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济南市科技攻关项目(200905034)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郭杨肖水清张玉杰杨刚岭张建钢更多>>
相关机构:济南市口腔医院滨州医学院滨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济南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牙龈
  • 3篇正畸
  • 3篇PCR技术
  • 2篇单胞菌
  • 2篇牙龈卟啉单胞...
  • 2篇炎性
  • 2篇炎性反应
  • 2篇正畸治疗
  • 2篇卟啉单胞菌
  • 2篇龈沟液
  • 2篇具核梭杆菌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因子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炎
  • 1篇牙周状况
  • 1篇正畸患者
  • 1篇少年
  • 1篇青少年
  • 1篇基因

机构

  • 4篇济南市口腔医...
  • 2篇滨州医学院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济南市第一人...
  • 1篇滨州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郭杨
  • 3篇肖水清
  • 2篇张玉杰
  • 1篇朱绍平
  • 1篇张运奎
  • 1篇孙玉刚
  • 1篇姚谊晶
  • 1篇张强
  • 1篇张建钢
  • 1篇杨刚岭
  • 1篇王琳

传媒

  • 2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龈沟液中具核梭杆菌与正畸患者牙龈炎性反应关系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在正畸牙龈炎性反应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在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固定矫治并伴有不同程度牙龈炎性反应的牙颌畸形患者63例组成正畸治疗组;正畸治疗前未戴用矫治器的牙周健康者30例组成正常对照组;牙周科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5例组成牙周炎组。记录患者牙龈指数(GI),分别采集牙周袋最深处或龈沟液标本,采用16SrDNAPCR技术对Fn进行检测,分析Fn的检出率与GI之间的关系。结果 128例患者临床标本中,共扩增出Fn87例,检出率67.97%。其中正畸治疗组检出率为69.84%(44/63);正常对照组检出率为46.67%(14/30);牙周炎组检出率为82.86%(29/35)。正畸治疗组的Fn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牙周炎组高于正畸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3,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Fn的检出率与牙龈指数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s=1.000,P<0.01)。结论 Fn与正畸治疗中牙龈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正畸医生应高度重视正畸治疗前与治疗过程中的口腔卫生指导和监督。
杨刚岭郭杨张建钢张玉杰肖水清
关键词:具核梭杆菌PCR技术
青少年正畸治疗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毒力因子FimA基因型的变化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Pg)及其毒力因子FimA在青少年正畸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随机收集青少年需正畸患者中牙龈健康者61例,分别采集正畸矫治器粘戴前及粘戴后第1、2、3、6个月时的龈沟液样本,并记录其牙龈指数,用16S rDNAPCR技术检测各样本中Pg及其毒力因子FimA(6种类型)的表达,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3个月Pg和FimA基因Ⅱ、Ⅳ、Ⅴ型均显著增加(P<0.05)。Pg和6种基因型的阳性检出率在佩戴矫治器前3个月呈增长趋势,并在第3个月时达到最高水平,随后开始下降;到第6个月时,Ⅰ、Ⅰb型恢复到了矫治前的状态。Pg及Ⅰ、Ⅰb、Ⅱ、Ⅳ、Ⅴ型与牙龈指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青少年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矫治器戴入早期可导致Pg及FimA各基因型的增加,诱发牙龈炎症。
孙玉刚陈延花王琳郭杨张强
关键词:正畸治疗青少年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对正畸治疗病人牙周状况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对正畸治疗病人牙周状况的影响,以便有效地控制正畸过程中牙龈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避免不可逆性的牙周损害。方法:收集41例正畸治疗中发生牙龈炎性反应的病人、20例正畸治疗前牙周健康者和35例慢性牙周炎病人的龈沟液标本,应用16SrDNA PCR技术检测各样本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GI)之间的关系。结果: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检出率分别为:正畸治疗组70.73%、正常对照组35.00%、牙周炎组85.71%;正畸治疗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牙周炎组显著高于正畸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三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检出率随着牙周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与牙龈指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与正畸治疗中的牙龈炎性反应和发展密切相关。
郭杨张运奎张玉杰肖水清
关键词:正畸治疗牙龈卟啉单胞菌PCR技术牙周炎
固定矫治器对龈沟液内具核梭杆菌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正畸过程中固定矫治器对龈沟液内具核梭杆菌变化的影响,分析其在正畸牙龈炎性反应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患者64例,分别于矫治前后不同时期采集龈沟液标本,采用16SrDNA PCR技术对具核梭杆菌进行检测,分析其与牙龈炎症性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矫治器戴入的不同时期具核梭杆菌的检出率有一定的变化,其与矫治过程中的牙龈炎性反应可能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固定矫治器对龈沟液内具核梭杆菌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具核梭杆菌与正畸治疗中牙龈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正畸医师应高度重视正畸治疗过程中的口腔卫生指导与监督。
姚谊晶朱绍平郭杨肖水清
关键词:具核梭杆菌固定矫治器PCR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