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8043047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80430470)

作品数:15 被引量:100H指数:5
相关作者:孙伟吴文忠陈玲钱建共常洪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苏州市畜牧兽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湖羊
  • 5篇绵羊
  • 4篇发育性
  • 4篇发育性变化
  • 3篇绵羊品种
  • 3篇基因
  • 3篇基因表达
  • 3篇产羔
  • 2篇地方绵羊品种
  • 2篇遗传分化
  • 2篇生长抑制素
  • 2篇屠宰
  • 2篇屠宰性状
  • 2篇微卫星
  • 2篇微卫星标记
  • 2篇肌肉生长
  • 2篇肌肉生长抑制...
  • 2篇MSTN
  • 2篇产羔性状
  • 1篇动物

机构

  • 16篇扬州大学
  • 11篇苏州市畜牧兽...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昭和大学
  • 1篇井冈山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睢宁县林牧渔...

作者

  • 16篇孙伟
  • 9篇陈玲
  • 9篇吴文忠
  • 6篇马月辉
  • 6篇常洪
  • 6篇钱建共
  • 4篇储明星
  • 4篇王鹏
  • 4篇关伟军
  • 3篇李达
  • 2篇张有法
  • 2篇王永娟
  • 2篇杨章平
  • 1篇沈曼曼
  • 1篇廖信军
  • 1篇丁家桐
  • 1篇李碧春
  • 1篇孙炜
  • 1篇周洪
  • 1篇杨若飞

