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73047)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毕思玮丁养军张振伟朱树芬毕璇璇更多>>
相关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密度泛函
  • 4篇泛函
  • 2篇密度泛函理论
  • 2篇反应机理
  • 2篇泛函理论
  • 2篇PH
  • 1篇氧化硅
  • 1篇异构化
  • 1篇前线轨道
  • 1篇炔基
  • 1篇自由基
  • 1篇自由基反应
  • 1篇络合物
  • 1篇密度泛函方法
  • 1篇二氧化硅
  • 1篇安定性
  • 1篇NANOTU...
  • 1篇OS
  • 1篇OXIDAT...
  • 1篇PF6

机构

  • 3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3篇毕思玮
  • 1篇朱树芬
  • 1篇朱荣秀
  • 1篇赵义
  • 1篇赵燕云
  • 1篇张振伟
  • 1篇张冬菊
  • 1篇赵晓冉
  • 1篇丁养军
  • 1篇孔晓健
  • 1篇王宾
  • 1篇朱秀芳
  • 1篇刘成卜
  • 1篇郭冠伦
  • 1篇谢清明
  • 1篇毕璇璇

传媒

  • 2篇曲阜师范大学...
  • 2篇化学学报
  • 1篇Chines...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pRu(PPh_3)_2SSi^iPr_3与SCNR(R=Ph,1-Naphthyl)反应的结构、成键与机理的理论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通过CpRu(PH3)2SSiiPr3(Cp=环戊二烯负离子;iPr=异丙基)与SCNH模型化反应,探讨了CpRu(PPh3)2SSiiPr3与SCNR(R=苯基,萘基)的反应机理,分析了反应所涉及的各相关化合物的结构与成键特征.反应中首先失去一个膦配体,生成一个中间体.该中间体中,硫原子采取sp2杂化,硫原子剩余的一个p轨道与金属中心上的d轨道具有相同的对称性,因而该p轨道上的孤电子对可与金属中心上的d轨道形成π键,导致Cp环中心,Ru,S1,P和Si原子在同一平面内,而不是S1,P和Si原子偏离该平面.计算结果预测,S=C双键中的π键打开,生成含金属中心的四元环螯合物一步为反应的决速步骤.空间位阻的减小、π共轭体系的生成以及螯合环的存在,是导致该反应热力学有利的重要原因.
丁养军张振伟朱树芬毕思玮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反应机理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Dark Oxidation Reaction Mechanism of Ethers
2006年
The dark oxidation reactions of ethers including aether, isopropyl ether, phenyl isopropyl ether, and benzyl isopropyl ether have been studied by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The structures of initial Contact charge transfer complexes (CCTCs), transition states and caged radical intermediates have been located at the B3LYP/6-31G (d) level, The bonding nature of ethers with triplet 02 in CCTCs has been analyzed, and the detailed mechanism of dark oxidation reactions of ether is presented clearly.
WANG Gui-Xiu ZHU Rong-Xiu ZHANG Dong-Ju LIU Cheng-Bu
关键词:ETHERSDFT
二元硅氧环与CF_n(n=1~3)自由基反应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用密度泛函理论在UB3LYP/6-31G(d)水平上研究了二元硅氧环与CFn(n=1~3)自由基的反应,弄清了微观反应机理,计算了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热.计算结果表明反应按两类相互竞争的机理进行:一类是不涉及C—F键断裂的反应,另一类是Si—O和C—F键同时断裂的反应.CF2自由基与二元硅氧环反应所需活化能最小、驱动力最大,是Si—O键最有效的刻蚀剂,与实验结果一致.
郭冠伦朱荣秀张冬菊刘成卜
关键词:二氧化硅反应机理密度泛函
Computational Evidence for the Smallest Boron Nanotube
2006年
The structure of boron nanotubes (BNTs) was found not to be limited to hexagonal pyramidal structures. 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we provided evidence for the smallest boron nanotube, a geometrical analog of the corresponding carbon nanotube. As shown by our calculations, the smallest BNT possesses highly structural, dynamical, and thermal stability, which should be interest for attempts at its synthesis.
Xian Jie LIN Dong Ju ZHANG Cheng Bu LIU
[Ru(η^5-C9H7){κ^3(P,C,C)-PPh2(CH2CHCH2)}(PPh3)][PF6]异构化机制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研究了配合物[Ru(η5-C9H7){κ3(P,C,C)-PPh2(CH2CHCH2)}(PPh3)][PF6]的模型化合物[Ru(η5-C9H7){κ3(P,C,C)-PH2(CH2CHCH2)}(PH3)][PF6]的两个异构体1和2的相互转化机制.计算结果表明,从1到2活化能为11.81kcal/mol,1比2稳定,两者之间的能量差为4.63 kcal/mol.根据分子轨道对称性剖析了它们的相对稳定性.研究表明,异构体1比2稳定是由于1中的碳碳双键和金属之间能形成有效的反馈π键,增强了金属和碳碳双键之间的作用,而2中难以形成有效的反馈π键.
赵义王宾朱秀芳毕思玮
关键词:密度泛函方法前线轨道
CpCl(PH_3)Os(HC≡CH)络合物中的炔基配体异构化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首次研究了CpCl(PH3)Os(HC≡CH)中的乙炔到乙烯叉配体的异构化过程.对该体系的异构化过程提出了几条可能的反应机理:一条是包含1,2-H转移的机理;还有两条是发生1,3-H转移,但是这两条机理中的1,3-H转移的过渡态结构不同.上述三条机理都是属于分子内氢转移的异构化路径.第四条是双分子间氢转移的机理.通过理论研究,给出了上述各反应路径的势能面图.研究结果表明,对该模型化合物,双分子间氢转移的机理具有较低的反应势垒,因此是可能的反应通道.
赵晓冉毕璇璇孔晓健谢清明赵燕云毕思玮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异构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