高,肺组织病理显示肺小血管中膜及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结论超声可评估颈动-静脉分流法肺动脉高压猪模型的建立并监测慢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对于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形成的自然病程及发展机制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吴棘郑宝石罗帅伟黄喜玉李群罗小菊郭丽萍
- 关键词:超声检查
- 7例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诊断及漏诊误诊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诊断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诊治的7例APSD患者的术前超声心动图资料。运用超声心动图多切面观察APSD的大小、部位、分型、血流动力学改变、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及有无合并其他畸形,对比右心导管及手术结果,分析该病超声心动图特点,找出漏诊误诊原因。结果:术前超声心动图确诊4例,误诊或漏诊3例。其中1例误诊为肺动脉瓣狭窄,1例误诊为动脉导管未闭,1例漏诊。2例为单纯APSD,5例合并其他不同心内畸形(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永存左上腔静脉,右室流出道狭窄)。结论:APSD多合并其他心内畸形,超声心动图仍可作为其首选检查方法。结合右心导管、造影或其它影像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车雪瑜吴棘曾德才谭颖张婷苏春晓蒋春兰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
- 超声监测颈动-静脉分流法制备慢性肺动脉高压猪模型被引量:1
- 2013年
- 我们通过超声监测颈动-静脉分流猪模型吻合口通畅情况及慢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探讨超声在该类动物模型制备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 吴棘郑宝石罗帅伟黄喜玉李群罗小菊郭丽萍
- 关键词:慢性肺动脉高压超声监测猪模型动-静脉静脉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