传媒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畜牧兽医杂志
  • 2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Agricu...
  • 1篇Agricu...
  • 1篇中国草食动物...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亚以东南地区绵羊群体Cat座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为研究中亚与南亚地区绵羊Cat过氧化氢酶的遗传多样性,采用单向水平板淀粉凝胶电泳检测方法对湖羊、同羊、滩羊、洼地绵羊、小尾寒羊和巴音布鲁克绵羊的Cat座位进行了检测,并引用分布于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10个绵羊品种作为分析背景,计算其平均杂合度以及对其中立性测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16个绵羊群体的Cat座位基因分化系数Gst=0.2807,说明有71.93%的变异是由群体内的遗传多态现象引起的,只有28.07%的变异来自于群体间的差异;②中立性检测的观察值均在L 95和U 95之间,表明Cat位点为中立性位点,其遗传多样性基本上未受选择等因素的影响。
王永娟孙伟沈曼曼陈香凝
关键词:绵羊CAT
Genetic Polymorphism in GDF8 Region of HU Sheep Based on Microsatellite DNA被引量:5
2009年
[ Objective ]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 in GDF8 Region of HU sheep. [Method] Four microsatellite loci including BMS1591, TEXAN-2, FCB128 and BM81124 mapped on GDF8 region of chromosome No. 2 of sheep that may be correlated with growth performance were chosen to detect the molecular genetics foundation of growth performance of Hu sheep. [ Result] Four microsatellite loci detected were high in heterozygosity, more in effective alleles number and rich in polymorphic information, all the three indices passed through the high polymorphic level (PIC 〉0.5). [ Conclusion ] The four microsatellite loci detected could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growth performance of Hu sheep.
吴文忠钱建共陈玲孙伟
湖羊产羔性状的微卫星标记与可能生产力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选择位于绵羊第6号染色体上与多胎基因(FecB)紧密连锁的微卫星OarAE101、BM1329、BM143和Oar-HH55标记以及位于第4号染色体上的OarHH35标记对湖羊的产羔性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湖羊的5个微卫星座位都达到了高度多态水平(PIC>0.5),5个微卫星座位可以用于湖羊产羔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的评估。方差分析结果表明:5个基因座中OarAE101、BM143各基因型产羔数生产力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OarHH35各基因型产羔数可能生产力之间存在显著差异(0.010.05)。在OarAE101标记中107/113的产羔数最小二乘平均值为最大,与基因型103/113、107/107、101/111、113/113、107/111和103/103之间产羔数可能生产力最小二乘平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101/101和103/107之间产羔数最小二乘平均值差异显著(0.010.05),但与127/127、125/125和139/125之间产羔数可能生产力最小二乘平均值差异极显著(P<0.01)。在BM143标记中118/118的产羔数可能生产力最小二乘平均值为最大,与基因型118/106、118/110、106/104和112/114之间产羔数可能生产力最小二乘平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118/116和102/106之间产羔数可能生产力最小二乘平均值差异显著(0.01
孙伟常洪金银王鹏钱建共吴文忠陈玲王伟
关键词:湖羊微卫星标记产羔性状
湖羊产羔性状的种公羊育种值及母羊可能生产力的估计被引量:3
2008年
以苏州种羊场湖羊的7个家系的产羔性状为分析对象,计算母羊产羔数的重复力,据此估计出母羊产羔数的可能生产力;利用半同胞法估计种公羊女儿第2胎产羔数的遗传力,进而估计种公羊的育种值。结果表明:湖羊第2胎产羔数的遗传力为0.76,属于高水平遗传力;产羔数的重复力为0.18;种公羊G育种值最高,为2.54。种公羊育种值和母羊产羔数的可能生产力2个性状可以用于湖羊品种繁殖性能潜力的评价。
孙伟常洪张明钱建共吴文忠陈玲
关键词:湖羊遗传力重复力
湖羊Myostain和Myogenin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与屠宰性状的关联分析被引量:30
2010年
【目的】探讨湖羊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in,MSTN)和生肌调节因子(myogenin,MyoG)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屠宰性状的相关性以及这两个基因表达水平的关联性。【方法】利用RT-PCR分析MSTN和MyoG基因在湖羊早期生长背最长肌肉组织中的mRNA的发育性变化。【结果】湖羊MSTN基因在肌肉中的表达在2日龄时表达水平最低,并随着日龄增加而增加直到60日龄为止,而后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湖羊MyoG基因在2日龄时表达最低,在30日龄之前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然后在30日龄后下降,公羊直到120日龄、母羊直到90日龄为止,然后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又增加。MSTN和MyoG基因在湖羊各生长阶段间大多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湖羊公羊与母羊MSTN和MyoG基因之间在各相同生长阶段间大多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MSTN和MyoG基因表达水平与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均呈正相关,但只有MSTN和净肉重呈显著正相关(0.01
孙伟王鹏丁家桐马月辉关伟军储明星李碧春吴文忠陈玲
关键词:湖羊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表达
