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033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0338)

作品数:12 被引量:34H指数:4
相关作者:谢小军闫玉莲罗其勇李健刘立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广西科技大学钦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南方鲇
  • 5篇水体
  • 3篇代谢
  • 3篇半致死浓度
  • 3篇
  • 3篇MERIDI...
  • 2篇毒性
  • 2篇游泳
  • 2篇鱼类
  • 2篇生长率
  • 2篇生态毒理
  • 2篇生物累积
  • 2篇团头鲂
  • 2篇仔鱼
  • 2篇急性毒性
  • 2篇长江
  • 2篇长江上游
  • 1篇胆碱
  • 1篇毒理效应
  • 1篇驯化

机构

  • 12篇西南大学
  • 2篇广西科技大学
  • 1篇钦州学院

作者

  • 9篇闫玉莲
  • 9篇谢小军
  • 2篇李健
  • 2篇罗其勇
  • 2篇李万军
  • 2篇刘立
  • 1篇彭涛
  • 1篇邓冬富

传媒

  • 5篇淡水渔业
  • 4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体中铅对南方鲇和胭脂鱼的生态毒理效应被引量:6
2014年
研究了水体中铅(Pb)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幼鱼和和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幼鱼的生态毒性效应。以人工配制软水(CaCO325 mg/L)为实验水体,在27.5℃条件下,通过急性暴露实验,测得水体中Pb对南方鲇和胭脂鱼的96 h急性半致死浓度(96 h LC50)分别为4.47 mg/L和0.264 mg/L。在水体中不同Pb浓度条件下,分别对南方鲇(在0、200和400μg/L的Pb浓度下)和胭脂鱼(在0、10和50μg/L的Pb浓度下)进行了为期8周的慢性暴露处理实验。观测结果显示,南方鲇和胭脂鱼的肝脏、肾脏和鳃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均随水体中Pb浓度升高而升高。两种实验鱼的静止代谢率和肝脏(或肝胰脏)的线粒体状态3呼吸率均随着水体中Pb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鱼体内的能量储备物质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肝脏中糖原含量随Pb暴露浓度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两种实验鱼的特定体重生长率均随Pb暴露浓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高浓度处理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南方鲇对Pb的耐受能力较强;胭脂鱼对Pb的耐受能力很低,在水体Pb的慢性暴露处理下,两种鱼的生长速率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闫玉莲邓冬富彭涛谢小军
关键词:生长率
水体中铅暴露对南方鲇 Silurus meridionalis胚胎发育和仔鱼存活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人工受精获得的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胚胎和仔鱼为实验对象,以Pb(NO3)2为毒物源,在水温22.5℃条件下,观察了水体中不同质量浓度铅(Pb)暴露对南方鲇胚胎孵化率、畸形率、自主运动、孵化历时的影响,并进行了初孵仔鱼的Pb暴露毒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水体中Pb2+质量浓度分别为0(对照),4,8,12和16mg/L的条件下,南方鲇胚胎孵化率随着Pb质量浓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分别为84.94%,71.23%,69.75%,66.57%和64.69%,各Pb质量浓度处理组的孵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孵出的仔鱼出现心包水肿,脊柱弯曲以及尾巴弯曲退化等畸形特征,畸形率随着Pb质量浓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分别为10.27%,15.28%,22.28%和36.67%,各Pb暴露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37%)(p<0.05);各Pb质量浓度暴露组胚胎在出膜前期的自主运动频率分别为63.86,52.71,48.43和47.14次/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8.00次/min)(p<0.05);各Pb质量浓度暴露组的胚胎孵化历时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孵化后在净水(未加入Pb(NO3)2的实验水体)中养殖的卵黄囊期仔鱼72h死亡率随着其胚胎期Pb暴露质量浓度的上升呈上升趋势,胚胎期Pb暴露质量浓度分别为0,4,8,12和16mg/L的条件下,仔鱼期的净水死亡率分别为9.45%,18.22%,20.95%,24.05%和26.29%,胚胎期各Pb质量浓度暴露组所获仔鱼的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水体Pb暴露对南方鲇初孵仔鱼急性中毒致死的观测结果推算,其96h半致死质量浓度(96hLC50)为0.32mg/L.本研究结果表明,南方鲇胚胎对水体Pb暴露的耐受性高于其初孵仔鱼,可能与南方鲇的受精卵卵膜较厚,对水体中的Pb2+进入胚胎具有较大的阻滞作用有关.
