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84001)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2
相关作者:陈建华曾小钦王建国李玉琼张辉鹏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广东佳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篇第一性原理
  • 3篇第一性原理研...
  • 2篇密度泛函
  • 2篇泛函
  • 2篇TIO
  • 1篇电子结构
  • 1篇杂质对
  • 1篇锐钛矿
  • 1篇锐钛矿型
  • 1篇闪锌矿
  • 1篇态密度
  • 1篇铁杂质
  • 1篇子结构
  • 1篇锌矿
  • 1篇密度泛函理论
  • 1篇活化
  • 1篇活化影响
  • 1篇泛函理论
  • 1篇AG
  • 1篇AG掺杂

机构

  • 3篇广西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广东佳德环保...

作者

  • 3篇陈建华
  • 2篇曾小钦
  • 1篇郭进
  • 1篇张辉鹏
  • 1篇龙贤灏
  • 1篇李玉琼
  • 1篇王建国

传媒

  • 1篇广东化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锐钛矿型TiO_2(101)面掺杂Ag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012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和周期性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Ag原子掺杂TiO2(101)面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Ag原子有向表面富集的趋势,其中银原子在TiO2(101)表面最外层能量最低,结构最为稳定。Mulliken电荷布居分析结果表明,掺杂过程中电子由Ag原子向周围原子移动。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分析表明掺杂银原子后,TiO2(101)面禁带中间出现了明显的由银4d轨道构成的杂质能级,该能级的出现导致了TiO2(101)面的吸收光谱向长波方向移动,产生的红移现象,有利于光催化性能的提高。
张辉鹏陈建华龙贤灏郭进
铁杂质对闪锌矿表面电子结构及活化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赝势法对含铁杂质闪锌矿(110)表面电子结构及铜在闪锌矿表面的吸附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铁杂质与锌原子的替换能均为负值,说明铁很容易替换闪锌表面的锌,且该替换反应对位置不敏感;铁杂质的存在导致表面能带向溶部移动,且在禁带中出现由铁3d轨道的tg和e2g构成的杂质能级,以及硫3p轨道分裂形成的Tamm表面态能级;铁杂质还改变了闪锌矿表面d态和sp态电子的分布;铁杂质的存在有利于闪锌矿表面锌原子与铜发生交换反应,但闪锌矿表面的铁不能与铜发生置换反应,从而减小闪锌矿表面与铜发生交换的总锌位,降低铜对闪锌矿的活化效果。
陈建华陈晔曾小钦李玉琼
关键词:闪锌矿铁杂质
Ag掺杂对TiO_2性质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采用Ag原子对锐钛矿型TiO2半导体进行掺杂,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Ag掺杂TiO2的晶体结构和能带结构.计算表明,Ag掺杂导致TiO2电子局域能级的出现及禁带变窄,从而导致吸收光谱红移.同时对Ag、Cu这两种同族原子进行掺杂比较,结果证明,用Ag原子对锐钛矿型TiO2进行掺杂在提高光催化性能方面效果更好.
陈建华张辉鹏王建国曾小钦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AG掺杂态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