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79051)

作品数:38 被引量:479H指数:13
相关作者:蔡焕杰陈新明王健张振华谢恒星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烟台师范学院鲁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4篇灌溉
  • 11篇土壤
  • 10篇水分
  • 8篇番茄
  • 7篇入渗
  • 7篇无压灌溉
  • 6篇土壤水
  • 6篇温室
  • 5篇土壤水分
  • 5篇控水
  • 5篇根区
  • 4篇蒸发蒸腾
  • 4篇蒸发蒸腾量
  • 4篇入渗率
  • 4篇温室大棚
  • 4篇列队竞争算法
  • 4篇管网
  • 4篇大棚
  • 3篇滴灌
  • 3篇优化设计

机构

  • 37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烟台师范学院
  • 3篇鲁东大学
  • 2篇塔里木大学
  • 2篇杨凌职业技术...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陕西省宝鸡峡...

作者

  • 36篇蔡焕杰
  • 19篇陈新明
  • 13篇王健
  • 9篇张振华
  • 7篇刘继龙
  • 7篇谢恒星
  • 7篇赵伟霞
  • 5篇王燕
  • 4篇付玉娟
  • 4篇单志杰
  • 4篇郑健
  • 3篇杨润亚
  • 3篇李红星
  • 3篇孙爱华
  • 2篇康绍忠
  • 2篇张鑫
  • 2篇刘红英
  • 2篇胡笑涛
  • 2篇张旭东
  • 1篇李小冰

