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195)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周智广向宇飞李霞何予苏欣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3篇细胞
  • 3篇1型糖尿病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自身免疫
  • 2篇Β细胞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性
  • 1篇代谢性疾病
  • 1篇单体型
  • 1篇动脉
  • 1篇性病
  • 1篇性疾病
  • 1篇血浆
  • 1篇胰岛功能
  • 1篇胰岛素泵

机构

  • 7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7篇周智广
  • 3篇向宇飞
  • 2篇李霞
  • 1篇黄干
  • 1篇陈小燕
  • 1篇刘灵佳
  • 1篇胡瑛
  • 1篇钟慧
  • 1篇钟慧
  • 1篇冯琼
  • 1篇易受南
  • 1篇杨琳
  • 1篇姚岚
  • 1篇姚岚
  • 1篇肖扬
  • 1篇肖潇雨
  • 1篇刘石平
  • 1篇邓超
  • 1篇余琪琪
  • 1篇唐炜立

传媒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中国医学前沿...
  • 2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胰升糖素样肽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正常人和1型糖尿病患者CD4+CD25-T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胰升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正常人和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皿CD4+CD25-T细胞增殖的影响,评价利拉鲁肽对1型糖尿病可能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10名正常人和10例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血CD4+CD25T细胞.用CD3/CD28单抗包被的T细胞扩增磁珠刺激增殖。以CFSE染色通过流式细胞术比较在不同浓度利拉鲁肽(0、25、50和100nmol/ml)干预后,对CD4+CD25+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1)利拉鲁肽剂量依赖性抑制正常人和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的CD4+CD25+T细胞的增殖(各干预浓度组间P〈0.05);(2)在利拉鲁肽各干预浓度组,1型糖尿病患者的CD4+CD25T细胞的增殖作用显著强于正常人的CD4+CD25T细胞(P〈0.01):(3)利拉鲁肽对正常人和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的CD4+CD25T细胞增殖的抑制程度则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1型糖尿病患者的CD4+CD25+T细胞的增殖作用显著增强,提示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细胞免疫紊乱。利拉鲁肽在体外对CD4+CD25-T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这种免疫负性调节作用使其在1型糖尿病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胡瑛苏欣刘灵佳向宇飞余琪琪易受南周智广
关键词:胰升糖素样肽1利拉鲁肽CD4+CD25+T细胞免疫调节
人白细胞抗原DQ单体型对特发性1型糖尿病免疫病因分型的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通过对临床特征、锌转运体8自身抗体(ZnT8A)、分泌干扰素γ的谷氨酸脱羧酶65反应性T细胞(GAD65-IFN-γ-T细胞)检测情况的比较,探讨人白细胞抗原(HLA) DQ单体型对初诊特发性1型糖尿病免疫病因分型的价值.方法 将2000年3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2例自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及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均阴性,且依赖胰岛素治疗的湖南省汉族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研究.放射配体法检测锌转运体8自身抗体(ZnT8A),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GAD65-IFN-γ-T细胞,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测序法测定HLA-DQ基因型.将研究对象分为HLA-DQ易感单体型携带组和HLA-DQ易感单体型不携带组,并以1年为间隔随访3年.比较两组起病初期的临床特征、ZnT8A及GAD65-IFN-γ-T细胞检测情况,随访时胰岛自身抗体的变化.两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52例初诊特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中5例ZnT8A阳性,阳性率9.6%;16例ZnT8A阴性且接受GAD65-IFN-γ-T检测的患者中,2例GAD65-IFN-γ-T阳性,阳性率12.5%.与HLA-DQ易感单体型不携带组相比,携带组起病初期酮症程度更严重(Z=-2.84,P<0.05),空腹C肽水平更低(x2 =0.38,P<0.05).起病初期,携带组中1例患者GAD65-IFN-γ-T细胞检测呈阳性反应(1/5),而不携带组未检测到该细胞呈阳性患者.随访时,携带组中1例患者ZnT8A和IA-2A由阴转阳(1/18),不携带组中未有检测到抗体转阳患者.结论 部分特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ZnT8A和GAD65-IFN-γ-T细胞;携带HLA-DQ易感单体型的特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较不携带者更加具有自身免疫倾向.胰岛自身免疫是部分初诊特发性1型糖尿病的病因,可能通过HLA-DQ单体型介导.
