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地震局科研合同制课题项目

作品数:65 被引量:133H指数:7
相关作者:韩成成隆爱军潘洁张伟峰杨波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地震局蒙城地震台合肥地震台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地震局重点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2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4篇地震
  • 9篇地震台
  • 8篇强震
  • 7篇台网
  • 6篇地电
  • 6篇震级
  • 5篇水位
  • 5篇前兆
  • 5篇中强震
  • 4篇地电阻率
  • 4篇映震
  • 4篇M
  • 3篇地震监测
  • 3篇地震预测
  • 3篇映震能力
  • 3篇震级偏差
  • 3篇面波
  • 3篇井水位
  • 2篇地磁
  • 2篇地电场

机构

  • 50篇安徽省地震局
  • 5篇蒙城地震台
  • 3篇合肥地震台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庐江地震台
  • 1篇安徽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天津财经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淮北市第十二...
  • 1篇安徽省淮河河...
  • 1篇宿州市气象局

作者

  • 5篇隆爱军
  • 5篇韩成成
  • 5篇张伟峰
  • 5篇潘洁
  • 4篇王俊
  • 4篇肖攀
  • 4篇张有林
  • 4篇刘泽民
  • 4篇谢石文
  • 4篇杨波
  • 4篇周琼
  • 3篇夏仕安
  • 3篇黄显良
  • 3篇于书媛
  • 3篇赵希磊
  • 3篇郁建芳
  • 3篇何康
  • 3篇洪德全
  • 2篇王琐琛
  • 2篇陆栋梁

传媒

  • 20篇地震地磁观测...
  • 6篇防灾科技学院...
  • 4篇高原地震
  • 3篇内陆地震
  • 3篇科技资讯
  • 3篇地震科学进展
  • 2篇电脑编程技巧...
  • 2篇地震研究
  • 2篇华北地震科学
  • 2篇四川地震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河南科技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中国科技信息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华南地震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蒙城地震台地磁Z分量日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蒙城地震台近20年的地磁Z分量观测资料,对磁静日幅度、磁扰日幅度和磁静日低点时间的年变化与长期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Z分量日变化特征明显。由此总结出Z分量变化的一些基本特征,对识别地磁场异常变化或干扰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曹志磊周琼张有林汪继林薛志明郎孝龄
关键词:Z分量磁静日
修定初定震源参数的非线性方法的论述
2017年
计算机进行地震定位获得震源参数的快速性和精确性是地震定位的关键性指标,震源参数的最佳值往往都是通过反复修定初定震源参数而获得。非线性算法在函数优化和搜索方面表现出快速的收敛速度和高精度的目标值的优势。基于非线性算法这两点的优势,研究了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等3种非线性算法在修定初定震源参数中的理论应用,以期望进一步提高获得震源参数的收敛速度和精度。
杨波隆爱军张炳谢石文韩成成
关键词:震源参数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粒子群算法
安徽“霍山窗”中强震分布与断裂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应用ArcGIS10.0软件平台,建立"霍山窗"地区主要断裂、地震资料的矢量数据和空间数据库,运用缓冲区分析、统计分析、叠加分析等空间分析功能,确定以25km为半径的缓冲区包含93.9%以上地震,并依据叠加结果,计算得出单位断裂长度的地震数量。分析数据表明,落儿岭—土地岭断裂活动性最强,青山—晓天断裂、梅山—龙河口断裂的地震活动性次之。最后,通过断裂与地震缓冲区分析结果,发现在断裂交汇处易发生强震。
骆佳骥于书媛赵希磊
关键词:中强震
安徽中部地区上地壳二维Pg波速度成像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利用1976—2014年安徽、江苏、河南、浙江省56个台站记录的近震数据,共提取4 922条Pg波震相走时数据,对安徽中部地区上地壳速度结构进行了二维层析成像反演。反演结果显示:安徽中部地区Pg波速度为6.50 km/s,其横向速度变化为-0.24~0.24 km/s,研究区速度异常分布范围较好地吻合于地表构造单元形态,速度分布特征还反映出不同构造单元在地质演化中存在构造机理和物质组成方面的耦合现象。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下方不存在大规模的高速体。"霍山窗"等几个地震高发区均位于高、低速度异常区的边界地带,说明地壳速度的转换带亦是构造上的不稳定带,易于发生应力的转换和能量集聚,造成该地区小震频发或引发中强地震。
陈昊洪德全李红星陈德兴吴从辉丁煜晖
关键词:层析成像上地壳
1974年和1979年溧阳两次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及其发震构造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1974年和1979年在苏皖交界的溧阳地区分别发生了两次破坏性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分别计算这两次地震引起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并与余震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均为NW走向。计算得出溧阳1979年地震震中位置处于1974年地震引发的静态库仑应力增加的区域,应力变化值约0.001 MPa,表明1974年地震的发生对1979年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由于应力变化值较小,未能造成直接的触发。
储飞王韶稳张毅谈昕袁泉徐如刚
关键词:溧阳地震库仑应力变化震源机制解
金寨地震台数字地震仪的监测能力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目前各类仿真记录的震级计算公式及近年金寨地震台台基的地动噪声有效值,结合各区域震相识别经验等设定了可检测地震的首至P波震相振幅、S波和面波的最大振幅与台基地动噪声有效值的比值,并分别计算和分析了金寨台宽频带数字地震仪仿短周期(DD-1仪)记录的近震监测能力、仿中长周期记录的远震监测能力及仿长周期(763仪)记录的远震和极远震监测能力。
陶方宇陆栋梁王飞刘莉
关键词:地震监测
安徽强震动台站场地响应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H/V谱比法,利用安徽强震台网记录的波形数据,计算了3个强震台的场地响应。结果表明,当台站场地为基岩或覆盖层较薄时,由地脉动和S波数据分别计算出的谱比曲线一致性很好。当覆盖层大于30.5 m的时候,两者的放大因子有差异,即用S波计算的场地放大响应要明显大于用脉动计算的场地响应。
赵希磊张学应赵建和李发
关键词:强震台网强震动记录H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活动特征及现代应力状态研究综述被引量:4
2016年
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前人对郯庐断裂带(安徽段)活动特征的研究成果,包括构造地貌、活动方式及年代、古地震探槽;应力状态的研究成果包括最大主应力方向、稳定性及动力机制分析等。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郯庐断裂带(安徽段)活动特征具有分段性,总体上具有东北新、西南老的特点,其最新活动年代为安徽北段的晚更新世;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的最大主应力为NEE。说明该段整体受到近东西方向的挤压。
骆佳骥周冬瑞于书媛杨源源
关键词:应力场特征
滁州前兆监测小台网数据分析与应用
2019年
目前,滁州市地震前兆监测区域网共包括6个体应变前兆台、1个地倾斜前兆台、2个电磁波前兆台和1个数据处理中心组成。结合当前滁州地震工作的迫切需要,针对前兆数据的特性,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对地震前兆数据的内在规律进行探究,以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知地震灾害。
陈锡晶陈德兴陈昊陈丽丽张波
关键词:前兆监测
安庆地震台山洞再利用的可行性研究
2011年
本文全面总结了安庆台山洞的现状,客观指出安庆台山洞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并依据地震监测规范要求,就如何改善和解决观测条件和观测系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实现山洞的再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认为安庆台山洞可以通过观测环境的改造、观测系统的升级等措施实现山洞再利用,并能够重新发挥安庆台洞体观测在全省地震监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就如何实现山洞再利用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曹志磊周琼吴昌友蒋世清胡江辉祝怡红
关键词:山洞再利用可行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