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0083)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光利张辉李峰熊明华李梦雅更多>>
相关机构:淮北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降解
  • 4篇降解菌
  • 2篇生物学
  • 2篇啶虫脒
  • 2篇微生物学
  • 2篇响应面
  • 2篇教学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原生质
  • 1篇原生质体
  • 1篇原生质体再生
  • 1篇折叠
  • 1篇质体
  • 1篇设计性
  • 1篇设计性实验
  • 1篇生物降解
  • 1篇生物实验
  • 1篇生物修复
  • 1篇生物修复作用

机构

  • 9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9篇王光利
  • 5篇张辉
  • 4篇熊明华
  • 4篇李峰
  • 2篇吴晓敏
  • 2篇李梦雅
  • 1篇查岭生
  • 1篇张海军
  • 1篇袁晓辉
  • 1篇薛书蕾
  • 1篇徐大勇
  • 1篇李杰
  • 1篇杨建伟
  • 1篇尹彩云
  • 1篇杨倩倩
  • 1篇李新风
  • 1篇刘婉茹
  • 1篇王志佳
  • 1篇刘远
  • 1篇葛玮

传媒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嗪磷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2016年
从长年生产二嗪磷的工厂排污口的污泥中筛选到一株以二嗪磷为唯一碳氮源的高效降解菌YM-3,经形态和生理生化实验以及16SrRNA基因同源性分析鉴定为索氏菌属(Thauera sp.)。通过摇床实验研究了温度、pH、底物浓度、金属离子等因素对其降解二嗪磷的影响,得出其最佳降解温度和pH分别为30℃和7.0。在该条件下,当底物质量浓度为70mg/L时菌株YM-3在72h内能降解91%的二嗪磷。此外,3种营养物及5种金属离子的添加均抑制了二嗪磷的降解。
李瑞雪武少贤龚玉宝江苑苑王志佳孙乃越王光利
关键词:降解16SRRNA基因金属离子
科研与教学一体化模式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针对传统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和实验教学方法的弊端,初步探索了将教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改革培养模式及考核方式以提高分子生物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具体措施,分析了教研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对大学生、高校教师以及高等院校发展的优势。
张辉李梦雅戴纯王光利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教研一体化
微生物学现代化教学模式初探
2016年
提出一种微生物学现代化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创新点是:与微生物学研究同步,紧跟微生物学科技前沿.教学模式的内容和手段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与理论同步、考核内容多元化和双语教学,最终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王光利尹彩云徐大勇李峰张辉熊明华刘远
关键词:微生物学教学教学初探
设计性试验在微生物实验中的探索与体会被引量:4
2014年
文章主要以"丁草胺降解菌株的分离及降解特性的研究"为例,探讨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方法,使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基本流程有初步了解,并在实验过程中获得一些科研素质,进一步证实设计性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实验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王光利杨倩倩刘婉茹李峰
关键词: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实验教学
Interplay of Secondary and Tertiary Structural Formations in the Conformational Stability and Folding Cooperativity of Protein GB1
Interplay of secondary and tertiary structural formations as significant folding events is crucial for the fol...
Xiaomin WuQiang ZhangGuangli WangHaijun Zhang
关键词:FOLDINGCOOPERATIVITYSECONDARYTERTIARY
CTN-4降解百菌清的条件优化及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选用已筛选出的以百菌清为唯一碳源的降解菌株Pseudomonas sp.CTN-4作为百菌清降解菌.采用CCD设计试验,以响应面法优化CTN-4降解百菌清的条件,并建立了降解模型.结果表明,CTN-4降解百菌清的最优条件为:百菌清浓度为102.66mg/L,葡萄糖量为0.40%,初始pH值为7.05.在该条件下理论预测百菌清降解率可达93.89%,与在该条件下测定的实际值95.07%基本吻合.实验表明温度,pH值以及百菌清的初始浓度对百菌清的降解过程都有较大影响.百菌清的降解动力学模型与Compertz模型较为相似,可以用修饰过的Compertz模型进行拟合.
王光利李新风张辉熊明华李峰
关键词:假单胞菌属百菌清响应面动力学
