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703005)

作品数:6 被引量:87H指数:5
相关作者:黄廷林肖洲强徐金兰唐智新何文杰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油污染
  • 4篇生物修复
  • 4篇石油污染
  • 4篇石油污染土壤
  • 4篇污染
  • 4篇污染土
  • 4篇污染土壤
  • 3篇生物菌
  • 3篇生物菌剂
  • 3篇菌剂
  • 2篇源水
  • 2篇水源
  • 2篇水源水
  • 1篇电场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原位
  • 1篇匀强电场
  • 1篇藻类
  • 1篇藻类生长

机构

  • 6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天津市自来水...

作者

  • 6篇黄廷林
  • 4篇唐智新
  • 4篇徐金兰
  • 4篇肖洲强
  • 2篇何文杰
  • 1篇卢金锁
  • 1篇丛海兵
  • 1篇周真明
  • 1篇阴沛军

传媒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监测管理...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生物菌剂修复陕北石油污染土壤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对陕北石油污染土壤分离得到的优势菌进行生态环境因素影响实验研究.实验表明,投加优势菌种的土壤中石油降解率明显高于不加菌土壤,这说明实验室分离出的优势菌剂对陕北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显著;而同时翻耕可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的降解效率,加菌翻耕土壤中石油的降解率在42d达到了96.62%.并且微生物在较低温度下仍保持显著的降解效果.添加不同膨松剂的实验结果显示,在供试土样中添加麦皮效果最好,降解率达到87.96%,其次为稻壳,降解率达到71.19%,添加锯末效果最差,降解率仅为38.98%.
黄廷林肖洲强徐金兰唐智新
关键词:石油污染土壤高效微生物生物修复
匀强电场和微生物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对陕北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了微生物和外加电场联合修复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经过54 d的降解,加菌土样在施加电场条件下石油降解率达到91%,比不加电场土样的降解率79%提高12%,并且在降解初期电场促进了菌剂的生物修复作用,到降解后期,促进作用不明显.分析表明,土壤中的直链饱和烃基本被去除.得出适宜的施加电场条件为辐照时间为10 min,电场强度为300 V.m-1,土壤中石油去除率变化与微生物脱氢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外加电场刺激了微生物脱氢酶的分泌,对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黄廷林肖洲强徐金兰唐智新
关键词:匀强电场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
黄土地区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室内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利用实验室筛选的邻单胞菌属SY23菌株,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对黄土地区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了石油污染土壤在加生物菌剂翻耕、加生物菌剂不翻耕、不加生物菌剂翻耕、不加生物菌剂不翻耕4种不同条件下的强化修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菌剂对石油污染土壤有着良好的降解效果,翻耕对于提高生物制剂对石油的分解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加生物菌剂翻耕试验组的石油去除率为84.8%,而不加生物菌剂不翻耕试验的石油去除率仅为24.0%。
黄廷林唐智新徐金兰肖洲强
关键词: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生物菌剂
基于小波变换的水源水中藻类生长动态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对利用小波变换法对天津引滦原水中日检测叶绿素(藻类表征指标)构成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变换,将原始序列分解为5个低频和较低频的周期性小波系数和3个高频的"噪音"小波系数,发现5个周期性信息变化与季节更替、优势藻种变换及一定条件下藻类生长动态平衡等因素有关;而高频的"噪音"细节信息除检测误差造成外,降雨、风向及取样的深度也会对此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该段时间水源区域内的气温、太阳曝辐照度及降雨数据分析,验证了小波转换系数的意义及分析结果。
卢金锁黄廷林何文杰
关键词:小波方法水源水藻类叶绿素
强化原位生物接触氧化技术改善水源水质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2
2006年
在扬水曝气条件下,在原位进行了强化生物接触氧化技术改善滦河水源水质的试验研究,分析测定其处理效果,研究了生物填料悬挂于自然水体不同水深、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对生物预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扬水曝气加原位采用生物接触氧化组合用于水源水质改善是可行的;该技术对水中CODMn、氨氮、叶绿素a、真实色度、TOC、UV254、铁和锰平均的去除率分别可达10.1%、64.1%、42.4%、48.6%、12.5%、9.5%、48.9%和41.9%;生物填料可悬挂在水体0~3 m水深区,停留时间应大于2~3 h.
黄廷林丛海兵周真明何文杰阴沛军
关键词:水源水生物接触氧化
生物菌剂对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0
2009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生物菌剂的投加量、投加方式及环境温度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土壤中石油烃的降解效果与生物菌剂的投加量呈正相关,当生物菌剂投加量为0.6 mg.kg-1时,修复48 d后,石油烃的降解率为87%.GC-MS分析结果表明,石油污染原土中烷烃的含量最高为82.1%,其次为烯烃,含量为16%,还含有少量的胡萝卜烷、烷基萘、甾烷和藿烷.添加生物菌剂修复40 d后,峰的数量由32个减少为14个,表明异构烷烃、烯烃、胡萝卜烷全部被降解,残留的物质为较难降解的正构烷烃、藿烷和甾烷,呈前高后低的峰形,即接种细菌优先降解高碳组分,将长链的烷烃降解为短链的烷烃,随着生物菌剂投加量的增加,土壤中残留石油烃的含量逐渐降低.一次加入生物菌剂修复48 d后的峰高明显低于分2次加入的相应值,故一次性全部加入生物菌剂是最佳的投加方式.温度是限制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重要环境因素,当温度为30℃,第48 d的降解率可达80%,当温度为20℃,第48 d的降解率可达60%,温度高有利于土壤中石油烃的降解,加快修复速率.
黄廷林徐金兰唐智新肖洲强
关键词:石油污染土壤生物菌剂GC-MS分析投加方式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