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448)

作品数:7 被引量:75H指数:6
相关作者:刘向东卢永根郭海滨李金泉沈宏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水稻
  • 3篇四倍体
  • 3篇同源
  • 3篇同源四倍体
  • 3篇同源四倍体水...
  • 3篇倍体
  • 2篇植物
  • 2篇基因
  • 1篇稻瘟
  • 1篇稻瘟病
  • 1篇稻瘟病菌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变化
  • 1篇性状
  • 1篇叶枯病
  • 1篇育种
  • 1篇杂种
  • 1篇植物细胞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研究

机构

  • 7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刘向东
  • 3篇卢永根
  • 2篇郭海滨
  • 2篇李金泉
  • 1篇杨存义
  • 1篇马俊红
  • 1篇杨秉耀
  • 1篇刘灵
  • 1篇冯淑杰
  • 1篇李亚娟
  • 1篇曾瑞珍
  • 1篇严小龙
  • 1篇张桂权
  • 1篇潘庆华
  • 1篇张泽民
  • 1篇林菲
  • 1篇沈宏
  • 1篇丁效华
  • 1篇房三虎
  • 1篇冯九焕

传媒

  • 2篇激光生物学报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3篇2007
  • 4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对同源四倍体水稻胚囊形成与发育的进一步观察被引量:15
2006年
应用改进的整体染色透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WCLSM),对同源四倍体水稻PDER-2B-4x胚囊的形成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发现其胚囊的形成发育过程与二倍体的一致,可以清楚地划分为8个发育时期,即孢原细胞形成期、大孢子母细胞形成期、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功能大孢子形成期、单核胚囊形成期、胚囊有丝分裂期、八核胚囊发育期和成熟胚囊期。除正常发育的过程外,大孢子发育的各个过程均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包括:细胞退化、核位置异常、核数目异常和细胞分化异常等。这些异常可能最终导致多种结构异常成熟胚囊的形成。
郭海滨卢永根冯九焕杨秉耀刘向东
关键词:同源四倍体水稻胚囊发育
花粉不育基因互作的同源四倍体水稻杂种染色体行为和生殖特性被引量:7
2006年
利用同源四倍体水稻台中65-4x及其携带花粉不育基因的四倍体近等基因系组配的花粉不育基因座位互作的四倍体杂种,对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间染色体行为及生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倍体亲本及杂种多数细胞在终变期都是四价体与二价体共存,台中65-4x染色体配对方式为9.20Ⅳ+5.60Ⅱ,杂种平均为9.52Ⅳ+4.90Ⅱ,亲本与杂种间四价体数目差异不显著;随后的过程中均出现各种染色体行为的异常,包括拖曳染色体、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断片、微核、染色体不同步分离和形成未减数的配子等。四倍体亲本和杂种的花粉育性、胚囊育性和结实率均比二倍体原种明显下降。杂种与四倍体亲本比较,S-b座位单互作和与S-a或S-c双互作杂种的花粉育性明显较四倍体亲本低,其他座位互作降低幅度相对较小;杂种的结实率普遍较四倍体亲本低,其中S-b座位互作的下降最为明显。初步表明,花粉不育基因互作可能与减数分裂期间染色体异常行为无关,但其中S-b座位互作与四倍体杂种育性下降有关,该基因座可能与染色体异常行为协同作用于同源四倍体水稻杂种的不育性。
赵明辉刘向东卢永根李金泉郭海滨
关键词:同源四倍体水稻染色体生殖特性
同源四倍体水稻结实率定向选择的遗传效应
2007年
以结实率正常的同源四倍体水稻杂交组合广陆矮4号-4x×L202-4x为材料,连续5代进行定向选择,调查结实率和几个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定向选择对同源四倍体水稻结实率的遗传效应及结实率与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在人工选择压力下,结实率的群体平均值逐代增大,高结实率单株的频率逐代增加,且上下代结实率呈显著水平的正相关关系.在定向选择过程中,随着结实率的提高,穗数、剑叶长、剑叶宽和穗颈抽出长有较小幅度的增加,但每穗粒数显著降低.
李亚娟房三虎卢永根李金泉刘向东
关键词:同源四倍体水稻结实率农艺性状
植物Pht1家族磷转运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06年
