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840011)

作品数:14 被引量:59H指数:5
相关作者:高军波余国忠付景保王义民方圆圆更多>>
相关机构:信阳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河南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篇旅游
  • 2篇欠发达
  • 2篇丘陵
  • 2篇丘陵区
  • 2篇河南省旅游
  • 1篇动力机制
  • 1篇动力机制分析
  • 1篇学科
  • 1篇研究学科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优势产业
  • 1篇语用功能
  • 1篇中部欠发达地...
  • 1篇人口
  • 1篇山村
  • 1篇山地旅游
  • 1篇社会分异
  • 1篇石材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机构

  • 12篇信阳师范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河南工程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黄淮学院
  • 1篇信阳学院

作者

  • 9篇高军波
  • 2篇王义民
  • 2篇余国忠
  • 2篇付景保
  • 1篇吴国琴
  • 1篇温素平
  • 1篇颜俊
  • 1篇李清飞
  • 1篇牛君仪
  • 1篇张晓峰
  • 1篇方圆圆
  • 1篇田春艳
  • 1篇孙攀

传媒

  • 3篇信阳师范学院...
  • 3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热带地理
  • 1篇河南科学
  • 1篇信阳农业高等...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分析——以河南省信阳市雷山村为例
2013年
基于对河南省信阳市一个典型村的城镇化进程实地调研,从人口、经济、景观和社会四个角度对城镇化特征和驱动机制进行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中部欠发达丘陵区城镇化根本动力源于政府宏观政策的变革,继而在经济发展推力和社会需求拉力共同作用下逐步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人口迁移以本地或就近转移为主,传统农业逐步向专业化和特色化过渡;非农经济成为村民收入主体,同时也是塑造乡村经济空间和自然景观的主导力量,造就了村域的二元景观格局;农户迁居选址的环境和交通权重加强,传统亲缘和邻里关系的影响弱化,加剧了村域社会经济结构的空间分异,是村民价值观和生活理念更新的表征,也将引导城镇化进程向纵深发展。
高军波付景保张晓峰
关键词:动力机制
河南省旅游业带动服务业发展路径及量化评价被引量:2
2014年
旅游业不仅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集成产业"特性对服务业发展具有强烈综合带动功能。河南省旅游业通过推力、拉力、环境营造三条路径带动服务业发展,对服务业的产业带动具有以广泛波及、逐渐向直接带动为主的特点,与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为强、较强、弱三种类型,整体带动能力略低于全国水平。
高军波贺居涛
关键词:旅游业服务业
我国人才分布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14年
根据我国现行人才标准,以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和2011年全国统计年鉴为依据,以省级行政区域为单位,统计2010年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的密度分布,发现当代全国人才分布极不均衡,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京、沪、津、苏、浙、陕、卾、黑、吉、辽等人才密度高.国家政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等院校布局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促使高学历人口向大中城市、发达地区集聚.
余国忠方圆圆
关键词:影响因素
论人地关系研究学科之间的辩诘与融合被引量:2
2011年
涉及"人地关系"命题研究的学科既包括自然科学(以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为主),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以哲学、历史学为主),由于学科背景、研究层次、研究方法等的差异,学科之间有借鉴但更多是辩诘.在人地矛盾日益凸显的时代,为了共同的目的,学科之间的融合成为必然.
王义民高军波
关键词:人地关系跨学科研究
中部欠发达丘陵区人口的外出务工特征及其效应研究——以信阳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基于市域外出务工人口统计调查数据,探讨了中部欠发达丘陵区信阳市的外出务工人口特征及其社会经济效应,结果表明:外出务工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途径;年龄结构年轻化,男性多于女性;受教育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文化水平总体不高;外出务工以异地流动为主,流向稳定;第二产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吸纳半数外出务工人口,服务业次之;收入水平逐年提升,但总体不高。外出务工在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同时,也诱发农村景观的"空废化",是驱使政府进行农村建筑用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基本动力之一。
孙攀高军波王义民
关键词:外出务工
基于个体行为的城市居民医疗服务消费特征及社会分异——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被引量:4
2014年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事关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和社会公平,基于微观个体行为的公共服务消费特征探讨,有助于从需求角度审视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有效性及公平性。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系统分析转型期城市居民的医疗服务消费及社会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广州中心城区医疗服务设施配置对城市居民购房选择的影响弱于公园绿地、教育和商业设施;费用支出、服务态度及技术设备条件决定城市居民的医疗服务消费选择,空间距离作用较小;医疗服务消费出行时间集中在35 min内,出行方式以步行和公交为主;医疗服务消费支出以自费为主,消费评价总体不高。在社会分异上,高收入群体更重视医疗服务口碑和技术设备条件,对费用支出关注程度较低,高收入群体的消费选择偏好区级及以上高等级医疗服务,对公立医疗设施评价最高;而中低收入群体以"自己处理"及选择低等级医疗设施为主;公立医疗服务空间分布相对均衡,民营医疗设施则与中低收入群体更为接近,这与西方城市公共资源分布格局中的"服务反比例法则"不一致。
高军波田春艳
关键词:社会分异
河南省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实证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通过构建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测度河南省2000—2010年的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发展水平,并进行相关和协同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世纪以来河南省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经济增长与公共服务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公共服务水平增速较缓,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有待提升.提出了调整公共支出结构,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经济建设与公共服务持续、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高军波付景保
关键词:公共服务经济发展
河南省碳排放与碳吸收动态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为探求河南省化石能源消耗及工业生产过程对省域碳循环影响,利用ORNL和EEA提出的区域碳排放和碳吸收定量模型,估算并分析2000-2009年河南省域碳均衡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0-2009年河南省碳排放量为119 295.76×104 t,其中化石燃料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92.3%,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为7.7%;煤炭消耗是化石能源利用中最大碳源,占化石能源碳排放总量的89.53%,其次分别是水泥生产和原油耗用,燃料油消费碳排放量最小,仅占0.43%;近10年来河南省人均碳排放量逐步递增,并于2003年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同期万元GDP的碳排放强度先增后降,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河南省2009年林地碳吸收能力为387.57×104 t,近10年增长了67%,而同期碳排放量增加了1.925倍,导致省域碳赤字迅速增加,并于2009年达到12 886.92×104 t;最后提出了河南省碳减排的措施建议。
高军波李清飞余国忠
关键词:碳排放碳吸收
驻马店西部山区旅游资源评价
2014年
基于实地勘察和资源统计,在明晰了驻马店西部山区旅游资源类型构成的基础上,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国家标准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了质性和量化系统评价,并提出涵盖开发理念、开发模式、产业形态及原生文化保护等系统开发构想,以期促进区域山地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牛君仪
关键词:山地旅游旅游资源评价
基于区位商的河南省产业聚集度评价被引量:8
2014年
基于区位商模型,采用统计年鉴数据,对河南省2012年度区域产业聚集度进行了系统量化评价.实证研究表明:河南省产业发展总体状况较好,第一和第二产业具有相对发展优势和输出优势,而第三产业聚集水平不足.就产业聚集结构而言,第一产业聚集水平最高,农业聚集优势明显;第二产业整体聚集水平较高,有色金属矿选采等集群优势最为突出;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聚集水平整体较低.最后提出产业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高军波贺居涛
关键词:区位商优势产业产业聚集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