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375) 作品数:24 被引量:442 H指数:9 相关作者: 王艳慧 段福洲 钱乐毅 赵文吉 尹川 更多>> 相关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经济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社会学 更多>>
全局与局部寻优相结合的道路网匹配方法 被引量:7 2018年 针对面向道路网匹配的概率松弛法约束性指标单一且无法识别M∶N匹配模式的不足,从兼顾全局和局部匹配最优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从局部角度顾及几何约束和拓扑约束,从全局角度完善M∶N匹配模式的改进算法,设计并实现了不同匹配模式下的匹配策略。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整体匹配精度和召回率提高了7%-14%,均达到90%以上;空间与属性匹配度评价指标提高了3%-7%;可将待匹配路网中最邻近结点平均距离的两倍值作为缓冲区阈值设定的参考依据,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张建辰 张建辰 王艳慧关键词:拓扑约束 大别山连片特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9 2016年 大别山连片特困区是国家划定的连片贫困区,摸清片区自然、生态质量、经济及综合资源承载力空间分布并进行资源承载力评价,是对该区域扎实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采用改进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分别以片区所属三省及中部六省作为参照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片区内每个县域的自然资源、生态质量、经济资源及综合资源相对承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片区内大部分县域的自然资源承载力好于参照区,基本呈现北弱南强的地理分布特点;各县域生态质量资源承载力一般,经济资源承载力普遍较差,大多数县域综合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但超载程度不高。进一步优化片区内产业结构、提高科学用地水平是大别山连片特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效举措。 宁方馨 王艳慧关键词:相对资源承载力 贫困县村级居民点空间分布离散度与农村居民纯收入关联格局分析 被引量:25 2014年 在城市群离散度度量方法的基础上,构建村级居民点空间分布离散度评价模型,采用GIS网络分析、叠加分析和统计分析,对研究区288个行政村进行居民点空间分布离散度评价,并与反映村级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农村居民纯收入进行关联分析,在全县、不同地貌与不同经济圈层条件下,分别分析离散度综合指数(DCI)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格局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居民点的离散度从城关镇到外围呈聚集—离散分布,具体表现为城关镇及其他乡镇政府所在地(即经济中心)的DCI较小,外围等非经济中心部分及山区DCI较大;DCI不仅随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大而减小,还受其周围值的影响;山地条件下DCI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负相关关系较丘陵及平原地区明显;经济圈的辐射作用对DCI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影响很大。因此需要系统整治规划农村居民点,并可通过增设经济中心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降低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离散度,进而改善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格局,巩固扶贫开发成效。 李贺颖 王艳慧关键词:农村居民纯收入 基于改进的两步移动搜寻法的贫困区小学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分析——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 被引量:40 2014年 针对贫困区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中出现的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以连片特困区——武陵山片区的重庆市黔江区为例,以自然村尺度进行测算,重点研究并解决了贫困区教育资源空间布局现状的评估技术,以及两步移动搜寻法在农村贫困山区的关键技术改进和实现,并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出发评价了教育资源的空间可达性。结果表明两步移动搜寻法适用于评估贫困山区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状况和分布情况;研究区教育可达性较高的地区不及需求总数的30%,分布在地形相对平坦,海拔较低的地区,服务范围内的学校多为中心校和实验小学,师资和占地面积优势大,但整体可达性并不理想。为相关部门有效配置教育资源,提出了"跑教"提升师资力量和恢复原有教学点等合理化建议。 任若菡 王艳慧 何政伟 赵文吉关键词:GIS 单一景观空间分布指数及其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9 2015年 为描述单一景观的空间分布离散性和广度特征,引入基于香农熵的空间分布指数(MSHDI,Modified Shannon's Distribution Index),利用河南省中南部地区1990、2001和2007年3期TM/ETM+遥感影像,进行了MSHDI与经典景观指数的比较,并分析了MSHDI与面积指数(PLAND,Percentage of Landscape)在多网格尺度下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MSHDI在描述单一景观的空间分布广度和离散程度特征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MSHDI能适应不同制图综合程度的影响,并能反映出景观斑块边缘的细微差别。(2)通过分析MSHDI与PLAND之间相关系数的大小和变化程度可以分别验证MSHDI的表征性和稳定性。