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Z131107002213009)

作品数:5 被引量:73H指数:5
相关作者:赵性泉王文娟杨中华陈胜云刘丽萍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脑出血
  • 5篇出血
  • 3篇血肿
  • 3篇预后
  • 2篇引流
  • 2篇引流术
  • 2篇内血肿
  • 2篇微创
  • 2篇微创颅内血肿
  • 2篇颅内
  • 2篇颅内血肿
  • 2篇抽吸
  • 2篇抽吸引流
  • 2篇抽吸引流术
  • 1篇血压
  • 1篇血肿扩大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后相关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脑出血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赵性泉
  • 4篇王文娟
  • 3篇杨中华
  • 3篇陈胜云
  • 2篇杨波
  • 2篇陆菁菁
  • 2篇刘丽萍
  • 1篇鞠奕
  • 1篇王安心
  • 1篇王春雪
  • 1篇杨骏
  • 1篇王玉

传媒

  • 5篇中国卒中杂志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1年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1年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8月就诊的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的幕上高血压性ICH患者。记录患者人口学特征等基本信息、临床信息、手术治疗信息及1年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主要临床结局为1年预后不良,定义为1年mRS>3分。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年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117例完成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的幕上高血压性ICH患者。平均年龄(56.5±12.5)岁,基线血肿体积(59.0±28.5)ml。59例(50.4%)ICH患者1年预后不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血肿体积20~50 ml[比值比(odds ratio,OR)0.16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034~0.748,P=0.020]、年龄≤60岁(OR 0.169,95%CI 0.055~0.515,P=0.002)是1年预后不良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基线血肿体积和年龄是幕上高血压性ICH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1年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该结论为选择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适宜人群提供依据。
王文娟刘丽萍杨中华杨波李金鑫杜洋赵性泉
关键词:脑出血预后影响因素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对幕上脑出血患者颅内压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对幕上脑出血患者颅内压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评估该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2月行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幕上脑出血患者,观察患者手术前后颅内压变化及早期预后情况。结果共入组53例患者,术后14 d/出院Glasgow意识障碍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7(12(9,15)vs 7(5,11),Z=-5.057,P<0.00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低于术前[14(11,18)vs 19(15,23),Z=-4.210,P<0.001]。终点血肿体积较基线减小[17.2(11.8,25.8)mlvs 67.5(48.2,82.2)ml,Z=-6.048,P<0.001]。其中29例患者行颅内压监测,结果显示术后颅内压较术前颅内压降低[14(9.5,21.5) mmHgvs 30(21.5,40)mmHg,Z=-4.705,P<0.001],但颅内压降低率与首次血肿抽吸率之间无相关性(r=0.162,P=0.401)。行颅内压监测的患者早期预后良好组与不良组的术前颅内压、术后颅内压、颅内压降低量、颅内压降低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幕上脑出血有效,可改善早期神经功能预后,减轻血肿占位效应,并显著降低颅内压。术前后颅内压及术中颅内压变化对于脑出血早期预后的影响不明显。
杨骏杨波杨中华陈胜云赵性泉
关键词:脑出血颅内压
中国脑出血医疗现状及死亡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3
2013年
