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09ZWD014)
-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杨晖陈亮更多>>
-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正之积弊”与“变能启盛”——试论叶燮诗体代变之动力观被引量:4
- 2010年
- 诗体代变的自律性动力是传统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积弊说"的影响最大。叶燮是"积弊说"中从悲观的"衰变"转向乐观"新变"的关键人物,他看到了"弊"的自身否定性,但能正确地认识到由"弊"至"衰"的诗学价值,揭示了"积弊"的诗学意义,并以"变能启盛"的观点,肯定了诗体变体的合法性。
- 杨晖陈亮
- 关键词:叶燮诗变
- 试论叶燮正变观念的现代意义
- 2011年
-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学思想是当前面对的现实问题。清初叶燮的《原诗》是中国诗学史上最具有体系的理论著作之一,它对传统正变思想的阐释、发挥与引申,挖掘其中潜藏各种理论内涵的原创性精神,为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的文艺学中,如何处理好"古今"、"中外"关系,如何面对传统的文艺思想提供了借鉴,赋有了现代意义。
- 杨晖陈佳佳
- 关键词:古代文论精神资源
- 试论《老子》的“变易”观念
- 2011年
- 就"变易"思想而言,《老子》上承《易经》,下启《易传》,是中国传统变易观念形成的重要环节。《老子》认为,"生生不息"是世界存在的形式,"反"、"复"、"复归"是事物变易的模式,"道之动"是事物变易的动力。这些认识已上升为理性的思考,但老子哲学的基本立场不可能揭示变易的真正动力,这也为后来《易传》对"变易"思想的进一步阐释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 杨晖
- 关键词:老子变易
- 叶燮的诗学变易观念及其理论诉求
- 2011年
- 叶燮从自然、社会、艺术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变易主张,并深入到"理"与"势"的层面寻求他诗学变易观念的理论依据。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放弃了传统的本质主义追求,从中国先秦哲学的正变思想中寻找诗学变化的理论资源,进一步从物质世界的对待两端、人的心智无穷以及诗之自律等方面阐述了诗歌变化的深层原因,对"诗变"的合法性作出有效的证明,表现出他诗学思想的理论诉求。
- 杨晖
- 关键词:变易诗变合法性
- 试论中国传统变易观念萌芽的关键词
- 2011年
- 语言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思想。先秦时代的关键词"和"、"奇"、"神"正表现了中国传统变易观念的萌芽,"和"已经涉及到不同元素相互作用而生新物的思想,"奇"贯穿了变易的灵魂,"神"更表现了变化无常,不可预测的内涵。在先秦哲学中,"和"、"奇"、"神"正是中国传统变易观念的具体表征。
- 杨晖
- 关键词:变易
- 试论叶燮正变观念批判性的思想渊源被引量:1
- 2010年
- 叶燮坚持瓦解正、变的绝对性,消解对立,力求诗歌创作摆脱"正"或"变"的桎梏,获得真正的自由,根本性地颠覆了传统诗学中的正变思想,体现出强烈的批判意识,丰富了诗学内涵。而这样的批判意识并不是无源之水,它来自晚明重视批判的学术背景、诗学演变的内在逻辑以及王阳明反对朱、程"理学"中的颠覆性精神。这三个方面架构起来的诗学语境,成为叶燮坚守批判立场,颠覆传统正变思想有效的精神资源。
- 杨晖
- 关键词:批判性晚明
- 论颠覆传统“君权”观念的晚明历史语境及其思想特征
- 2009年
- 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文化,坚守对传统的尊重与敬仰,但到明代中后期,这种恪守传统的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遭到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以"君权"为视点,在晚明"越礼逾制"的历史语境中,描述了传统君权思想遭受的挑战,认为晚明对传统的批判不仅受政治、经济、哲学思想的影响,还与知识分子精神独立以及他们处于体制的边缘密切相关。
- 杨晖
- 关键词:君权解构
- “正变”与“通变”——叶燮与刘勰文艺观比较研究之三被引量:1
- 2011年
- 刘勰的"通变"与叶燮的"正变"都是中国传统诗学的重要内容。刘勰提出"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以"经"为正规范浮艳文风,拯救时弊;叶燮则提出"正变盛衰互为循环",颠覆"伸正离变"的传统,以"变"去消解当时主正文风。本文通过两者的比较,认为叶燮的"正变"思想更有利于诗歌创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作者的自由想象,超越了刘勰以"经"为标准的"通变"思想,并提出叶燮的"正变"观念正是孔子诗学思想的回归。
- 杨晖
- 关键词: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