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38) 作品数:7 被引量:54 H指数:4 相关作者: 梁音 曹龙熹 李钢 杨平平 徐仁扣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南京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理学 更多>>
水稻旱作下土壤水分状况和施用磷肥对红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1年 通过盆栽和模拟实验探讨了水分状况和施磷量对红壤有效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状况和施磷量均显著地影响红壤有效磷含量,二者的交互作用达极显著水平;同时也均显著地影响水稻生物量和对磷的吸收量,二者的交互作用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红壤有效磷含量基本上随红壤水分含量和施磷量的增加而提高,随水稻生长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水稻的生物量和对磷的吸收量均随施磷量的增加和水稻生长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以中水条件下最高。在保证80%的饱和持水量和常规氮、钾等养分投入条件下,施磷量为67.5 kg hm-2就可以满足水稻旱作的生长需求。 何园球 樊剑波 李成亮 刘晓利 宋春丽关键词:旱作水稻 土壤水分 施磷量 有效磷含量 县域尺度土壤有机质与土地利用动态耦合关系定位对比研究——以渭北旱塬区长武县为例 被引量:3 2012年 以陕西省长武县为研究区域,根据大规模采样数据,结合1983年和2008年土地利用空间数据,运用定位对比监测方法,分析了25年来不同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空间分布特征和方向,并对这种变化影响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土地利用方式在这一时期变化显著,旱地、草地、非农用地面积大幅减少,林地、果园面积大幅增加。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的驱动因素,其中,旱地转变为林地和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明显,分别增加了6.6 g/kg和5.11 g/kg,而林地转变为旱地和草地则无明显增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不仅改变了土壤结构,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的发生,而且为该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参考价值。 刘通 梁音 曹龙熹关键词:土壤有机质 土地利用变化 渭北旱塬 红壤区小流域治理度的概念与评价方法 被引量:9 2011年 从水土保持、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服务功能等3个方面入手,厘定了"小流域治理度"的概念,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目的,在专家意见和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小流域治理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并在江西省兴国县选择了塘背小流域进行计算验证。结果表明:评价小流域治理度的3大类19项指标能反映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采用的层次分析法简单实用。塘背小流域经过多年治理恢复,其治理度由治理前的0.252提高到0.683,提高了0.431,增加了1.71倍。 苏春丽 梁音 李德成 孙昕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法在土壤分析中的应用 2013年 采用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法(EESI-MS),对荒草、马尾松、木荷等3种根际土壤样品溶液进行了直接快速质谱分析,区分了3种土壤中有机物质组成的差异。该方法能够承受土壤样品中复杂基质的影响,根据所得到的一级谱图可以发现3种土壤样品中化学组成的差异;采用串联质谱(IT-MS)法,则鉴定出马尾松根际土壤样品溶液中含有去氢枞酸,而木荷根际土壤样品溶液中含有丁香醛和松脂素。 潘素素 赵娜 丁健桦 陈焕文 贾滨 王姜关键词:荒草 马尾松 木荷 土壤分析 次生马尾松林下植被恢复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 被引量:15 2012年 通过采集江西省赣县花岗岩区次生马尾松纯林地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坡面径流小区2010—2011年的降雨产流产沙资料,分析不同模式的水土保持功能及其植被恢复的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1)次生马尾松稀疏纯林地水土流失严重,年产流系数为0.50~0.60,侵蚀模数在2 700~6 000 t/(km2.a)之间。2)植被恢复可以降低林地土壤侵蚀强度,但植被恢复的水土保持效益与林冠结构和地表覆盖度密切相关,当形成乔草或乔灌复合层时,可以起到50%~60%的年蓄水效益和65%~70%的年固土效益。3)植被恢复的水土保持效益亦受植被和降雨类型的影响,百喜草蓄水效益随降雨量先增后减,暴雨是蓄水效益变化的转折点,而胡枝子蓄水效益变化规律不一;植被恢复措施固土效益随降雨量的增加而降低,特别是在大暴雨情景时急剧下降。 李钢 梁音 曹龙熹关键词:水土保持效益 植被恢复模式 林地水土流失 淋溶条件下马尾松针对土壤的酸化作用 被引量:16 2012年 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会导致林地土壤酸化和贫瘠化,但相关机制还不清楚。通过室内土柱淋溶实验,研究了添加马尾松针对土壤酸度及盐基阳离子迁移、淋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淋溶过程中淋出液pH随淋溶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淋溶实验后期,添加马尾松针处理淋出液pH高于对照处理。淋出液电导率随淋溶次数增加而下降,前期下降很快,后期下降缓慢。整个淋溶实验期间,添加马尾松针处理淋出液电导高于对照处理,淋出液中盐基阳离子的累积量也高于对照处理,与电导率的变化趋势一致。4种盐基阳离子淋失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a2+,Mg2+,Na+,K+。间歇淋溶24周后,初始pH为7.68的荒地土壤各土层由表及里pH比对照分别下降了1.74、0.82和0.40,初始pH为5.61的茶园土壤pH分别下降了0.40、0.11和0.17。虽然添加马尾松针向土壤中归还了大量盐基阳离子,但淋溶实验结束时,添加马尾松处理土壤中盐基阳离子含量多低于对照。实验结果表明,间歇淋溶条件下,马尾松针覆盖会加速土壤酸化,特别对初始pH相对较高的土壤,酸化作用更加明显。 杨平平 徐仁扣 黎星辉关键词:马尾松 土壤酸化 盐基离子 土壤PH 降雨产沙资料整理方法对两者关系的影响 2013年 合理的水土流失资料整理方法是挖掘数据内在规律的基础,通过采集江西省赣县花岗岩次生马尾松林地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小区2010—2011年2a的降雨产沙资料,研究了4种整理方法对降雨产沙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资料整理的时间尺度和降雨间隔时间,可以显著提高降雨产沙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整理方法对拟合曲线的性质产生影响,综合考虑拟合优度和曲线性质的一致性,可以采取周晴方法的幂函数来描述不同类型小区降雨产沙之间的内在关系;植被恢复减弱了产沙速率,随着降雨量的增加,纯林小区的产沙速率下降,百喜草恢复小区变化缓慢,低郁闭度胡枝子恢复小区增加迅速,因此侵蚀严重的林地应首先实施草本植被恢复,逐步实现乔灌草生态结构恢复。 李钢 梁音 曹龙熹关键词:植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