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833)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吴应积包佳婧刘代艳萨初拉孔群芳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冷冻保存
  • 2篇绵羊
  • 2篇精原干细胞
  • 2篇干细胞
  • 1篇血清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染色
  • 1篇原核表达
  • 1篇山羊
  • 1篇生物医学
  • 1篇胎牛血清
  • 1篇染色
  • 1篇睾丸
  • 1篇免疫
  • 1篇免疫荧光
  • 1篇免疫荧光染色
  • 1篇克隆
  • 1篇冷冻
  • 1篇活率
  • 1篇基因

机构

  • 5篇内蒙古大学

作者

  • 5篇吴应积
  • 4篇刘代艳
  • 4篇包佳婧
  • 3篇罗奋华
  • 3篇孔群芳
  • 3篇萨初拉
  • 2篇刘林洪
  • 1篇于泊洋
  • 1篇刘燕
  • 1篇单飞彪

传媒

  • 2篇畜牧兽医学报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海藻酸微囊在细胞冷冻保存中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2012年
细胞的冷冻保存是细胞生物学实验中重要的实验技术。长期以来,人们使用冷冻保存液重悬细胞后进行冷冻储存,但是近年来,众多研究者发现传统冷冻方案往往会导致细胞活率大幅下降和细胞功能方面受损,从而很难满足生物医学、组织再生工程、细胞移植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要求。所以研究者提出利用三维海藻酸微囊包埋细胞后再进行冷冻保存,从而在保证较高细胞活率的同时维持细胞的原有功能,有效的提高细胞的冷冻保存效率。本文概述了海藻酸微囊在细胞冷冻保存过程中的研究现状,同时对其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刘代艳萨初拉吴应积
关键词:冷冻保存生物医学
海藻酸微囊法冷冻保存绵羊精原干细胞
2013年
细胞冷冻保存技术是动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研究首次应用海藻酸微囊冷冻保存绵羊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旨在提高绵羊SSCs的冷冻保存效率。冻存前后对绵羊SSCs存活率进行评估,在绵羊SSCs液氮冻存10 d后进行细胞培养和CDH1、PLZF、GFRα1、OCT-4、Thy-1五个精原干细胞特异分子标记蛋白的免疫荧光鉴定。结果表明,在液氮冻存1 d后,绵羊SSCs存活率从58.4%±1.4%(单细胞悬液冻存组)提高到78.7%±1.3%(海藻酸微囊包埋冻存组);液氮冻存10 d后,单细胞悬液冻存组细胞存活率降低至48.1%±0.8%,而海藻酸微囊包埋组细胞存活率仍保持在78.0%±1.5%。对液氮冻存10 d后的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培养4 d后,海藻酸微囊包埋冻存组能形成典型的精原干细胞簇。进行细胞免疫荧光鉴定,发现在微囊包埋冻存10 d后CDH1、PLZF、GFRα1、OCT-4、Thy-1均显示阳性。海藻酸微囊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绵羊SSCs的冷冻保存效率,且对绵羊SSCs的标记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该方法的建立为其他家畜及濒危动物种质资源保存提供了依据。
刘代艳罗奋华孔群芳包佳婧吴应积
关键词:冷冻保存活率
海藻酸微囊替代DMSO和FBS的STO细胞冷冻保存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改进现有的细胞冷冻保存方法,建立一个不含二甲基亚砜(DMSO)和血清(FBS)的高效冷冻保存方法,为细胞治疗等临床实践提供优质细胞。方法:海藻酸微囊包埋鼠胚成纤维细胞(STO细胞)后用不含DMSO和FBS的冷冻保存液进行冷冻保存。设四个对照组:添加10%DMSO和20%FBS的组、仅添加10%DMSO的组、仅添加20%FBS、DMSO和FBS均不添加组。在冷冻前后对各实验组细胞用台盼兰染色,进行细胞计数,计算细胞存活率,同时利用溴乙锭的二聚物(EthD)、钙黄绿素-AM(Calcein-AM)进行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且进一步验证细胞存活率;解冻复苏后用MTT法评估细胞的增殖速度和生长活力。结果:冷冻保存30天后对各组的细胞数量、细胞存活率、细胞形态和解冻复苏后细胞的生长活力进行比较发现,海藻酸微囊包埋冷冻组的细胞数、细胞存活率、细胞形态和生长活力均与添加DMSO和FBS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与其它三个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海藻酸微囊替代DMSO和FBS保存STO细胞,能有效的维持细胞形态、数量、存活率,同时不影响细胞的生长活力,从而建立了一个不含DMSO和FBS的高效冷冻保存方法。
刘代艳于泊洋孔群芳包佳婧刘林洪萨初拉吴应积
关键词:胎牛血清冷冻保存
绵羊Gfrα1基因的部分cDNA克隆与抗原表位多肽的原核表达
2012年
旨在克隆绵羊Gfrα1基因序列,深入研究绵羊精原干细胞(SSCs)。本研究通过RT-PCR扩增和分子克隆的方法克隆到了绵羊Gfrα1基因的编码区大部分片段。结果,克隆得到的绵羊Gfrα1基因的大部分cDNA序列长1 312bp,包括1 311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37个氨基酸,与牛、人、黑猩猩、大鼠和小鼠相应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5%、91.3%、91.0%、88.9%和88.0%。根据获得的cDNA序列,预测已知片段的抗原表位区,并将抗原表位区序列插入pET-44a(+)载体,经转化得到重组菌,经IPTG诱导表达,并通过亲和柱层析,纯化制备GFRα1抗原表位多肽。Western blot检测发现,经诱导表达的GFRα1抗原表位多肽约为18.2ku,与预测的大小一致。绵羊Gfrα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研究,为进一步制作该基因的多克隆抗体奠定基础,为绵羊SSCs的分子水平鉴定及功能分析提供了研究条件。
刘燕罗奋华包佳婧刘林洪单飞彪吴应积
关键词:绵羊克隆原核表达
山羊精原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及鉴定被引量:6
2013年
旨在探究1种简便高效分离纯化山羊精原干细胞的方法。采用三步酶消化对4月龄的山羊睾丸进行处理,分离获得单细胞悬液。将细胞依次培养于明胶、大鼠鼠尾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涂层的细胞培养皿中,根据各类细胞贴壁能力和贴壁速度不同进行精原干细胞的富集和纯化,并在各步纯化过程中用精原干细胞特异标记分子PLZF和CDH1进行免疫荧光标记染色鉴定,统计精原干细胞所占的比率,并对获得的细胞进行初步培养和鉴定。每克睾丸中分离出1.36×107个细胞。纯化后每克睾丸组织获得8.7×104个细胞,其中精原干细胞纯度达87.0%。将分离纯化后的细胞在体外培养可形成细胞簇,并表达精原干细胞标记分子CDH1和PLZF。结果表明,通过三步酶消化和差异贴壁方法已经建立起山羊精原干细胞的分离纯化技术。用此技术纯化的山羊精原干细胞(SSCs)能在体外培养增殖,形成细胞簇。
孔群芳罗奋华萨初拉包佳婧刘代艳吴应积
关键词:山羊睾丸精原干细胞分离纯化免疫荧光染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