利用结构基因座分析中国蒙古羊系统内部分不同生态型绵羊品种遗传分化关系及距离隔离机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蒙古羊系统内部分品种间的遗传分化关系,揭示蒙古羊系统内主要不同生态型地方绵羊品种形成的地理距离隔离机制。【方法】以中国蒙古羊系统内5个地方绵羊品种,湖羊、同羊、小尾寒羊、滩羊和洼地绵羊为研究对象,以多座位电泳法检测5个地方绵羊品种的20个结构基因座(包括Al、Gc、Tf、Cp、Alp、Ary-Es、Lap、Hb-α、Hb-β、Xp、CA、Dia-I、Dia-Ⅱ、MDH、GPI、EsD、α2-M、Cat、Ly和Ke)的变异。【结果】5个绵羊群体间的系统发生关系不满足距离隔离模式,绵羊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关系的远近与其地理分布并未表现出紧密的线性相关。【结论】5个绵羊品种分别起源于不同时期的蒙古羊始祖群体,同时在品种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并在各自特有的生态环境中经历不同程度的自然选择和人为选择培育而成。
孙伟常洪廖信军角田健司杨章平关伟军马月辉
关键词:不同生态型遗传分化
湖羊MSTN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被引量:5
2012年
实验以湖羊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法对MSTN基因在湖羊不同生长阶段背最长肌中表达丰度,为湖羊肌肉生长性状的选育提供遗传学资料。研究表明,出生后随着月龄的增加,母羊MSTN在背最长肌的表达趋势为:除在3月龄略有下降外,2日龄到6月龄大体上处于一个上升的过程,并于6月龄到达最高点;公羊MSTN在背最长肌的表达趋势为:2日龄到3月龄处于一个上升的过程,于3月龄到达最高点,3月龄到4月龄相对表达下降,4月龄到6月龄又逐渐上升。MSTN在湖羊公母以及各月龄间大多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结果显示,性别和年龄对于MS,TN在湖羊不同生长阶段的肌肉中的表达均没有出现随着日龄的增加而一直增加或下降的趋势。
李达孙伟马月辉黄永宏常洪张有法陈玲吴文忠
关键词:湖羊MSTN基因表达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湖羊GDF8区域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析湖羊GDF8区域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选择位于湖羊第2号染色体GDF8区域可能与生长性能相关性较大的4个微卫星标记(BMS1591、TEXAN-2、FCB128、BM81124)对湖羊的生长性状进行研究。[结果]4个微卫星标记在湖羊中的杂合度较高、有效等效基因个数较多、多态信息含量丰富,都达到了高度多态水平(PIC>0.5)。[结论]供试4个微卫星标记可以用于湖羊生长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评估。
吴文忠钱建共陈玲孙伟
关键词:湖羊微卫星标记生长性状
中国主要地方绵羊品种遗传共适应的检测及其与近缘物种山羊的比较
2010年
【目的】探讨用于遗传共适应分析的合适组合座位模型,为遗传共适应理论增添关于绵羊品种间及与近缘物种山羊间遗传共适应进化机制差异比较的研究内容。【方法】以中国主要地方绵羊品种湖羊、同羊、小尾寒羊、滩羊和洼地绵羊为研究对象,以近缘物种山羊作为对照群体,选择多态程度不同的9个结构基因座。【结果】(1)"显隐性-显隐性"模型不适合遗传共适应的分析;"共显性-显隐性"和"共显性-共显性"模型可用于遗传共适应的分析。(2)对于与具有过多稀有等位基因的Tf座位组合的座位间的遗传不平衡的原因,经典的中性遗传不平衡原理并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或解释的原因前后不一致。(3)不同物种、不同品种的遗传共适应系数、遗传不平衡系数以及连锁不平衡系数与座位的组合有关。【结论】(1)在"显隐性-显隐性"组合不存在遗传共适应现象,而在"共显性-显隐性"模型和"共显性-共显性"模型中有可能发现存在遗传共适应现象。(2)由于起源不同,绵羊与山羊间遗传共适应存在较大差异,而绵羊物种内不同品种间由于起源相同,在遗传共适应上差异不大,有趋向一致的倾向。(3)本文首次拟合得到的不同座位组合模型的遗传共适应系数与遗传不平衡系数的回归方程,对于探讨遗传共适应的作用机理与计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孙伟常洪杨章平马月辉关伟军储明星角田健司吴文忠陈玲钱建共
关键词:结构基因座绵羊品种近缘物种
Microsatellite-Based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nd Phylogeny of Sheep Breeds in Mongolia Sheep Group of China被引量:1
2011年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studied 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five Chinese sheep populations of Hu sheep, Tong sheep, Small-tailed Han sheep, Tan sheep, and Wadi (WD) sheep using 15 microsatellite loc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T, FST, and FIS statistics computed for the complete dataset had the following values, 0.523±0.140, 0.363±0.131 and 0.263±0.092, respectively. All loci were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th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mong population (P0.001). There i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atter of pairwise FST geographical distance points as geographical distance increases between the five populations. Membership probabilities and genetic structure of sheep populations were estimated when K=2, the populations were classified into Hu, Tong, Han and WD, and Tan sheep group. However, when K=3, the populations were classified into Hu and Tong, Han and WD, and Tan sheep group. The findings supported the previous literatures that these populations are originated on different time stages from the primogenitor population and communicated genetically with each other by natural and artificial selection in differ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UN WeiCHANG HongMusa Hussein HassanLIAO Xin-junCHU Ming-xingKija James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