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90110)
- 作品数:65 被引量:1,693H指数:29
- 相关作者:齐雨藻王朝晖陈菊芳徐宁黄长江更多>>
-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广东沿海赤潮的特点及成因研究被引量:57
- 2000年
- 列举了广东沿海 1980~ 1992年发生的 66起赤潮事件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 ,归纳广东沿海赤潮具有频率增多、全年均可发生赤潮 ,发生赤潮区域扩大 ,持续时间长和危害程度大 ,新记录种和有毒赤潮多等特点。并就其成因进行了研究 ,认为 :①广东沿海赤潮种类繁多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 ;②海洋污染和海水养殖业的自身污染是赤潮发生频繁的根本原因 ;③与季风转换有关密切联系 ,广东沿海赤潮主要发生在东北季风向西南季风转换时期的 3~ 5月 ;④是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此外 ,还就防患广东沿海赤潮的危害 ,减少因赤潮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 ,提出了四方面的对策。
- 钱宏林梁松齐雨藻
- 关键词:赤潮海洋污染
- 珠海桂山岛米氏裸甲藻赤潮对鱼鳃损伤的病理学组织观察被引量:40
- 2001年
- 王朝晖尹伊伟齐雨藻谢隆初江天久
- 关键词:赤潮病理组织学珠江口鱼鳃海水富营养化浮游植物
- 大亚湾澳头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垂直分布被引量:20
- 2003年
- 于2001年8月采集了大亚湾澳头海域3个采样点约20cm柱状沉积物样品,研究了甲藻孢囊的垂直分布。该海域孢囊种类较丰富,共分析鉴定出20个属的38种孢囊类型。孢囊数量十分高,3个站位上表层12cm沉积物中孢囊的平均数量分别为4 13、2 02、1 14×104/g,最高达1 12×105/g。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trochoidea)孢囊是压倒性优势种类,在大部分样品中该孢囊的数量超过了50%,上表层甚至超过了90%。孢囊的H′为0 15~3 51,3个站位平均分别为0 78、1 66、2 72。结果显示大亚湾澳头海域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受到污染,90年代后污染加重,而近5a来则更加严重。
- 王朝晖KAZUMI MATSUOKA齐雨藻辜小莲
- 关键词:甲藻孢囊锥状斯氏藻富营养化
- 海洋藻类毒素的生态毒理学研究被引量:17
- 2004年
- 从生态毒理学角度介绍了麻痹性贝毒(PSP)、腹泻性贝毒(NSP)、神经性贝毒(NSP)、记忆缺失性贝毒(ASP)和西加鱼毒素等几种主要海洋藻类毒素的一些研究进展,包括毒素对人类及海洋生物的毒性、毒素在食物链中的积累和转移、毒素的致毒途径、海洋生物对毒素的回避和选择性取食等。这些毒素可通过食物链在贝类或其他海洋动物体内积累并浓缩放大,从而危及人类健康,有的毒素还能直接对海洋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文中同时也介绍了该领域研究工作在我国开展情况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尹伊伟王朝晖江天久骆育敏
- 关键词:毒性
- 大亚湾澳头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周年数量动态被引量:42
- 2006年
- 对1997年至1998年广东省大亚湾澳头水域的浮游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浮游植物65属198种;硅藻在种类组成和数量上都比甲藻占有优势,存在春季和秋季高峰,主要优势类群依次是角毛藻、骨条藻、拟菱形藻等;甲藻只存在春季高峰,代表种类有裸甲藻、原甲藻等。主要优势种类的生长与调查水域的盐度没有明显关系,但全年水温的季节性变化对优势种类的消长影响显著。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的年平均值分别是0.611、2.107、0.557,多样性指数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和水平分布规律。
- 陈菊芳齐雨藻徐宁王朝晖
-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环境因子
- 棕囊藻赤潮原因种的分子鉴定和起源分析被引量:21
- 2002年
- 测定了发生于我国东南海域赤潮原因种Phaeocystissp.及相关种类P globosa和P pouchetii18SrDNA序列,并以Phylip35分析软件构建序列距离矩阵和分子系统发育树图.结果表明,该赤潮原因种与球形棕囊藻P globosa18SrDNA序列完全相同,从分子水平鉴定了该原因种为P globosa.分子系统发育树图表示的P globosa和P pouchetii的分化顺序表明,分布于我国东南海域的P globosa可能是一种本地起源的暖水种.Phaeocystisglobosa不同株系的形态差异,可能是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的结果.根据分子生物学的数据对有害赤潮藻类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设计用于有害赤潮藻快速鉴定的特异性分子探针,对赤潮的监控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陈月琴王宁周惠屈良鹄杨练锋吕颂辉齐雨藻
- 关键词:分子鉴定棕囊藻赤潮分子生物学
- 广东大亚湾藻类水华的动力学分析Ⅰ.藻类水华的生消过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48
- 2001年
- 1998年广东大亚湾澳头海域先后发生日本星杆藻 (Asterionellajaponica)水华 (0 1 2 4~ 0 2 2 3)、细弱海链藻 (Thalathiosirasubtilis)水华 (0 4 0 8~ 0 4 2 0 )、裸甲藻 (Gymnodiniumspp .)水华 (0 4 2 9~ 0 5 0 8)、角毛藻(Chaetocerosspp .)水华 (0 5 11~ 0 5 2 0 )。本文研究了水华期间藻类的生消过程及其动态变化 ,并分析环境因子在水华形成和消亡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结果显示 :稳定、适宜的水温是水华形成的必要条件 ,水温的急剧改变是水华消散的重要原因。海水盐度的大幅度波动与水华的消散密切相关。连续的低光照对藻类有诱导作用 ,而不同的藻类对光照强度的需求和反应并不完全相同。
- 徐宁陈菊芳王朝晖王艳黄伟健齐雨藻
- 关键词:环境因子动力学藻类水华海洋污染
- 赤潮防治剂对中国对虾的毒性研究被引量:10
- 2000年
- 为研究赤潮防治剂对中国对虾的影响 ,进行了粘土、Ca(ClO) 2 、AlCl3、FeCl3 对中国对虾的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1)粘土对对虾基本无毒性 ;(2 )Ca(ClO) 2 在低浓度下对对虾无毒 ,在高浓度下对对虾有急性和慢性毒性 ;(3)AlCl3 和FeCl3 在对虾体内有一定的积累 。
- 孙晓霞张波俞志明
- 关键词:赤潮防治剂中国对虾毒性
- 球形棕囊藻的生活史和个体生态研究
- 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Scherffel)是少数具有复杂异型生活史的海洋微藻之一.由于其具有不同的生活形态,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方式复杂多样,且在取样、培养等方面存在困难,因此国内尚无对其生...
- 王艳沈萍萍谢隆初徐宁齐雨藻
- 关键词:球形棕囊藻有性生殖过程生活史
- 文献传递
- 1997粤东海域棕囊藻赤潮原因种18SrDNA基因分析被引量:14
- 2000年
- 近年来,随着沿海城市工农业的高速发展,大量含有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污水排入大海,导致海水富营养化的加剧,有毒藻类赤潮分布范围及出现频率明显增加.1997年7~12月我国东南沿海水面首次发生大规模的棕囊藻类(Phaeocystis)有毒赤潮,其持续时间长,危害大,给水产...
- 王宁陈月琴屈良鹄吕颂辉齐雨藻
- 关键词:赤潮棕囊藻基因分析富营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