(3)MSHDI适用于基底和散布状景观,两种指数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农用地=0.939,=0.000;城市建设=0.877,=0.004;工矿仓储=0.870,=0.002;自然绿地=0.966,=0.001),且随网格粒度变化不大(农用地r=0.921±0.054;城市建设r=0.867±0.107;工矿仓储r=0.883±0.052;自然绿地r=0.964±0.024);而对网状景观则缺乏稳定性。 康孝岩 王艳慧 段福洲北京市1989—2010年地表温度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2014年 以3S技术为支持,采用TM数据、应用单窗算法对1989—2010年间北京市五环内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进行反演,并采用同步的MODIS温度产品对反演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距平值分析和剖面线分析等方法揭示了20多a来北京市地表温度的时空分异总体特征;基于归一化水汽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moisture index,NDMI)和归一化建筑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ding index,NDBI)分析了研究区内地表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定量揭示并阐述了地表温度和NDMI及NDBI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反演温度可较为真实地反映研究区地表热量的空间差异;北京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特征明显,同一时段、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地表温度差异较为显著,热岛效应明显;地表温度和NDBI呈显著的正相关,与NDMI则呈显著的负相关,NDMI和NDBI在表征地表热特征方面均是较好的指标。该结果为监测北京地表温度变化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提供了依据。 王艳慧 肖瑶关键词:反演 时空分异 中国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基于连片特困区714个贫困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7 2016年 保持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的重要策略之一.本文以扶贫开发"新纲要"中规划的14个连片特困区714个贫困县为例,基于敏感性-恢复力-压力度(SRP)的概念模型,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从社会、经济两方面构建了县级尺度上的经济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连片特困区生态环境脆弱与经济贫困耦合模型,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进行了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胡焕庸线"能够很好地刻画连片特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经济贫困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胡焕庸线"对于我国贫困东西格局划分和减贫的影响;连片特困区脆弱生态环境与经济贫困共生共存,应该充分考虑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意义,通过保护地区生态环境来达到减少经济贫困的目的;研究区一半左右的县市为衰退失调型,且两者不能做到同步发展. 曹诗颂 王艳慧 段福洲 赵文吉 王志恒 房娜关键词:生态脆弱性 经济贫困 耦合度 路网增量更新中基于OSTU的目标几何匹配阈值计算 被引量:4 2014年 电子地图数据增量更新过程中的几何匹配是道路网目标匹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中,阈值的选取是几何匹配能否准确完成的先决条件。针对目前常用的经验阈值方法存在的适应性差、误差大、精度低等不足,利用匹配叠置数据具有多峰分布这一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类间方差法(OSTU)的匹配阈值动态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匹配阈值相对于经验阈值具有更好的自适应性和准确性,并且算法简单、易于实现。 尹川 王艳慧关键词:道路网 面状实体增量信息提取过程中变化类型自动检测方法 2016年 为解决空间数据库增量更新过程中空间实体变化类型识别困难、判别方法复杂度高、判别因子冗余度高以及识别过程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体特征匹配模型的面状实体变化类型检测方法。该方法在新旧版本面状空间数据库增量实体集合基础上,构建实体变化类型评判规则,设计并集成面状要素属性及几何特征算子,对单一面状实体9种变化类型进行检测和提取,最大限度地降低判别算法复杂度和判别因子冗余度,实现面状实体增量信息提取过程中变化类型的判别、提取、入库,以及判别过程与增量实体提取过程的紧密联系和有机耦合。 张旗升 王艳慧生态贫困视角下的贫困县多维贫困综合度量 被引量:44 2017年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决策实施的重要单元,贫困县贫困程度及其致贫原因的识别和评估是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前提和保障.本文从生态贫困的视角,设计了顾及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县级别多维贫困度量指标体系,构建基于贫困指数-最小方差模型(PI-MVM)的县级多维贫困度量模型,以6个连片特困区的249个县为典型研究区,系统揭示片区-县级层面上的贫困程度、致贫原因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各片区的综合贫困程度由北向南逐渐加重,各片区县存在"从北向南、从东到西,贫困程度逐渐加重"的趋势;乌蒙片区西部、秦巴片区西北部各县贫困程度的高-高聚集现象突出;秦巴中南部以及乌蒙片区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贫困程度较深.一般致贫型片区县较多,主导致贫型片区县聚集在贫困程度较低的片区;经济因素对贫困的缓解作用逐渐下降,自然环境、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逐渐明显.研究结果可以更加精准地全面把握贫困县的贫困区划特征,为指导研究区早日脱贫提供辅助决策技术支撑. 王艳慧 钱乐毅 陈烨烽 胡卓玮关键词:生态贫困 贫困程度 贫困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