目的系统研究中国脑出血患者3个月、1年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收集自2007年9月~2008年8月中国国家卒中登记数据库连续登记的来自全国27个省、4个直辖市及香港的132家医院的5136例发病14 d以内脑出血住院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临床资料、住院期间治疗及临床结局进行系统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3个月、1年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脑出血3个月及1年的病死率分别为20.0%和26.1%。院内降压治疗是降低3个月[危险比(hazard ratio,HR)0.7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6~0.95]及1年(HR 0.84,95%CI 0.72~0.98)死亡的相关因素。年龄[3个月(66~75岁:HR 1.54,95%CI 1.08~2.20;≥76岁:HR 2.13,95%CI 1.49~3.04);1年(66~75岁:HR 1.62,95%CI 1.19~2.21;≥76岁:HR 2.43,95%CI 1.78~3.31)],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3个月(9~12分:HR 2.36,95%CI 1.66~3.36;3~8分:HR 5.11,95%CI 3.67~7.11);1年(9~12分:HR 2.23,95%CI 1.67~2.97;3~8分:HR 4.41,95%CI 3.36~5.77)],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15(3个月:HR 1.74,95%CI 1.28~2.38;1年:HR 1.70,95%CI 1.31~2.22),血糖(3个月:HR 1.06,95%CI 1.01~1.10;1年:HR 1.05,95%CI 1.02~1.09),血肿体积[3个月(幕上30~60 ml:HR 1.57,95%CI 1.22~2.02;幕上〉60 ml:HR 2.42,95%CI 1.86~3.14;幕下≤10 ml:HR 2.07,95%CI 1.51~2.85;幕下10~20 ml:HR 2.70,95%CI 1.64~4.45;幕下〉20 ml:HR 2.40,95%CI 1.41~4.09;1年(幕上30~60 ml:HR 1.55,95%CI 1.24~1.93;幕上〉60 ml:HR 2.48,95%CI 1.96~3.14;幕下≤10 ml:HR 1.86,95%CI 1.41~2.46;幕下10~20 ml:HR 2.38,95%CI 1.53~3.72;幕下〉20 ml:HR 2.42,95%CI 1.49~3.92)],血肿破入脑室(3个月:HR 1.65,95%CI 1.37~1.99;1年:HR 1.47,95%CI 1.25~1.73),监护室治疗(3个月:HR 1.53,95%CI 1.25~1.87;1年:HR 1.56,95%CI 1.30~1.86),再发卒中(3个月:HR 2.71,95%CI 1.99~3.70;1年:HR 2.62,95%CI 1.98~3.47)及癫痫发作(3个月:HR 1.57,95%CI 1.05~2.35;1年:HR 1.57,95%CI 1.10~2.26)是3个月和1�
王文娟王春雪杨中华刘丽萍陆菁菁王安心赵性泉
关键词:脑出血病死率预后
以案例为基础联合传统教学方法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方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联合以授课为基础传统教学方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在高血压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临床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血管神经病学科轮转的7年制医学生4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BL联合LBL,对照组采用LBL,对ICH进行教学。对两组进行学习后理论临床知识和满意调查度测试,比较测试成绩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学习后考试成绩([92.3±5.7)分vs(86.8±6.3)分,P<0.001]和学生满意度调查成绩([27.0±3.5)分vs(21.0±4.7)分,P<0.001)]均显著提高。结论 CBL联合LBL有助于培养医学生在ICH学习中的临床思维和病例分析能力。
王文娟陈胜云鞠奕鞠奕
关键词:教学
原发性脑出血超急性期血肿增长速度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超急性期血肿增长速度(ultraearly hematoma growth,UHG)与急性原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血肿扩大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发病6 h内就诊的ICH患者。患者完成基线及(24±2)h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记录临床信息及结局信息。UHG定义为基线血肿体积除以发病至头CT扫描时间。血肿扩大定义为发病24 h血肿体积较基线血肿体积增加>33%或者>6 ml。90 d及1年预后不良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UHG与血肿扩大及ICH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共纳入148例发病6h内到院的ICH患者。所有ICH患者的UHG为5.3(2.3,12.9)ml/h。UHG在完成头CT较早(P<0.001)、血肿扩大(P=0.019)、90 d预后不良(P<0.001)及1年预后不良(P<0.001)的患者中数值较大。UHG>4.7 ml/h是1年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为17.5,95%可信区间为1.44~21.23(P=0.025)。其预测1年不良预后的灵敏度为61.5%,特异度为65.1%,阳性预测率为68.4%,阴性预测率为58%。结论 UHG是ICH患者1年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文娟陆菁菁陈胜云张佳王玉王玉赵性泉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扩大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