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XZZ0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XZZ006) 作品数:22 被引量:146 H指数:7 相关作者: 周旗 郁耀闯 万红莲 文彦君 王长燕 更多>> 相关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 西南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宝鸡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农业科学 更多>>
Problems of Land Use during Urbanization of Western China: A Case Study in Baoji City,Shaanxi Province 被引量:2 2015年 Baoji City develops much faster recently, and much progress has made on urban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urbanization has been closely linked to use of land resources, for city expansion relies on lands. According to the 6th demographic census of Baoji and land survey in 2009, the research analyzed problems in urbanization of Baoji and concluded that urbanization proceeds well, as well as land intensified use. Still, the problems can never be ignored, such as poor land quality,decreasing farmland, low land use ratio and intensive use degree, slow optimization process of land use structure, more limiting factors of land development and use,heavier eco-environment protection tasks. Additionally, the research proposed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status quo of land use. 万红莲 刘东玥关键词:URBANIZATION 关中地区公众气候变化感知的时空变异 被引量:56 2009年 公众对气候变化的感知是制定有效适应策略的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实测数据对比的方式,揭示了关中地区居民对当地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感知差异。结果表明:(1)从总体趋势上,居民对温度、降水的感知与实测数据相对一致。在温度、降水变率较大的时段,居民的感知差异也较大;(2)关中东、西部地区居民对当地温度的感知强度均随年龄变小而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中部地区则相反;对当地降水的感知强度,中、西部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则相反;(3)居民的感知变化与实测数据的变化具有偏差。与实测的数据对比,居民的温度变化感知一致率东、中、西部分别为37.5%、75%、37.5%,而对降水变化的感知的一致率均为50%。 周旗 郁耀闯关键词:气候变化 城市中学生地震灾害感知研究——以陕西省宝鸡市石油中学为例 被引量:21 2010年 以陕西宝鸡石油中学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其地震灾害认识水平、防震减灾基本技能、自救互救情况、震后心理倾向和信息传播进行了研究。采用权重法,利用Excel和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中学生地震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和深度还很不够,防震减灾意识淡薄;②城市中学生掌握的实际防震减灾技能不足,但有迫切的学习需求;③城市中学生具有基本的自救能力,但自救互救的组织性和主动性较差;④城市中学生具有广泛的地震信息来源,但辨别地震谣言的能力不强,易于传播地震谣言。针对上述结果,提出了强化城市中学生防震减灾教育的相关建议。 文彦君 周旗 桑蓉关键词:城市中学生 山区乡村居民的自然灾害感知研究——以陕西省太白县咀头镇上白云村为例 被引量:21 2008年 灾害感知研究对于深入理解人地关系,推动"有序人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居民的灾害感知是居民灾害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农村建设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上白云村位于秦岭南坡,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以入户访谈的形式对该村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村民灾害感知程度较强,对灾害的认识与客观情况比较一致;2.目前自然灾害对上白云村种植业有较大影响,但对村民的正常生活影响却不大。从长远角度看自然灾害对上白云村村民生活的影响有加剧的趋势;3.在减灾过程中政府与村民配合不紧密,村民有独自面对灾害的倾向;4.居民灾后寻求帮助的对象多倾向于家人和邻居,基层政府次之,村民灾后寻求帮助的可能性随着社会距离(社会关系的疏远度)的增加呈现衰减趋势;5.村民多采用传统防灾措施应对灾害,对地震及科学技术含量较高的灾害防御知识了解不足。 周旗 郁耀闯宝鸡山区居民的旱灾认知研究 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多级分层抽样、部分区域采取滚雪球抽样,并与重点目标调查相结合,主要从旱灾产生原因及影响的重视程度、抗旱防旱态度和行为趋向等方面入手,对宝鸡山区居民的旱灾感知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调查。