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806005)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符秀丽彭志坚张磊郭翔朱洪波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光学
  • 2篇光学性
  • 2篇光学性质
  • 1篇电学性能
  • 1篇形貌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氧化锡
  • 1篇银纳米颗粒
  • 1篇银纳米线
  • 1篇烧结温度
  • 1篇微腔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线
  • 1篇光学微腔
  • 1篇光致
  • 1篇光致发光
  • 1篇发光
  • 1篇NANOWI...
  • 1篇SNO
  • 1篇TA

机构

  • 4篇北京邮电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4篇符秀丽
  • 2篇彭志坚
  • 1篇赵晓红
  • 1篇李旦
  • 1篇肖井华
  • 1篇闫国庆
  • 1篇蒋达娅
  • 1篇王成彪
  • 1篇朱洪波
  • 1篇高旻
  • 1篇张立欢
  • 1篇付志强
  • 1篇郭翔
  • 1篇赵博文
  • 1篇张磊
  • 1篇贺剑锋

传媒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形貌银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被引量:3
2011年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表面活性剂,利用乙二醇还原体系合成了具有不同形貌的银纳米结构,并详细分析了这些银纳米结构的形貌和结构特征。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分析了不同形貌银纳米结构的光学性质;并从实验和理论上详细研究了单根银纳米线的光波导特征。实验表明,单根Ag纳米线是非常有效的波导腔,入射光可通过存在于Ag纳米线表面的表面等离激元辅助在纳米尺度上有效地输运到纳米线最末端而再发射。
符秀丽郭翔张磊肖井华赵晓红朱洪波蒋达娅
关键词:银纳米线银纳米颗粒光学性质
CdS纳米材料的混合溶剂热可控合成及表征
2011年
以Cd(NO3)3·4H2O和L-半胱氨酸为主要原料,以乙二胺和水为混合溶剂,采用混合溶剂热法,通过控制生长条件制备出了CdS纳米颗粒、刺猬状微球和纳米线材料。实验发现,在本反应体系中,较高的反应温度、尽量少的水和较高的反应物浓度更有利于纳米线的形成。光学性质研究表明,三种典型形貌CdS纳米材料均具有强的量子尺寸效应,在光学、电学和催化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王龙凡彭志坚符秀丽
关键词:光学性质
一维CdS纳米结构的光致发光和微腔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运用低温变温宏观光致发光和共焦空间分辨光致发光光谱技术,研究了由催化剂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方法生长的一维CdS纳米结构(纳米带和纳米棒)的发光机制及单个纳米结构光学微腔的性质。在10-290 K之间,光谱对温度的依赖关系清楚地显示了CdS纳米结构的室温近带边发光主要由自由激子发光及其声子伴线组成。纳米结构的端面和侧壁均可对近带边发光表现出较强的束缚作用,形成法布里-珀罗(FP)和回音壁(WG)两种谐振腔,并表现出较明显的非线性特征。深能级的缺陷发光在WG微腔中形成较强的等间距腔模式,而在FP微腔中其在轴向上的传播则损耗较大。上述结果有助于理解两种纳米结构光学微腔的机制,并支持了与激子相关的微腔模式的激子极化激元模型。
闫国庆李旦张立欢赵博文符秀丽高旻
关键词:光致发光光学微腔
ZnO掺杂量与烧结温度对SnO_2–Ta_2O_5–ZnO压敏变阻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以SnO2、Ta2O5和ZnO粉为原料,通过传统陶瓷固相反应烧结法制备了压敏变阻材料,实验中ZnO含量为0~2.00%(摩尔分数),烧结温度控制在1 300~1500℃并保温2 h。研究了ZnO掺杂量和烧结温度对材料的组成、微观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一定条件下,随着ZnO掺杂量的增加,材料的非线性系数、压敏电压先增大后减小;在ZnO含量一定时,随着烧结温度从1 300℃升至1 450℃,材料的非线性系数、压敏电压先增大后减小。ZnO掺杂量为0.50%时,在1450℃烧结得到的样品的非线性系数最高(6.2),漏电流最小(262μA/cm2),压敏电压较高(83V/mm)。
贺剑锋彭志坚王成彪付志强符秀丽
关键词:氧化锡电学性能
Metal/semiconductor hybrids consisting of self-assembled CdS nanoparticles on Cd nanowires
2009年
We report on the synthesis and the characterisation of metal/semiconductor hybrids consisting of self-assembled CdS nanoparticles on Cd nanowires, which are grown by thermal evaporation of the mixture of CdS and Cr. The growth of the hybrids is attributed to the decomposition of CdS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the strain relieving that arises mainly from the lattice mismatch between Cd and CdS.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zerc^field resistance of single nanohybrid indicates that the as-produced Cd/CdS nanohybrid undergoes a metal-semiconductor transition as a natural consequence of hybrid from metallic Cd and semiconducting CdS. The metal/semiconductor hybrid property provides a promising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nanoelectronic devices.
符秀丽彭志坚唐为华郭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