传媒

  • 7篇灌溉排水学报
  • 5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中国农村水利...
  • 3篇土壤学报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农业系统科学...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节水灌溉
  • 1篇Agricu...
  • 1篇塔里木大学学...
  • 1篇2005年中...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15篇2007
  • 11篇2006
  • 4篇2005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压灌溉埋管深度的机理性研究及大田试验被引量:11
2007年
通过室内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了无压灌溉方式下埋管深度对水分运移和作物生长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不同埋深时湿润体形状均为球冠,但球冠高度不同;湿润体内含水率均在埋管深度附近达到最大值,并以灌水器所在平面为对称面对称分布;埋管深度对番茄根系的生长分布、早期生物量的积累和后期干物质在果实和茎叶中的分配比例都有影响;埋深10 cm时,番茄的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品质最大,是温室番茄的最佳埋深。
单志杰蔡焕杰陈新明赵伟霞
关键词:无压灌溉埋管深度湿润体根系生物量
基于机会约束规划模型的灌溉管网不确定优化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弥补管网优化设计确定性模型虽然简化了计算,但忽略了一些不确定参数对优化结果影响的不足。【方法】将管段设计流量、节点最小工作水头和管道粗糙系数等参数作为随机变量,分别建立了基于随机模拟技术的重力和泵站加压两种输配水系统的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在随机模拟技术基础上,用列队竞争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结果】工程实例验证表明,不确定参数对优化结果有显著影响,随着不确定参数变化范围的增加,系统的泵站扬程和投资费用也随之增加。【结论】研究建立的优化方法与工程实际情况更接近,弥补了确定性规划模型的不足。
付玉娟蔡焕杰
关键词:输配水管网优化设计列队竞争算法
Green-Ampt模型入渗率显式近似解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Green-Ampt入渗模型应用广泛,是模拟坡面降雨入渗、产流过程常用的手段,但模型中入渗率i(t)与时间t呈隐式关系为实际应用带来困难。根据对土壤宏观毛管长度λ。与Green-Ampt入渗模型参数S_f的分析,建立了Green-Ampt入渗模型参数与Philip公式参数的关系,并得到了入渗率i的显式近似解。实测资料和近似解的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显式近似解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其入渗过程中入渗率整体相时误差仅为0.04%。图4.表1,参17。
张振华潘英华蔡焕杰谢恒星刘继龙
关键词:GREEN-AMPT入渗模型
夏玉米棵间土面蒸发与蒸发蒸腾比例研究被引量:54
2007年
利用连续4年的大型称重式蒸渗仪和小型棵间蒸发器的测定资料,研究了不同灌溉定额条件下夏玉米生长期间的逐日蒸发蒸腾和棵间蒸发过程。结果表明,夏玉米总的蒸发蒸腾量在年际间变化较大,其中叶面蒸腾总量变化较大,在158.44-233.99 mm;棵间蒸发总量变化较小,在171.43-181.52 mm,棵间蒸发量占蒸发蒸腾量的比例(E/ET)在43.57%-52.52%之间。降水和灌溉以及气象因素对夏玉米生育期棵间蒸发的影响较小,而对叶面蒸腾的影响较大。得出充分灌溉和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棵间蒸发占蒸发蒸腾的比例与叶面积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5和0.77以上。
王健蔡焕杰康燕霞陈凤
关键词:小型蒸发器蒸发蒸腾量棵间蒸发量
窟野河季节性断流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18
2008年
本文以最新实测径流资料为依据,采用不均匀系数、集中度和集中期等指标,对窟野河流域径流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滑动平均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秩次相关检验法,分析了窟野河流域径变化趋势;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和双累积曲线法,建立了降雨与径流的相关关系式。最后,综合上述研究,定量计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窟野河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径流多集中在7月、8月;在一定显著性水平下。流域多年径流变化呈明显下降趋势,近年来尤为明显;降水和人类活动在不同时期对径流的影响程度不同,2000年~2005年间人类活动影响所占比例高达92%,人类活动加剧是导致窟野河流域断流的重要原因。
王小军蔡焕杰张鑫王健刘红英翟俊峰
关键词:河川径流断流成因
根区局部控水无压地下灌溉技术在温室大棚中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为了探明根区局部控水无压地下灌溉技术参数和指标,通过在蔬菜大棚中种植黄瓜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在不同供水压力条件下的孔口出水规律和根区局部湿润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无压灌溉的灌溉水量转换为土壤水主要集中在出水孔周围20cm范围内,能够满足黄瓜的需水要求;该灌溉技术并不降低作物产量,与滴灌相比可实现节水25%以上。具有节能、节水、优质的综合效应,为蔬菜大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新明蔡焕杰王健赵伟霞
关键词:土壤水分
PAM对一维垂直入渗特征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1
2006年
分析了聚丙烯酰胺(PAM)对一维垂直积水入渗的入渗率、累积入渗量以及湿润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AM对上述指标均有明显的抑制效应:PAM对入渗率的影响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表现为对应于同一时刻,PAM浓度越大入渗率越低;PAM导致累积入渗量减少的减渗率在入渗过程中为一常数,相对于对照处理(PAM浓度为0)的累积入渗量,10×10-6、50×10-6、500×10-6的PAM溶液的减渗率分别为98.51%、79.63%和60.48%;PAM导致湿润锋降低的减渗率在入渗过程中并非常数,随对照处理湿润锋的增加而增加,受到了入渗时间的影响,入渗过程中浓度为10×10-6、50×10-6、500×10-6的PAM减渗率极大值分别为67.11%、83.26%和97.13%。
张振华谢恒星刘继龙蔡焕杰
关键词:PAM入渗率
基于列队竞争算法的变权值树状管网优化布置被引量:11
2008年
根据树状输配水管网的特点,提出一种简化的灌溉输配水管网优化布置模型及求解方法。该模型的目标函数仅有各个管段的长度和流量,既考虑了流量的变化,实现变权值的管网优化布置,又摒除了管材的价格、规格型号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优化计算更简便。用列队竞争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首先用图论的有关理论建立管网系统的连接矩阵、流量向量等,并根据邻接矩阵表示的树图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适应度函数、编码方法和变异算子。通过算例表明该算法能够获得费用最小的布置方案,与单亲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相比,该方法模型简单,控制参数少,收敛速度快,有较高的搜索效率和稳定性。
付玉娟蔡焕杰张旭东张西平
关键词:树状管网列队竞争算法
基于列队竞争算法的重力输配水管网优化设计被引量:5
2008年
以重力水头利用程度作为重力输配水管网优化设计评价的指标,以两种不同形式的重力水头利用率——管段水头利用率和路径水头利用率作为系统优化的目标函数,衡量不同设计方案对地势落差所产生的位置水头的利用程度,对所建立的模型采用具有家族内部和家族之间两层竞争机制的列队竞争算法进行求解计算。结合算例,将该方法与以管网投资最小为目标的遗传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行,收敛速度较快,且控制参数少。
付玉娟蔡焕杰
关键词:管网优化列队竞争算法
不同灌溉方式对番茄初花期生长及生理机制的影响被引量:11
2006年
以东圣一号番茄为试验材料,初步研究了无压灌、滴灌和沟灌3种灌水方式对作物根区土壤水分条件、番茄的形态指标、水分生理指标和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压灌溉通过调节作物根区土壤水分,优化了根冠比,提高了壮苗指数。无压灌溉和滴灌相对沟灌,减小了气孔导度和蒸腾失水,而光合速率并未降低,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51%和17.2%。
王燕蔡焕杰陈新明郑健
关键词:灌水方式番茄生长发育生理机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