结果显示:(1)宝鸡山区的干旱是相对的,总体上当地居民对旱灾现状的感知程度相对较高,对减灾持积极态度,87%以上居民愿意通过个人和政府的努力减缓旱灾的发生;(2)居民对旱灾产生原因及影响的认识不够深入,相对于抗旱减灾态度,在减灾行为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建设水利工程、引进抗旱作物及按规划开展减灾工作方面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3)在防旱抗旱行为上,居民期望政府给予的指导和帮助与实际有较大差距。 郁耀闯 周旗陕西公众对气候变化感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0年 探索公众对气候变化的感知情况,为制定适应性策略提供了可靠基础。基于陕西省公众气候变化感知调查数据,利用SPSS 21进行因子分析,得到气候变化感知指数,对影响因素进行均值分析(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感知与性别之间无明显关联,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对气候变化感知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年龄与气候变化感知呈负相关,文化程度、收入与气候变化感知均呈正相关。各个职业中,离退休人员、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学生这三种职业对气候变化感知强度最大。 杨子 周旗 宋佳欣 李明洁关键词:气候变化 感知 影响因素 关中西部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 2013年 根据宝鸡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09年土地调查数据分析了宝鸡市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认为宝鸡市近几年城市化进程与土地集约利用总体上保持着较好较快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耕地面积减少与土地质量较差、土地利用效率偏低,建设用地集约化利用程度不高、山地丘陵面积大,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进展缓慢,开发利用限制因素多、地形复杂,地质灾害点多面广、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加剧等问题。结合宝鸡土地利用现状提出了具体发展对策。 万红莲关键词:城市化 土地利用 乡村与城市社区居民灾害感知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居民对灾害的感知程度,并为政府减灾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入户访谈、问卷调查和对比的方法。结果79.41%的被采访者有过1-2次的受灾经历;在灾害信息的获取渠道中,乡村居民有94%首选的都是电视新闻或节目,有55.88%的被采访者通过广播或村委会通知的方式获得。城市居民选择广播和报纸杂志的频数为36.84%;在灾害发生时,79.41%乡村居民第一时间选择迅速到附近安全地点避难,2.94%的人选择等待政府安排,而城市有58.42%居民等待政府安排,7.99%留在家中;灾害发生后,乡村居民有55.88%的被调查者选择向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反映灾情,而城市居民只有23.68%对政府要求救助,城市居民有65.79%的被调查者选择自行迁移和自主解决避灾和损失补偿。结论乡村居民认为灾害主要造成的影响是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城市居民则关注灾害所带来的工作、生活上的不方便;乡村居民更倾向于灾害成因的自然侧面,而城市居民则倾向于灾害成因的人为方面;城市与乡村居民的灾害信息获取渠道均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为主,但是乡村居民对村委会、学校等传播信息的认知度明显高于城市居民;面对灾害,城乡居民都倾向于自主避难,但是城市居民对政府的依赖度明显高于乡村。 周旗 郁耀闯关键词:乡村居民 陕西宁强民众认知与响应汶川M_s8.0地震灾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方法,分析了陕西宁强民众认识地震灾害的水平和响应汶川Ms8.0地震灾害冲击的实际能力.结果表明,宁强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综合水平很不理想,无论在地震灾害知识的获取还是防震减灾技能的提高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不同方面,民众的防震减灾技能最差,地震灾害知识水平次之,而震时及震后自救互救与震后信息传播两个层面稍好一些;民众对地震知识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对复杂、抽象的地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地震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和深层次理解还有待提高;从震后民众获取地震灾害信息的主渠道来看,加大政府对地震灾害知识和防灾技能的宣传力度,使地震信息公开透明化,是减轻地震灾害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 王长燕 周旗 郁耀闯关键词:地震 普通民众 陕北地区公众气候变化感知的时空变异 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探讨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为进一步协调人地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入户访谈、问卷调查与实测数据对比的方法。结果陕北地区居民对当地降水和温度变化的感知强度均随年龄(被调查者年龄为11~80岁)。变小而在波动中变小,其中对降水和温度的感知强度分别以≥66岁和61~65岁年龄段相对较大,且延安地区居民对降水变化的感知强度随年龄变小而变化的幅度更大;与实测数据对比,居民的温度变化感知一致率延安、榆林地区分别为22.2%和66.7%,对降水变化感知的一致率均为33.3%。结论从总体趋势上看,居民对温度、降水的感知与实测数据相对一致。在温度、降水变率较大的时段,居民的感知差异也较大。 郁耀闯 周旗 王长燕关键词: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