植物磷转运子是植物磷营养中的重要蛋白之一。对植物磷转运子蛋白的拓扑结构、功能及其基因的调控和表达位点的研究,揭示了植物磷转运子各家族中各成员在磷代谢中的角色。植物磷转运子中Pht1家族是一类H2PO4-/H+共转运子,该家族主要成员在植物根系中负责磷的吸收、转运,其表达受磷调控,因此是研究得最为深入的植物磷转运子家族。本文总结了植物Pht1家族磷转运子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植物磷转运、分配的分子机理,并指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为开拓改良植物磷效率的新思路提供依据。
杨存义刘灵沈宏严小龙
关键词:分子机制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研究植物细胞发育形态学变化被引量:13
2007年
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利用不同种类(波长)的激光研究植物细胞发育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利用紫外激光(351 nm)扫描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拟南芥叶片表皮细胞的形态及其变化,在已分化的叶片表皮上可观察到包括“铺垫”表皮细胞(epidermal pavement cells)、气孔保卫细胞(guard cell)、气孔伴胞(subsidiarycells)、表皮毛细胞(trichomes)和表皮毛的足细胞(socket cells)等多种形态不同的细胞种类;利用蓝光激光(488nm)辅助曙红浅染,可清晰地显示出拟南芥根生长区内部的各种原始细胞,包括静止区(quiescent center)细胞、皮层/内皮层原始细胞(cortex/endodermal initial cell)、表皮/根冠原始细胞(epidermal/root cap initial cell)和中柱/根冠原始细胞(columella/root cap initial cell)等。利用双光子激光(800 nm)连续扫描30 s可以诱发叶绿体产生自发荧光,并可观察到叶绿体在叶肉细胞中的运动轨迹。结果说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植物细胞形态及发育研究上具有独特的功能。
刘向东
关键词:植物细胞双光子拟南芥
水稻抗白叶枯病恢复系的分子育种被引量:10
2006年
利用4类粳型亲籼系与携带有2个恢复基因Rf3、Rf4和4个抗白叶枯病基因Xa4、xa5、xa13和Xa21的品系构建回交群体,应用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MAS).在BC1F1选择到2个恢复基因和4个抗白叶枯病基因全杂合的植株19个.在BC1F2对19个当选株系进行MAS,共选择到28株至少含有4个纯合目标基因的单株,其中3个单株在6个目标基因座位上均带有纯合目标基因型.测交结果表明,选取的2个具6个纯合目标基因的单株对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有良好的恢复力.
易懋升丁效华张泽民曾瑞珍李文涛张桂权
关键词:水稻恢复基因抗白叶枯病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稻瘟病菌新无毒基因AvrPi7的遗传及物理作图被引量:7
2007年
稻瘟病是目前最具毁灭性的作物病害之一.本研究通过由田间菌株CHL346和CHL42杂交得到的189个子囊孢子菌株构建的分离群体,在亲本菌株CHL346中鉴定到了与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7对应的无毒基因AvrPi7.为了确定AvrPi7位点的染色体位置,本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稻瘟病菌测序菌株70-15全基因组序列的121个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利用这些SSR标记对AvrPi7位点进行了连锁分析.结果表明,位于第1染色体的8个SSR标记与该无毒基因连锁,其中2个最近的侧翼标记MS1-9和MS1-15分别距离AvrPi7位点3.2和16.4cM.为了进一步完成该位点的精细作图,在MS1-9和MS1-15的侧翼区域进一步开发了8个SSR标记和3个候选无毒基因(candidate avirulence gene,CAG)标记.通过对这些标记的连锁分析,AvrPi7位点被界定于标记MS1-21和MS1-22之间1.6cM的区域内,并与标记CAG2共分离.为了构建该无毒位点的物理图谱,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bioinformation analysis,BIA),将与该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分别着陆于参考菌株70-15的超重叠群(supcontig)上.AvrPi7位点最终被界定在标记MS1-21和MS1-22之间的75kb区段内.本研究的结果对于进一步了解真菌中普遍存在的重组不平衡和部分二倍体等现象,以及对该基因进行克隆及其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冯淑杰王玲马俊红林菲潘庆华
关键词:MAGNAPORTHEORYZAE无毒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