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710026)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刘铮赵志浩马爱荣焦成焕薛军民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小城
  • 6篇小城镇
  • 3篇公共
  • 2篇公共物品
  • 2篇公共物品供给
  • 2篇财政
  • 2篇城镇化
  • 1篇动力源泉
  • 1篇源泉
  • 1篇政府
  • 1篇政府供给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分析
  • 1篇政治经济
  • 1篇政治经济学
  • 1篇人口
  • 1篇人口流动
  • 1篇人口问题
  • 1篇市民
  • 1篇市民化

机构

  • 8篇上海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江苏省社会主...

作者

  • 6篇刘铮
  • 1篇龚万达
  • 1篇薛军民
  • 1篇焦成焕
  • 1篇马爱荣
  • 1篇赵志浩
  • 1篇陈龙

传媒

  • 5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江汉论坛
  • 1篇经济纵横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小城镇公共物品的供给困境及其治理被引量:1
2015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但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重数量轻质量"的弊端逐步显现。城镇化的目标是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公共物品及服务是城镇化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中国的城镇公共物品供给受到现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的限制,大城市和小城镇之间公共物品供给存在较大差异。要提升城镇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必须立足于中国实际,借鉴经济发达国家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通过供给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多元化,积极改革现存的财税制度以解决公共物品供给不足问题,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
刘铮邱知奕
关键词:小城镇城镇化质量公共物品供给财政投资体制
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专题讨论)——PFI模式在小城镇发展中的应用
2013年
基础设施建设是繁荣小城镇经济、保证小城镇长期稳定增长的必要前提,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巨大的资金需求,仅凭政府财政难以支付。为此,利用中国充足的民间资本解决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问题,引进已经在国外成功应用的PFI模式,让其在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十分重要。实践中,PFI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应用遇到两大障碍:PFI高度市场化的要求与中国较低的市场化程度不相适应,PFI的大规模资本投入与小城镇较小基础设施规模不相适应。要真正利用好PFI模式,必须将PFI模式“中国化”和“小城镇化”。
刘铮陈龙
关键词:PFI模式小城镇
论小城镇的公共产品供给被引量:1
2013年
小城镇公共产品供给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是推动小城镇发展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的关键。从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践来看,小城镇公共产品供给主要有政府供给、私人供给、自愿供给和PPP供给等模式。为保证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既要充分发挥政府供给的主导作用,也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关系,突出地方政府在小城镇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决定性作用;既要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也要促进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焦成焕
关键词:小城镇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私人供给自愿供给
国外关于大城市周边小城镇公共物品供给决定因素的研究综述
2014年
大城市周边小城镇会受中心城市发达经济的辐射。通过文献述评,从资本集聚和人口集聚的角度,从大城市周边小城镇在当地财政、私人部门、社区居民的支付能力以及公共物品的受众总量不确定性等方面研究该类地区的经济学特性,建议加强小城镇细化分类和量化研究。
刘铮邱知奕
关键词:小城镇公共物品财政人口流动
产业支撑:小城镇成长的动力源泉被引量:1
2013年
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自然演进过程。在现阶段,中国小城镇的发展承担着经济增长新支点的艰巨重任,而主导产业的选择又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基石。诚然,小城镇主导产业的选择,不能重新走过去城乡分离之路,不能是又一轮的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市民对农民的剥夺和分离。小城镇主导产业的选择应以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为基础,不能盲目追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应以资源禀赋作为产业选择的基础,不能盲目效仿、简单趋同。在小城镇产业选择的过程中,政府应通过政府规划、政策扶持和制度创新促进小城镇的产业创新。
薛军民
关键词:小城镇经济增长
小城镇发展进程中的土地资源浪费反思被引量:9
2014年
城镇是要素聚集的产物,小城镇发展进程中的城镇规模扩张以及土地聚集,带来对农村耕地的侵蚀以及土地稀缺资源的浪费。具体表现在农村人均耕地锐减、城镇用地浪费以及进城农民原有土地的撂荒。其原因在于GDP崇拜导致的发展观偏离,以及土地产权不清和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解决问题之策在于树立可持续的城镇发展观,制定强有力的制度约束,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的有效监督。
刘铮陈龙
关键词:小城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以人民为中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政治"性高度契合,应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共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价值导向,必须贯彻落实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环节和全过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必须改变"唯GDP"的考核机制,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政治保障作用。
龚万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共享协商民主
对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冷思考被引量:5
2016年
工商资本租赁农地是中国实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这一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市场利润、政策红利、圈地诱惑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工商资本租赁农地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资金、技术,改变农村要素结构,有利于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聚集,也有利于企业和农户防范市场风险。但是,实践中工商资本租赁农地也带来了农民利益受损和粮食安全等问题,并引发了人们对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思考。为此,要明晰产权,优化农村土地权能结构;明确职能,优化政府职能范围;明确目的,优化土地利益分配。
刘铮赵志浩
关键词:工商资本农地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问题被引量:4
2015年
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是城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流动人口在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广受人们关注的流动人口就业、居住、社会保障以及由此导致的贫困等。问题的出现引起人们对城镇化目的和效果的思考,提升城镇质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新课题。
刘铮马爱荣
关键词:流动人口城镇化贫困市民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