罗其勇闫玉莲李健房树林潘天扬谢小军
关键词:仔鱼急性毒性南方鲇LEAD
游泳加速模式对团头鲂和南方鲇的最大游泳速度及运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探讨游泳加速模式对不同生态习性鱼类游泳性能及运动代谢的影响,评估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和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的临界游泳速度(Ucrit)、爆发游泳速度(Uburst)和最大代谢率(MMR)的适宜测定方法,在4种加速模式条件下,检测了实验鱼的最大游泳速度(Vmax),以及鱼体在运动过程中及其力竭后代谢恢复期的耗氧率(MO2)。结果显示:在速度增量(ΔV)为20 cm/s,加速持续时间(Δt)为2min的加速模式条件下,团头鲂和南方鲇的Vmax及游泳过程的无氧代谢占比均分别显著高于其他3种加速模式(P<0.05),呈爆发运动(Uburst)状态。在ΔV为10 cm/s,Δt分别为20、40和60min的加速模式下,两种鱼的无氧代谢占比均在12%以下且相互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团头鲂在这3种加速模式下的Vmax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南方鲇在ΔV为10 cm/s、Δt为20min条件下的Vmax显著高于另2种加速模式的测定值(P<0.05)。两种鱼的MO2在各加速模式下均随着游泳速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在爆发游泳过程中,两种鱼的MO2随游泳速度的增加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团头鲂的MO2随速度的变化曲线在接近100 cm/s的时候出现拐点,此后MO2随速度的增幅变小;而南方鲇的该曲线在速度为20 cm/s时就出现拐点, MO2的变化进入"平台期"。在所有加速模式下,两种鱼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耗氧率(AMO2)均显著高于力竭后代谢恢复期的最大值(DMO2, P<0.05)。用Ucrit法测得团头鲂的AMO2高于Uburst法的测得值,而南方鲇则相反。由研究结果得出,测定团头鲂的Ucrit采用ΔV为10 cm/s、Δt在20-60min的加速模式是适宜的,测定南方鲇Ucrit的适宜加速模式是ΔV为10 cm/s、Δt为20min。两种鱼均应采用在运动阶段测得的最大MO2作为MMR;测定团头鲂的MMR适用于Ucrit法,测定南方鲇的MMR适用于Uburst法。团头鲂持续游泳的能力较强,爆发游泳的加速能力相对较弱;而南方鲇则表现出相
张敬敬朱峰磊龙静闫玉莲谢小军
关键词:团头鲂南方鲇临界游泳速度最大代谢率
水体铬暴露对南方鲇生长、代谢和铬累积分布的影响
2017年
以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幼鱼(19.75±0.12 g)为研究对象,以K_2Cr_2O_7作为毒物源,在(27.5±0.5)℃条件下分别进行了急性暴露和慢性暴露的毒理效应实验。通过急性暴露实验,测得该种鱼的96h半致死浓度值(96 h LC_(50))为56.24 mg/L。在水体Cr浓度分别为0(对照组)、0.937 mg/L(96 h LC_(50)的1/60)和1.875 mg/L(96 h LC_(50)的1/30)条件下,进行了为期8周的慢性暴露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鱼体的特定体重生长率、肥满度和肝脏指数随着Cr浓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肾脏指数随Cr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两个Cr浓度组鱼体的蛋白质和能量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30)96 h LC_(50)浓度组鱼体的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前者的水分含量则显著高于后者。两个Cr浓度组鱼体的静止代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过8周水体Cr暴露处理后,实验鱼体的各器官组织中Cr的累积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累积含量的顺序均为肾>鳃>肝>肠>全鱼>脑>肌肉;(1/60)96 h LC_(50)和(1/30)96 h LC_(50)浓度组的肾脏的Cr累积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肌肉的Cr累积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组织;鳃组织中Cr含量相对于对照组的增加幅度大大高于其他组织的增幅。
刘立邱汉勋李万军闫玉莲谢小军
关键词:半致死浓度生长率能量代谢重金属累积
新型“教学空间”在水生生物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被引量:3