何予李霞黄干杨琳周智广
关键词:人白细胞抗原免疫学
上下求索——1型糖尿病治疗的探索之路被引量:1
2013年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易感体在环境等多种因素作用下机体免疫功能出现障碍,自身抗原被激活,活化T、B淋巴细胞和多种其他炎性细胞,这些细胞通过各种细胞因子相互作用,激活多种效应细胞,对胰岛β细胞产生破坏,最终导致糖尿病发生。虽然目前无法从病因学上对其进行预防,但随着人们对T1DM病理生理过程逐步深入了解, T1DM治疗方式从胰岛素替代治疗逐渐发展为以阻止或延缓自身免疫损伤及恢复胰岛功能为重点的治疗。本文将对T1DM的治疗方法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述评。
朱雅茜向宇飞邓超周智广
关键词:胰岛功能Β细胞胰岛炎胰岛素泵上下求索
1型糖尿病细胞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1概述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以β细胞永久性破坏为特征,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但自身免疫异常是其最主要的致病因素。胰岛素是T1DM治疗的支柱,临床试验已表明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降低相关血管并发症的风险[1]。然而,对大多数患者而言,胰岛素治疗不仅无法将患者血糖水平时刻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还有发生急性低血糖的危险,更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或终止T1DM的主要病因--免疫调节紊乱。因此,研究与探讨治疗T1DM的新方法势在必行。
肖潇雨李霞周智广
关键词:细胞治疗DMTREGΒ细胞胰岛素分泌细胞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笼蛋白与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笼蛋白(LCN2)浓度与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共纳入166例年龄在35~70岁之间、病程在1年以内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选取同期的65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采用高分辨超声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LCN2浓度。结果校正年龄、性别之后,2型糖尿病组的血浆LCN2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将2型糖尿病组按照血浆LCN2浓度三分位分组,高浓度LCN2组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高于低浓度LCN2组(P=0.026)。在校正多个因素后,血浆LCN2浓度与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呈正相关(r=0.197,P=0.007)。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LCN2浓度是其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增厚的相关因素之一。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LCN2浓度高于正常人,其血浆LCN2浓度与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呈正相关关系。血浆LCN2浓度上升可能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增厚的危险因素之一。
李兴肖扬钟慧钟慧姚岚姚岚陈小燕冯琼唐炜立
关键词:2型糖尿病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免疫代谢学:肥胖与2型糖尿病研究的新方向被引量:4
2015年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认为免疫系统中的效应细胞是肿瘤及感染性疾病的防御细胞,而调节细胞主要作用于致敏和自身免疫反应。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免疫细胞还有不少非传统的免疫作用,包括参与神经退行性病变、心血管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崭新的科研前沿方向--免疫代谢学(immunometabolism)[1],主要研究免疫与代谢在生理及疾病中的相互影响。该学科目前在两方面取得了引人瞩目的进展:一方面,新近认为天然或获得性免疫系统参与了既往所认为的非免疫性疾病,如肥胖,产生代谢与免疫方面的异常,可导致对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或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易感。
周智广
关键词: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肥胖神经退行性病变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反应
关于中国成人自身免疫糖尿病的首项全国性多中心研究——LADAChina研究的结果与意义被引量:9
2013年
LADAChina研究是在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首次开展的一项全国多中心调查。该项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已在Diabetes杂志(2013)发表。本文介绍LADAChina研究的主要成果,并进一步讨论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向宇飞周智广
关键词:LADA糖尿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