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J[2008]2276)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梁冰张爱华董学新曹家艳杨明更多>>
相关机构:贵阳医学院贵阳医科大学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省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中毒
  • 2篇砷中毒
  • 2篇基因
  • 1篇地方性砷中毒
  • 1篇胸径
  • 1篇施肥
  • 1篇施肥时期
  • 1篇燃煤污染
  • 1篇燃煤污染型
  • 1篇燃煤型
  • 1篇燃煤型砷中毒
  • 1篇转移酶
  • 1篇位点
  • 1篇位点多态性
  • 1篇硫转移酶
  • 1篇绿竹
  • 1篇基因多态性
  • 1篇谷胱甘肽

机构

  • 1篇贵州大学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贵阳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张爱华
  • 2篇梁冰
  • 1篇董学新
  • 1篇段建军
  • 1篇张崇玉
  • 1篇王小利
  • 1篇杨明
  • 1篇曹家艳

传媒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贵州化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CYP1A1和CYP2E1基因多态性与燃煤型砷中毒发病风险关系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CYP1A1基因和CYP2E1基因多态性与燃煤型砷中毒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以130例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为病例组,以140名健康居民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CYP1A1 Msp I、CYP2E1 Dra I和CYP2E1 Pst I位点基因多态性,并进行基因联合作用分析。结果CYP1A1基因Msp I位点m1/m1(纯合野生型)基因型和m1/m2+m2/m2(杂合型+纯合突变型)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4.2%、65.8%和30.9%、69.1%;CYP2E1基因Pst I位点c1/c1(纯合野生型)基因型和c1/c2+c2/c2(杂合型+纯合突变型)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2.6%、37.4%和57.4%、42.6%;CYP2E1基因Dra I位点DD(纯合野生型)和DC+CC(杂合型+纯合突变型)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8.7%、41.3%和61.4%、42.6%;上述3个多态位点各基因型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1、0.574、0.972)。未发现CYP1A1 Msp I、CYP2E1 Pst I和CYP2E1 Dra I多态位点与燃煤型砷中毒的发病风险存在统计学关联(P校正=0.433、0.219、0.832);上述多态位点各基因型之间未发现存在联合作用。结论CYP1A1和CYP2E1基因多态性与燃煤型砷中毒的发病风险无关。
梁冰曹家艳张爱华
关键词:砷中毒CYP1A1基因CYP2E1基因基因多态性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O1基因Glu155△Glu位点多态性与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O 1基因Glu155△Glu位点多态性与贵州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相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with confronting twopair primers,PCR-CTPP)技术检测贵州省130例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和130例健康对照人群的GSTO1 Glu155△Glu基因型,DNA测序验证检测结果.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GSTO1 Glu155△Glu多态性与燃煤污染型砷中毒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PCR-CTPP法检测出的Glu/Glu和Glu/△Glu基因型结果与DNA测序结果一致.砷中毒组GSTO1 Glu155△Glu位点Glu/Glu和Glu/△Glu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94.85%(92/97)和5.15%(5/97),对照组分别为99.15%(117/118)和0.85%(1/11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96,P<0.05),两组均未检测到△Glu/△Glu基因型,调整年龄和性别后发现GSTO1 Glu155△Glu的多态性是燃煤污染型砷中毒发病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1.85,95%可信区间(CI):1.39~17.48].结论 GSTO1 Glu155△Glu多态性与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的发病风险有一定关联,两者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
梁冰张爱华董学新
关键词:砷中毒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
撑绿竹施肥时期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研究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通过对撑绿竹不同施肥时期处理的立竹数、胸径和秆材产量进行比较,寻求撑绿竹最佳的施肥时期。结果表明:与处理5(3、8、12月三次/a)的2007-2009年累计产量(25523.5.kg/hm^2)相比,处理4(3、8月两次/a)、处理1(3月一次/a)、处理2(8月一次/a)和处理3(12月一次/a)的累计产量依次降低了7.3%、27.7%、30.8%和34.9%。一年施用3次处理能够显著增加撑绿竹的立竹数和产量,其次是一年施用2次,一年施用1次对立竹数和产量的增加效应较低。一年施用1次的时候,在3月施用效果要比8月和12月的要好。不同施肥时期处理对撑绿竹胸径的影响与立竹数和产量的基本一致。在生产实际中,考虑到劳力和费用问题,可以在3月和8月各追肥1次。
王小利段建军杨明郭端华方洪刚张崇玉
关键词:撑绿竹施肥时期胸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