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10Z214)
- 作品数:20 被引量:210H指数:10
- 相关作者:李卫国李正金李花黄文江赵春江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人才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ISODATA法的冬小麦产量分级监测预报被引量:5
- 2009年
- 以江苏省姜堰市为例,进行了基于TM卫星遥感技术和小麦估产模型的冬小麦产量监测研究。在利用GPS实地采样调查和建立解译标志的基础上,通过影像校正、采用优化的ISODATA分类方法,结合人机交互式判读解译等操作,将样点的作物信息数据贯穿到整个校验分类过程中,信息解译精度在90%以上。利用分类提取的冬小麦数据,反演叶面积指数、生物量信息等,结合冬小麦估产模型,计算单点产量信息,经过线性转换,对整个区域的冬小麦产量进行监测预报,并制作了冬小麦产量分级专题图。
- 李正金李卫国申双和
- 关键词:TM影像非监督分类冬小麦
- 冬小麦长势TM遥感分级监测与调优栽培模式应用
- 利用遥感技术对冬小麦长势进行分级监测预报,可为作物生产管理者或农业管理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农情数据信息,便于其采取各种田间管理措施,实现对冬小麦产量或品质目标调优
- 李卫国王纪华黄文江郭文善
- 文献传递
- 基于生态因子的冬小麦产量遥感估测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为提高冬小麦遥感估产的精确性与适用性,在河南省的孟州市和沁阳市利用GPS定位布设田间试验,利用P-6卫星数据进行了冬小麦遥感估产研究。通过对遥感植被指数和冬小麦长势与产量GPS定位数据的综合分析,基于遥感影像信息获取的瞬时性和准确性,结合小麦灌浆期生态条件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利用开花期遥感影像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灌浆期生态因子(气温、日照、氮素营养、土壤水分)建立了冬小麦产量遥感估测模型,并检验了该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一致,利用开花期遥感影像NDVI和灌浆期生态数据估测冬小麦产量的RMSE值为369.27 kg.ha-1,相对误差为6.45%。模型估测性能好,且具有一定的解释性。
- 李卫国王纪华赵春江李存军王永华
- 关键词:冬小麦生态条件遥感
- 基于定量遥感反演与生长模型耦合的水稻产量估测研究被引量:28
- 2008年
- 作物遥感估产是农业遥感技术应用与研究的重点领域。在黑龙江省不同的种植区域下,采用GPS定位调查、定量遥感反演与产量形成过程模型相偶合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水稻产量估测研究。结果显示,水稻产量的预测值在6740~9600kg/hm2之间,实测值在6500~9500kg/hm2之间,二者总体上表现较为一致,预测水稻产量的RMSE为494.62kg/hm2,相对误差在0.23%~12.39%之间,平均为5.13%。表明采用定量遥感反演与生长模型耦合的模式可以对不同区域的水稻产量形成情况进行监测预报。
- 李卫国王纪华赵春江刘良云童庆禧
- 关键词:遥感反演水稻产量
- 小麦遥感估产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被引量:12
- 2009年
- 在分析国内外小麦遥感估产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小麦遥感估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小麦遥感估产精度的提高、遥感和模型结合的估产研究与应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遥感估产以及遥感估产技术的信息集成化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 李卫国李正金申双和
- 关键词:小麦遥感估产
- 利用HJ星遥感进行水稻产量监测预报
-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约占粮食总产的一半。及时、准确地对水稻产量进行监测预报,对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粮食政策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江苏省盱眙县、金湖县和洪泽县为例,利用HJ-1卫星遥感影像,开展了水稻产量分...
- 李卫国李花
- 关键词:水稻环境卫星估产模型
- 文献传递
- 基于近红外网络的小麦品质监测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利用自行建立的中国谷物主产区的近红外分析网络,研究小麦的品质分布监测、品种鉴别及种植省份的区域划分。【方法】应用FOSS公司的Infratec 1241型近红外分析仪构建谷物品质近红外分析网络,该网络主要由网络主机、参比实验室、网络管理中心和分布于中国粮食主产省区的网络子机构成。利用该近红外分析网络并结合GPS定位采样技术和GIS技术,对2009年的冬小麦品质分布进行监测;采用软独立建模分类法(SIMCA)对获取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建立小麦品种、所在省份的识别模型。【结果】通过网络中心建立和管理模型,可以有效节约成本并具有统一的准确度和精度,该网络的一致性较好,子机与主机的相关系数高于0.92。基于该网络可构建不同尺度区域下的小麦品质分布图,从而获得不同地区小麦品质的分布信息。根据近红外网络提供的光谱数据,可进一步对小麦的品种和所在省份进行区分,对山东省5个小麦品种的识别正确率>80%,对北京、山东、江苏三省所种植的小麦的区分准确率>90%。【结论】近红外网络在小麦的品质区划分布、品种鉴别及种植省份识别方面具有较大应用潜力,可提供大范围的小麦品质数据支撑,从而为优质优价收购和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 朱大洲黄文江马智宏赵柳杨小冬王纪华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小麦谷物
- 基于多时相HJ卫星的冬小麦面积提取被引量:48
- 2011年
- 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HJ-1A/B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在作物种植面积提取和长势监测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本文以江苏省姜堰市为研究区,根据冬小麦的物候规律和季相节律的差异性,选取返青期和拔节期两个生育期的HJ卫星影像,借鉴分层信息提取法原理,综合利用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法,结合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和实地定位调查等资料提取了姜堰市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总体面积提取精度达到90.22%,样点空间匹配精度为81.25%,实验基地空间匹配精度为80.34%。结果表明:HJ卫星能够用于提取南方地区冬小麦种植面积和长势监测,满足农情监测的需要,且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能有效地增加信息量,实现信息互补,有助于提高监测精度。
- 赵丽花李卫国杜培军
- 关键词:冬小麦种植面积
- 基于CBERS卫星遥感的冬小麦产量估测研究被引量:18
- 2010年
- 为给冬小麦遥感估产的数据多元化与作物产量信息及时捕获提供技术支撑和信息支持,以江苏省泰兴市为例,基于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遥感和小麦估产模型,进行了冬小麦产量监测预报研究。在利用计算机分类结合人机交互式判读解译的基础上,结合GPS样点信息校验,进行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利用卫星影像提取冬小麦NDVI数据,反演叶面积指数、生物量信息等,结合冬小麦估产模型,计算单点产量信息。经过线性转换,对整个区域的冬小麦产量进行分级监测预报,叠加样点的产量信息检验,最终制作了区域的冬小麦产量分级专题图。结果表明,冬小麦种植面积解译精度在90%以上,分级估产精度达到85%以上。说明中巴资源卫星影像数据能基本满足冬小麦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报的需要,可以在实际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 李卫国李正金
- 关键词:冬小麦
- 利用HJ星遥感进行水稻抽穗期长势分级监测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对水稻长势进行遥感分级监测,制作能够直观反映水稻长势等级的遥感专题图,便于农业技术人员及时制定有效的田间管理措施,达到增产的目的。以江苏省泰兴市为例,利用HJ-A/B卫星遥感影像,提取水稻的种植面积并分析抽穗期水稻的长势情况。在利用GPS实地取样调查和建立解译标志的基础上,进行HJ-A/B卫星影像校正,人机交互式判读解译等操作,并将GPS样点数据校验贯穿到整个分类过程中,面积信息解译精度在90%以上。最后,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反演叶面积指数(LAI)数据信息,依据LAI数据进行水稻长势分级,制作了泰兴市水稻抽穗期长势分级遥感监测专题图。
- 李花李卫国黄义德
- 关键词:水稻长势卫星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