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146)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国栋童坦君高凌云张宗玉马宏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衰老
  • 1篇地高辛
  • 1篇地高辛配基
  • 1篇定量聚合酶链...
  • 1篇端粒
  • 1篇延缓衰老
  • 1篇印迹
  • 1篇印迹法
  • 1篇人胚
  • 1篇人胚肺
  • 1篇人胚肺成纤维...
  • 1篇实时定量聚合...
  • 1篇糖基化
  • 1篇糖基化终末产...
  • 1篇胚肺
  • 1篇胚肺成纤维细...
  • 1篇配基
  • 1篇热量限制
  • 1篇终末产物
  • 1篇晚期糖基化终...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篇童坦君
  • 3篇李国栋
  • 2篇高凌云
  • 1篇马宏
  • 1篇张宗玉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复制性衰老的基因表达变化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检测人胚肺成纤维细胞(2BS细胞)复制性衰老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变化,并试图寻找细胞衰老的标志性基因。方法利用cDNA芯片对比检测28代龄和64代龄的2BS细胞基因表达谱,通过RT-PCR对挑选的9个差异基因在7个不同代龄2BS细胞中的表达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和年轻细胞相比,衰老2BS细胞有117种基因的变化幅度在2倍以上,46种基因在2.5倍以上;细胞衰老过程中下调的基因主要是细胞周期相关基因,上调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应激反应和蛋白分泌等过程;9个差异基因的RT-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基因芯片是研究细胞衰老基因表达和调控网络的重要工具,可用于衰老特征性基因的筛选。
李国栋马宏童坦君张宗玉
关键词:细胞衰老基因芯片基因表达
延缓衰老相关的小分子物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0年
筛选、研究具有延缓衰老作用的小分子物质,对于发现新的治疗衰老相关性疾病及肿瘤等的有效靶点、开发新型药物、促进人类健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这些小分子物质为切入点,对衰老、肿瘤等生命现象的具体分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这对于分子生物学等相关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总结了近一二十年来发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可延缓衰老的小分子物质,并重点论述了其作用的分子机制.
高凌云李国栋童坦君
关键词:衰老SIRT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TOR热量限制
DNA印迹法和实时定量PCR法在端粒长度测定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并比较测量端粒长度的DNA印迹法和实时定量PCR法在细胞衰老实际研究中的性能。方法:从不同代数(population doublings,PDs)的正常人成纤维细胞(2BS)中提取基因组DNA作为测试样本;对测量端粒长度的DNA印迹法和实时定量PCR法进行优化,以点杂交的方式分析地高辛配基标记检测系统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用两种方法反复测定同一样本的平行样或不同样本并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测量端粒的分辨率和精确度。结果:实际测量端粒时,地高辛配基标记检测系统虽可检测出小于1μg的基因组DNA,但最优样本量为4~5μg;DNA印迹法的分辨率约为150 bp,实时定量PCR法的分辨率约为300~400 bp,前者可分辨代龄相差少至2 PDs的2BS细胞端粒长度的差异,而后者只能分辨代龄相差5 PDs以上的端粒差异;实时定量PCR法重复测量误差超过10%,远大于DNA印迹法的2.5%(P<0.001)。结论:地高辛配基标记的DNA印迹检测系统完全适用于测量端粒长度,且性能优于实时定量PCR法,但后者方便快捷,可高通量处理样本,所以在细胞衰老研究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相应方法。
高凌云李国栋童坦君
关键词:端粒印迹法DNA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地高辛配基衰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