2014年
在以智能互联为特点的云教育时代,逐步实现教育现代化,满足教育信息化的战略规划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以研究生阶段水生生物学课程为教学活动样本,分析并探讨了基于"教学空间"的理念,对教学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时段的策略和方法的改革,旨在基于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利用新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方法来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率,为学生提供便捷高效的学习环境,培养其自主学习、思维和研究的能力.
闫玉莲谢小军
关键词:教学空间水生生物学教学改革
水体Cd暴露对长江上游几种常见鱼类急性中毒效应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比较水体镉(Cd)暴露对长江上游6种常见鱼类鲫鱼(Carassius aura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和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的急性中毒效应,以CdCl2为毒物源,在相同的水温(27.5±0.5℃),硬度(含CaCO3)(10.0±0.5mg/L)和pH(7.0±0.1)条件下,观测了水体中不同质量浓度Cd暴露对实验鱼的急性中毒症状和96h致死效应(96hLC50).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鱼类急性中毒的行为反应有不同.在Cd急性暴露期间,鲫鱼、草鱼、中华倒刺鲃和团头鲂均有跃出水箱的倾向,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这种跳跃的能力减弱;而鲫鱼、草鱼和南方鲇在呼吸时有"咳嗽"反应(洗涤运动)发生.随着Cd2+质量浓度的升高,各种实验鱼的死亡率显著升高.Cd对鲫鱼、草鱼、南方鲇、团头鲂、中华倒刺鲃和胭脂鱼的96hLC50值分别为5.59,2.53,2.24,1.51,1.31和0.029mg/L.南方鲇死亡鱼群体的Cd累积量显著高于未死亡鱼群体(P<0.05);其它5种实验鱼的未死亡鱼群体Cd累积量高于死亡鱼群体Cd的累积量,且在中华倒刺鲃的两个群体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讨论提出,南方鲇皮肤构造及表面上的丰富粘液可能对水体中的Cd离子经皮肤渗入体内有阻碍作用.
房树林潘天扬闫玉莲谢小军
关键词:鱼类半致死浓度生物累积
温度及光照驯化对南方鲇线粒体代谢补偿调节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检验在季节驯化中温度和光周期分别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组织线粒体代谢补偿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对实验鱼进行了4个系列的驯化处理:(1)低温等光周期[12.5℃,12L︰12D,体重:(186.36±2.77)g];(2)高温等光周期[27.5℃,12L︰12D,体重:(202.80±7.99)g];(3)短光照中等温[8L︰16D,20℃,体重:(284.80±13.47)g];(4)长光照中等温度[16L︰8D,20℃,体重:(283.70±15.60)g],每组均为24尾鱼。驯化8周后取样,测定了各驯化组鱼体心脏、肝脏和肾脏的器官质量(器官指数),以及这3种器官组织线粒体在测定温度为12.5℃、20℃和27.5℃时的呼吸率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结果显示,在等光周期条件下,低温驯化组(12.5℃,12L︰12D)实验鱼的心脏、肝脏和肾脏的器官指数均显著高于高温驯化组(27.5℃,12L︰12D);在中等温度条件下不同光照处理的实验鱼之间器官指数无显著差异。在中等温度条件下短光照驯化组(8L︰16D,20℃)鱼体的心脏、肾脏和肝脏组织线粒体呼吸率和CCO活性均显著高于长光照组(16L︰8D,20℃);而在等光周期条件下的不同温度驯化并没引起这3种组织线粒体的呼吸率和CCO活性的明显差异。综合认为:在季节驯化过程中,光周期改变是引起线粒体代谢能力的主要因素,温度变化则是调整器官组织重量的主要因素,光周期与温度对南方鲇线粒体代谢机制的调整具有协同作用。
闫玉莲谢小军
关键词:光周期线粒体南方鲇
水体铅对胚胎-仔鱼期南方鲇的氧化应答及神经毒性作用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解水体中铅(Pb)对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毒性影响,使用人工受精获得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胚胎和仔鱼为研究对象,以硝酸铅(Pb(NO3)2)为毒物源,探讨研究对象在胚胎期和仔鱼期受到5个(0~400μg/L)不同浓度水平铅持续暴露、半持续暴露以及暴露后恢复处理条件下,实验鱼鳃、肝脏和肾脏抗氧酶的活性变化以及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情况。结果表明,恢复组实验鱼鳃、肝脏和肾脏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在后期恢复过程中呈升高趋势;三种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随着胚胎期水体Pb浓度升高而升高。持续组和半持续组实验鱼鳃、肝脏和肾脏组织中TAOC、SOD、CAT活性随着水体铅浓度升高而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含量随着Pb浓度升高而升高,脂质过氧化程度加剧;而相同Pb浓度水平之间,持续组和半持续组实验鱼三种组织中,持续组中TAOC、SOD、CAT的活性和MDA的含量变化大于半持续组。发现:南方鲇胚胎期受重金属暴露,后期恢复饲养,其鳃、肝脏和肾脏组织中T-AOC、SOD、CAT的活性会出现恢复效应;胚胎期和仔鱼期重金属暴露存在叠加效应,且重金属对仔鱼的毒性作用更加剧烈。