降解菌Pigmentiphaga sp.strain D-2对啶虫脒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啶虫脒属于一种新型的氯化烟碱类杀虫剂,被认为是替代有机磷农药的重要品种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在环境中的残留备受关注,利用微生物修复异源污染物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高效降解菌D-2(噬染料菌属,Pigmentiphagasp.)对被啶虫脒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降解菌株在未灭菌土壤中的降解效果要略好于灭菌土壤,在土壤外源添加降解菌2×10^8cfu/g,温度20~40℃,弱碱性(pH7.5)的条件下,该菌株能有效降解土壤中1~200mg/kg的啶虫脒。啶虫脒施用对土壤种群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可以刺激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从而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而降解菌的施用可缓解啶虫脒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修复受污染土壤。因此,人工接种降解菌D-2可提高土壤中啶虫脒的降解率,有效降低其在土壤中的残留。
王光利张辉熊明华吴晓敏葛玮李峰
关键词:啶虫脒生物修复环境因素
一株高效精喹禾灵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为解决精喹禾灵在环境中的残留,本实验以精喹禾灵为唯一碳源,采用富集培养法,从安徽省内受精喹禾灵污染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效精喹禾灵降解菌(J-3),通过形态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菌株J-3在接种到LB液体培养基后,6 h进入对数生长期,18 h达到稳定生长期,48 h进入衰亡期。采用摇瓶振荡培养法,研究了温度、pH以及底物浓度对菌株生长能力和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J-3生长和降解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8;在最适条件(精喹禾灵浓度100 mg/L,温度35℃,p H 8.0,接种量1%)下培养2 d可以达到98%以上的降解率。这也是首次报道红球菌属细菌对精喹禾灵降解特性的研究。通过LC-MS对降解产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产物为精喹禾灵酸。基于以上研究认为,菌株J-3在精喹禾灵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李梦雅李杰戴纯张辉王光利
关键词:除草剂生物降解红球菌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啶虫脒高效降解菌D-2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组成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适于啶虫脒高效降解菌——嗜染料菌D-2(Pigmentiphagasp.D-2)原生质体再生的培养基成分,并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Pigmentiphagasp.D-2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3种成分的最佳浓度模型,并取得模型最优值时各因素的水平。结果表明:(1)单因素分析确定Pigmentiphagasp.D-2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最佳组成为二水氯化钙1.0mmol/L、水解酪蛋白3.0g/L、聚乙烯吡咯烷酮1.5g/L。(2)响应面分析优化Pigmentiphagasp.D-2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最佳组成为二水氯化钙0.8mmol/L、水解酪蛋白3.0g/L、聚乙烯吡咯烷酮1.4g/L,此时最大再生率的理论预测值为35.35%。(3)实验验证表明,以响应面分析得到的Pigmentiphagasp.D-2原生质体再生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基础,得到Pigmentiphagasp.D-2原生质体再生率为35.02%,与理论预测值基本吻合。
熊明华张谐天杨建伟吴加一王光利
关键词:SP原生质体再生响应面分析法
模型多肽Trp-Cage折叠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蛋白质折叠是目前结构生物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理解蛋白质结构折叠机制及其与生物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是生命科学家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并且该研究受到越来越多不同学科领域研究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蛋白质大多数在数十毫秒、微秒或几秒内完成自我折叠过程,但其折叠过程中所发生的分子结构精细转变却在纳秒甚至更短时间尺度内完成.由于其折叠时间分辨率的限制,目前无论是从常规实验还是理论计算角度对其研究都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首先概述了蛋白质折叠研究在实验和理论模拟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以结构典型且可快速折叠的人工设计多肽Trp-cage为例,主要对其折叠过渡温度、折叠形成模型及其肽链上关键氨基酸残基在折叠过程中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讨论,综述了模型多肽Trp-cage的折叠动力学行为分别在实验和理论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就如何有效化解蛋白质残基间相互作用网络进而降低其折叠机制的复杂性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不仅有助于阐明该迷你蛋白Trp-cage快速折叠、稳定形成的驱动力成因,而且也能为蛋白质折叠机制研究和多肽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吴晓敏袁晓辉薛书蕾查岭生王光利张海军
关键词:关键氨基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