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2013JSJG255)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2013JSJG255)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赵世环司慧颖魏慧张格军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高校
  • 3篇双通
  • 3篇教育
  • 2篇政治
  • 2篇政治教育
  • 2篇治教
  • 2篇思想政治
  • 2篇思想政治教育
  • 2篇文化
  • 2篇教学
  • 1篇大众
  • 1篇大众媒介
  • 1篇低俗
  • 1篇低俗化
  • 1篇低俗化倾向
  • 1篇地方文化
  • 1篇行文
  • 1篇学法
  • 1篇阴阳
  • 1篇融入高校

机构

  • 6篇徐州工程学院

作者

  • 3篇赵世环
  • 1篇张格军
  • 1篇魏慧
  • 1篇司慧颖

传媒

  • 2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新闻战线
  • 1篇广西教育学院...
  • 1篇徐州工程学院...
  • 1篇黑河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校利用地方重大事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若干探索
2014年
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本土丰富的地方文化,在内容上贯通融合地方文化和社会发展中鲜活案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地方重大事件因其现实生动和矛盾集中的特点,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造成冲击,利用事件中典型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意识和公民道德达到公民养成的目标。
赵世环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非遗”资源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有效途径研究——以“双通双融”为视角被引量:3
2013年
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因为理论抽象、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同,如何充实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是目前我国思政课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非遗资源由于其本身具有的特性,能够有效地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要将非遗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中,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其人文底蕴,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创新多种教学手段。
司慧颖
地方文化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被引量:1
2013年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失语、话语失效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地方文化话语以其现实生活化、丰富多样和渗透生成性,可以使高校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得到支撑和养料供给,推进其话语的创新。
赵世环
关键词:地方文化
崇阴阳的德性价值
2014年
《周易》阴阳合和、天人合一的理念构成中华传统德性文化最稳定、最本质的内核。《周易》之后的中国传统德性文化中,诸子学说,都从各自主张出发,共同遵循《周易》的顺应天道、天人合一等思想。阴阳之道出现了明显的偏差,主要有崇阳说与崇阴说两大类。儒家思想重于崇阳,道家思想偏于崇阴。儒、道两家即使有崇阴、崇阳上的偏重,也从未将乾坤阴阳截然对立,而是把乾坤阴阳视为宇宙天地的两个方面。儒家的经世致用、内圣外王思想,道家的阴阳互济、天人合一思想,无不从乾坤阴阳之道中化生而来。
魏慧
实践教学导向专题教学法在《思修》课教学中的应用
2015年
根据课程性质、学校特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专题教学法适应了教学内容需要;突出专题教学的实践教学导向是当前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需要。颇具特色的"双通双融"教学模式是推行实践教学导向的专题教学过程中的有益探索。
张格军
关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被引量:1
2015年
媒介素养概念首先出现在英国,上世纪30年代,李维斯和汤普森提出,面对流行文化的低俗化倾向,必须培养人们对大众媒介的批判意识。从此,媒介素养及与其相关的教育开始走进大众视野。经过80年左右的发展,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经历了免疫范式、甄别范式、批判和参与范式的演变过程,从抵制媒介到批判媒介再到解构媒介并使用媒介完善自身,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媒介素养理论引入中国仅十余年,建立一种适合我国当下的社会媒介环境,并能够正向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进程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还是一个需要探索的全新命题。
赵世环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高校大众媒介低俗化倾向流行文化教育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