罗其勇谢小军
关键词:MERIDIONALIS
游泳加速模式对南方鲇和团头鲂运动后代谢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探讨游泳加速模式对不同生态习性鱼类运动力竭后代谢恢复的影响,采用鱼类游泳呼吸测量仪,在(25±0.5)℃条件下,分别测定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和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爆发游泳加速模式(Uburst:Δv为20 cm/s,Δt为2 min)和持续游泳加速模式(Ucrit:Δv为10 cm/s,Δt分别为20、40和60 min)的运动后过量耗氧(EPOC)。结果显示:两种实验鱼的代谢恢复曲线均呈快速恢复和缓慢恢复两个阶段。南方鲇在Uburst后测得的EPOC恢复历时显著高于其它3个加速模式,而团头鲂4个不同处理组的EPOC恢复历时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在相同的加速模式条件下,南方鲇的EPOC恢复历时均短于团头鲂。南方鲇在Uburst后的EPOC总量比3组Ucrit模式下的EPOC总量分别高286.6%、359.5%和816.5%,而团头鲂分别为20.6%、14.8%和29.0%。结果表明:南方鲇运动中对无氧代谢的依赖度高,爆发运动时动用无氧代谢的能力强,可以大幅度提升游泳速度,且运动后代谢恢复时间较短;团头鲂运动中主要依赖有氧代谢,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高速游泳,但运动后代谢恢复历时较长。
朱峰磊张敬敬龙静闫玉莲谢小军
水体锌暴露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幼鱼的生态毒理学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以人工授精获得的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幼鱼(18.92±0.09)g为研究对象,以ZnSO4·7H2O为毒物源,在水温(27.5±0.5)℃、硬度25~30mg CaCO3/L条件下,测得水体锌(Zn^(2+))暴露对南方鲇的96h半致死质量浓度(96hLC50)为8.98mg/L.在水体Zn^(2+)质量浓度分别为0(对照组)、1/60 96hLC50和1/30 96hLC50(分别为149.60μg/L和299.30μg/L)的条件下,进行了为期8周的慢性暴露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鱼的终末体质量、特定体质量生长率、肥满度和肝指数均随着Zn^(2+)质量浓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且高质量浓度Zn(1/30 96h LC50)暴露组的终末体质量、特定体质量生长率、肥满度和肝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肾指数与静止代谢率随Zn^(2+)质量浓度的上升呈升高趋势,低质量浓度Zn(1/60 96hLC50)暴露组肾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质量浓度Zn暴露组静止代谢率显著高于其余2个处理组(p<0.05).随着水体Zn^(2+)质量浓度的升高,鱼体蛋白质质量分数、灰分质量分数、干物质质量分数以及能量密度均呈下降趋势,而脂肪质量分数变化趋势恰相反.2个Zn暴露组鱼体蛋白质质量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质量浓度Zn暴露组鱼体能量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脂肪、灰分、干物质质量分数在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鱼的肝、鳃、肾、肠、脑和肌肉等器官组织及全鱼中的Zn累积量均随水体Zn^(2+)质量浓度呈升高趋势;高质量浓度Zn暴露组肝、鳃、肠及全鱼的Zn累积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肌肉或脑Zn累积量在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暴露组鱼体各组织中Zn的累积量顺序相同,从大到小依次为肠、鳃、肾、肝、全鱼、脑、肌肉,两暴露组组内肠、鳃和肾中Zn累积量相近且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肌肉中的Zn累积量均显著低于其他组织(p<0.05).通过讨论提出,水体Zn暴露改变了南方鲇的能量利用模式,鱼体优�
李万军刘立闫玉莲谢小军
关键词:生化组分南方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