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90256)
- 作品数:3 被引量:43H指数:3
- 相关作者:吴海涛侯宇曾燕芳李韵丁士军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农业科学更多>>
- 多维贫困视角下农村家庭性别贫困度量被引量:26
- 2013年
- 文章基于课题组在湖北省孝昌县实地调查得到的数据,利用Alkire和Foster提出的多维贫困测量方法,选取教育、收入、消费、闲暇、健康和决策权等6个维度对农村家庭贫困及其性别差异进行了度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家庭女性的贫困程度高于男性,女性在教育、消费和决策权维度的贫困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特别是在决策权上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教育贫困和消费贫困是当前农村贫困缓解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男性的健康贫困较女性严重。
- 吴海涛侯宇曾燕芳
- 关键词:多维贫困性别不平等
- 农村税费改革的效果及影响机制——基于农户面板数据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税费政策对农户的激励和收入的影响,然后基于农户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村税费改革基本上能够显著增加农户的家庭收入。不同措施的效果有明显差异:粮食补贴的效果最强,退税的效果最弱;政府增加1元种粮补贴能够使农户的纯收入增加至少11元,而退税对于增加农户收入基本上没有什么效果。
- 吴海涛丁士军李韵
- 关键词: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农民增收
- 秸秆能源化利用中资源供应持续性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原料,对其资源进行评价是很多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农作物收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使得秸秆供应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成为突出的问题,但研究上尚未对此予以充分关注。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地理气候条件、宏观经济状况、种植业产业特征三大类因素对秸秆供应持续性的影响,并基于2005-2009年全国31省市面板数据,运用FGLS模型验证理论分析提出的推论。结果表明:种植业规模、作物多样性、气候条件和平原地形对持续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蔬菜比重、气候条件平方项、能源压力和经济水平对持续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进一步采用回归分解方法测度各因素对省际持续性差异的贡献率,发现考察变量对省际持续性差异的解释程度达到80%,分解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力。种植业产业特征变量对持续性的影响大于地理气候条件和宏观经济因素变量,种植业特征对持续性解释力占所有解释变量的48%,宏观社会经济条件解释力次之,占36%,地理气候条件解释力较低,仅占16%。从单个因素来看,经济水平差距是造成东部省份与中西部省份持续性差异的最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作物多样性和作物播种面积对省际持续性差异解释分别达到18%和12%,气候条件、能源压力、种植业结构、地形和复种指数的解释力依次降低。因此,提高供应持续性应重点从调整种植业产业特征方面入手,农业大省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发秸秆能源功能,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稳定种植业规模,保障秸秆资源总量,并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种植的多样性。
- 吴海涛周晶陈玉萍
-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秸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