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2SJB190011)

作品数:4 被引量:90H指数:3
相关作者:彭彦琴居敏珠沈建丹赵艳蓉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佛教
  • 1篇心理学
  • 1篇心理学解读
  • 1篇心理学研究
  • 1篇心理学研究方...
  • 1篇幸福感
  • 1篇研究方法
  • 1篇圆融
  • 1篇止观
  • 1篇中国本土
  • 1篇内证
  • 1篇中西
  • 1篇中西比较
  • 1篇自我
  • 1篇自我调控
  • 1篇自我构念
  • 1篇自我认知
  • 1篇自我体验
  • 1篇禅定
  • 1篇国本

机构

  • 4篇苏州大学

作者

  • 4篇彭彦琴
  • 1篇赵艳蓉
  • 1篇沈建丹
  • 1篇居敏珠

传媒

  • 1篇心理科学
  • 1篇心理学探新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正念机制的核心:注意还是态度?被引量:59
2013年
注意与态度是正念的两个关键的工作机制,但关于这两个机制究竟哪个是核心机制却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就针对这一争议存在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正念的核心机制在于注意力的训练,并尝试从佛教与心理学两个角度在理论推导与实证支持两个层面上给予了阐释。
彭彦琴居敏珠
佛教禅定: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典型代表被引量:6
2015年
佛教禅定作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另一种声音",是中国本土心理学体系构建的关键一环。首先,佛教禅定具有"内求"及"证知"的内证特色,区别于西方心理学研究方法。其次,佛教禅定不仅包括层次清晰的操作程序与方法,更有明确扎实的心理原理及机制。禅定实践分为"止"与"观"两个部分:"修定"是提升心理功能的必备前提;"观慧"则是心理功能实现突破的关键所在。最后通过中西两种研究方法的优劣比较,进一步明确佛教禅定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上的独特价值。
彭彦琴
关键词:禅定内证止观研究方法
自悯与佛教慈悲观的自我构念差异被引量:23
2012年
西方自悯的思想主要来源于佛教的慈悲观,后者体现为在困境下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在自我认知维度,慈悲意味着客观认识自己以及自他关系;在自我体验维度,慈悲意味着以慈悲喜舍等积极情绪应对不利情况;在自我调控维度,慈悲意味着通过行为的自我约束及觉知力实践训练建立稳定健康的心理功能。西方自悯因其自身的哲学思维限制没有触及佛教慈悲观核心理论,而佛教慈悲观的自我构念梳理有助于拓展、完善西方自我观的功能。
彭彦琴沈建丹
关键词: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佛教幸福感的心理学解读:基于中西比较的视角被引量:3
2014年
幸福感是文化定位的,因此幸福感的研究必须本土化。佛教是影响中国人最重要的三种文化传统之一,正确理解佛教独特的对于幸福感的理解也能够进一步推动幸福感研究的本土化进程。笔者通过对佛教教义的梳理,重点阐述了佛教对幸福的认识是"苦乐圆融"。佛教"苦乐圆融观"主要从"苦受"和"乐受"两方面入手,其核心是"苦受",关键在"圆融"。最后,通过与西方幸福感研究的比较,加深对佛教"苦乐圆融观"的理解。佛教幸福感的研究作为一个新思路,不但丰富了幸福感的研究,也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赵艳蓉彭彦琴
关键词:幸福感中西比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