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SCX-06)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作者:赵建龙唐向荣周天徐元森邹志青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 聚合酶链式反应微芯片系统用于微量生物样品的快速扩增检测被引量:2
- 2005年
- 基于MEMS微加工技术设计和制作了一种集成微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微芯片。PCR微芯片结构通过有限元模拟验证分析。该芯片在PCR扩增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制热效率和热传递均匀性。在微型温度控制电路装置下进行热循环反应,芯片的温度起伏小于1℃/s,升降温速度分别达到5℃/s和3℃/s,30个热循环耗时30min。此系统已经用于GUS基因的扩增检测,获得了良好的结果,极大的缩短了热循环的时间,可用于微量生物样品的快速扩增检测。
- 邹志青陈飞周洪波金庆辉杨梦苏赵建龙
- 关键词:聚合酶链式反应芯片系统快速扩增生物样品温度传感器PCR扩增
- 芯片实验室的制备技术被引量:1
- 2003年
- 阐述了芯片实验室的材料、微细加工、流体驱动等制备技术的近期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芯片实验室的各种制备技术,这些技术包括紫外光刻、软刻蚀、LIGA技术、DEM技术、键合等。流体驱动是芯片实验室的动力,对多种新颖的流体驱动设计进行了对比,这些设计包括压力驱动、电渗驱动、电水力驱动、表面张力驱动、离心力驱动等。
- 邹志青周天赵建龙徐元森
- 关键词:芯片实验室微全分析系统毛细管电泳芯片微细加工
- PCR微池芯片的设计、制作及实现样品扩增被引量:3
- 2003年
-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石英玻璃材料的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微池芯片,使用商用热循环仪控温。通过实时测量芯片微池内温度,改进温度控制程序,使用BSA(牛血清白蛋白)处理微池内壁等优化工作,实现了DNA片段的有效PCR扩增。
- 周天邹志清赵建龙徐元森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温度调节
- 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检测HBV基因型方法的建立与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建立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检测 HBV 基因分型的方法并对 HBV 携带者基因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根据 Genbank 中已发表的128株 HBV 全基因组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设计了A~H不同 HBV 基因型的特异探针及巢式 PCR 引物。利用反向杂交原理,先将不同 HBV 基因型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固定在芯片上,再与地高辛(Dig)标记的扩增产物杂交从而检测 HBV 基因型。本研究检测了200例 HBV DNA 阳性患者,为了验证基因芯片检测的结果,随机选取其中40份样本进行直接测序。结果在200份血清样本中检测到 B、C 基因型以及 BC 混合型,依次占11.5%(23/200),80.5%(161/200),8%(16/200)。在与测序方法进行对比的40份样本中,除3份例混合型用测序方法不能检出混合感染外,利用测序结果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得到的结果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进一步的克隆分析发现这3份样本均为混合感染。结论基因芯片是进行 HBV 基因分型的方便可靠的工具,并能更好地检测不同基因型混合感染的情况。本研究中,HBV基因型以 C 型为主,与 B 型相比,C 型 HBV 感染者病情较为严重。
- 唐向荣张冀申赵辉赵建龙
-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芯片分析技术
-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和核心启动子区突变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的关系被引量:8
- 2006年
-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能导致急、慢性肝病,其中全球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近4亿。每年由于HBV慢性感染引起的肝硬化,肝细胞癌死亡患者超过47万人。而由于HBV病毒复制过程缺乏校对机制,在慢性感染的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很高,相关研究最多的HBV突变株主要有:发生在翻译水平的前C区突变(G1896A);发生在核心启动子(BCP)区,即A1762T和G1764A的联合突变;发生在HBV DNA聚合酶区的变异包括P区528、552位点的突变。研究表明,HBV前C区1896位突变以及BCP区突变普遍存在于CHB患者中,
- 翁彭剑高国生丁世雄梁晓岳唐向荣
- 关键词:突变基因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