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航空科学基金(2012ZE51058)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钱建刚李彭瑞李海婷殷英李铁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4篇电铸
  • 3篇电铸镍
  • 1篇电场
  • 1篇电场分布
  • 1篇形貌
  • 1篇延伸率
  • 1篇阳极
  • 1篇圆锥
  • 1篇圆锥体
  • 1篇数对
  • 1篇内应力
  • 1篇组织和力学性...
  • 1篇组织形貌
  • 1篇微观结构
  • 1篇显微硬度
  • 1篇离子
  • 1篇离子液
  • 1篇离子液体
  • 1篇力学性能
  • 1篇抗拉

机构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4篇钱建刚
  • 3篇李海婷
  • 3篇李彭瑞
  • 2篇殷英
  • 1篇李铁军
  • 1篇胡学寅
  • 1篇李鑫
  • 1篇李鑫
  • 1篇李铁军

传媒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航空材料学报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电铸圆锥体的阳极形状和辅助阴极的设计及优化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电铸复杂阴极的电铸层不均匀性问题,提出了一种阳极形状设计方法。并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电铸圆锥体阴极的阳极轮廓形状进行了优化设计,同时模拟分析了采用优化后的象形阳极时,辅助阴极参数对圆锥体阴极表面电场强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阳极形状设计及优化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电铸层的均匀性,即阴极表面电场强度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由4.97降低为4.33;采用优化的阳极和半径为20 mm的辅助阴极后,阴极表面电场强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为由4.33急剧下降到1.65,电铸层的厚度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模拟结果与实际电铸试验结果相吻合。
钱建刚李彭瑞李海婷李鑫殷英李铁军胡学寅
关键词:电场分布
溶液组分对电铸镍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在氨基磺酸盐溶液体系中电铸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铸镍层。利用金相显微镜、薄片阴极弯曲法和万能拉伸试验机评价测试溶液组分氨基磺酸镍和氯化镍对铸镍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内应力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经净化处理后,随着体系中氨基磺酸镍含量的逐渐增大,铸镍层的柱状组织越来越粗大,内应力和抗拉强度逐渐减小,而相应的伸长率则呈逐渐增大的趋势;随着体系中氯化镍含量的不断增大,铸镍层的柱状组织先逐渐粗化后再逐渐细化,内应力逐渐增大,抗拉强度先降低后升高,而相应的伸长率逐渐减小;当体系中氨基磺酸镍为300g/L、氯化镍为3g/L时,铸镍层的综合性能优异,此时铸镍层的内应力为60.7MPa,抗拉强度为811.7MPa,伸长率为23.5%。
钱建刚李彭瑞李海婷
关键词:电铸镍微观结构力学性能
离子液体中电铸镍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鉴于传统水溶液中电铸镍普遍存在的析氢问题以及离子液体这种新型介质的巨大优势,系统地研究了在离子液体中温度、电流密度对电铸镍层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并首次测定了离子液体中电铸镍件的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110~130℃是较理想的电铸镍温度,升高温度能明显提高电铸镍层的结晶程度,并使晶粒的择优取向由(111)向(200)转变;1 mA/cm^2是较理想的电流密度,随电流密度的增大晶粒逐渐变小,结晶性能也随之减弱;此外,与水溶液相比,离子液体中的电铸镍层有更高的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
钱建刚殷英李鑫胡笑天李菁李铁军
关键词:离子液体电铸镍形貌抗拉强度显微硬度
电铸镍工艺参数对铸镍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利用净化的氨基磺酸盐溶液体系,分别采用金相显微镜、阴极弯曲法和拉伸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阴极电流密度、溶液温度和p H值等工艺参数对电铸镍层的组织形貌、内应力和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延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铸镍的工艺参数影响铸镍层的组织结构,进而影响到铸镍层的性能;铸镍层的晶粒随阴极电流密度的降低和溶液温度的升高而细化,同时当溶液p H值为4.0时,也可以获得较细的晶粒;随着晶粒的细化,铸镍层的内应力降低,抗拉强度升高而延伸率降低;通过优化工艺参数,获得了抗拉强度为673 MPa、延伸率为23.2%和内应力为48 MPa的综合性能优异的铸镍层。
钱建刚李海婷李彭瑞
关键词:电铸镍组织形貌内应力延伸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