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4026)
- 作品数:20 被引量:291H指数:11
- 相关作者:李凤日贾炜玮董利虎姜立春张锐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松江河林业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落叶松人工林树干形状模型和可变参数被引量:6
- 2011年
- 对以往树木干形的一系列可变参数削度方程进行比较,根据模型拟合统计量(残差平方和及相关指数),选出其中对落叶松干形拟合效果较好(残差平方和较小、相关指数较高)的模型,并根据模型中可变参数的意义提出了5种描述干形的指数.结果表明:Lee等提出的削度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可以用来描述落叶松人工林的树干形状;5种描述干形的指数分别为根部梢头削度率、影响点、圆柱体和抛物线体范围值、最小可变参数、最小可变参数所在的相对高度,这些指数可以作为比较干形的方法和工具.较大密度(870株.hm-2)和较小密度林分(275株.hm-2)的林木干形质量都较差,只有适中密度林分(487株.hm-2)的落叶松干形质量较好.
- 胡春祥杨胜利贾炜玮
- 关键词:落叶松人工林削度方程干形
- 东北林区4个天然针叶树种单木生物量模型误差结构及可加性模型被引量:47
- 2015年
- 基于276株实测生物量数据,构建了东北林区红松、臭冷杉、红皮云杉和兴安落叶松4个天然针叶树种总量及各分项生物量一元、二元可加性生物量模型.采用似然分析法判断总量及各分项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的误差结构(可加型或相乘型),而模型参数估计采用非线性似乎不相关回归模型方法.结果表明:经似然分析法判断,4个天然树种总量及各分项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的误差结构都是相乘型的,对数转换的可加性生物量可以被选用.各树种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的调整后确定系数Ra2为0.85-0.99,平均相对误差为-7.7%-5.5%,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30.5%.增加树高可以显著提高各树种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而且总量、地上和树干生物量模型效果较好,树根、树枝、树叶和树冠生物量模型效果较差.所建立的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的预测精度为77.0%-99.7%(平均92.3%),可以很好地预估东北林区天然红松、臭冷杉、红皮云杉和兴安落叶松的生物量.
- 董利虎李凤日宋玉文
- 关键词:生物量
- 水曲柳单木生长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根据黑龙江省、市、县576块水曲柳固定样地的解析木数据,在水曲柳单木直径生长模型中引入林木大小、竞争和立地条件因素,采用回归的方法建立水曲柳单木直径生长模型。研究表明:水曲柳单木生长模型与该林木自身的大小(lnD)、林分平均胸径(Dg)、对象木直径与林分中最大林木直径之比(DDM)以及土壤有较大的关系。林木的直径越大其生长量越大;竞争因子DDM说明水曲柳单木直径越大;其定期生长量越小;立地因子土壤表明,土层越浅其生长的越快。模型的检验精度为94%,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可用于实际的生产中。
- 芦海涛李凤日贾炜玮
- 关键词:水曲柳
- 基于KNN方法的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地上碳储量遥感估算被引量:34
- 2015年
- 【目的】采用KNN方法进行碳储量估测,并对估测后的数据进行各种校正处理,绘制森林地上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图,为我国森林碳储量和固碳潜力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为研究区(50°05'—53°33'N,121°11'—127°01'E),基于2010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和同年Landsat5 TM影像数据,利用k-邻近法(KNN)在像素级水平上对森林地上碳储量进行估算。采用多准则方法分东、南、北和中4个区域对样地坐标和其对应的影像光谱值进行坐标重配准,并根据实测样地数据对坐标重配置前后不同林分类型地上碳储量估测精度进行评价;针对KNN方法像素级估测结果存在明显的高值区域低估和低值区域高估现象,应用直方图匹配方法对估测结果进行变动范围调整;并根据样地实测碳储量和KNN估测值间的回归关系对调整后的结果分区域进行进一步匹配校正后处理,绘制森林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图。【结果】总体来说,本研究区域像元尺度KNN估测的欧式距离优于马氏距离,均方根误差随着最邻近值k的增大而降低,当k大于6时变化缓慢,并逐渐趋于稳定;坐标误差校正后,各林分类型森林地上碳储量的估测精度均显著提高,平均均方根误差由17.23降低到14.3 t·hm-2;直方图匹配后,各区域样地点高值区域低估和低值区域高估现象均有很大程度改善,实测值和估测值间的相关关系明显增强,然而高值地区(碳储量大于20 t·hm-2)出现过高估计现象;经匹配校正后处理的均值、标准差、直方图和累积频率分布图更接近样地实测值,均方根误差也明显降低,高值地区过高估计现象得到很好校正。【结论】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遥感数据及KNN方法相结合逐渐成为区域尺度森林参数空间连续估测的重要手段。同利用光谱值和森林参数建立的回归模型相比,KNN方法能够更多地考虑到森�
- 戚玉娇李凤日
- 关键词:KNN遥感直方图匹配
- 穆棱地区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基于穆棱地区不同针阔比的天然次生混交林标准地调查数据,通过应用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三种参数来描述不同林分的空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天然次生林林分呈随机分布,格局比较稳定;混交程度较高,树种隔离程度随着针阔比的增大而下降;在大小分化方面差异很大,株数较多的针叶树种的大小在针阔比较低的林分内处于劣势地位,而在针阔比较高的林分内处于优势地位,表明随着针阔比的变化,空间结构的变化较大。
- 王剑波李凤日张雪莹
- 关键词: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角尺度混交度
- Logistic方程统计建模及对红松单木生长的拟合被引量:8
- 2011年
- 以多元统计分析原理与方法为工具,对Logistic方程进行建模,同时对初始预测值进行了加权修正,进一步完善了Logistic模型的拟合曲线,指出了以往对于初始预测值认识上的不足。而改进后的初始预测值会优化系统预测。本研究方法与以往的拟合方法相比,其优点是避免了某一个初始值对整个预测系统的影响,并把这种方法应用于红松单木生长的数据拟合,通过权数的调整得到拟合精度的改进。
- 徐文科孙广山李凤日
- 关键词:LOGISTIC方程参数估计
- 基于线性混合模型的落叶松枝条基径模型被引量:21
- 2012年
- 以黑龙江省五营林业局丽林林场30株人工落叶松2 190个枝条基径数据为例,利用逐步回归技术建立了落叶松枝条基径模型:BD=b1+b2DINC+b3DINC2+b4DBH.DINC2。然后,利用S-PLUS软件中的LME过程,拟合线性枝基径模型。采用AIC、BIC、对数似然值和似然比检验等模型评价统计指标对不同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拟合枝条基径模型时,b1、b2、b3同时作为混合参数时模型拟合最好。为了矫正混合模型构建过程中产生的异方差现象,把幂函数和指数函数加入到枝条基径混合模型中。指数函数显著提高了枝条基径混合模型的拟合效果,并且消除了异方差现象。模型模拟表明:对于大小相同树木,枝条基径随着着枝深度(DINC)的增加而增大,对于大小不同的树木,枝条基径随着胸径(DBH)的增加而增大。林木的胸径变量很好地反映了不同大小树木的枝条基径的变化。在不知道详细林分信息的前提下,可以利用树木变量合理地预测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枝条基径的变化规律。
- 姜立春李凤日张锐
- 关键词:线性混合模型落叶松
- 黑龙江省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动态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利用气象数据,采用Thornthwaite模型计算了黑龙江省1972、1988、2004年3个时期的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插值的方法获得了黑龙江省3个时期的NP,P空间分布,并进一步对其动态变化及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中东部和南部气候湿润地区NP,P值明显高于其它地区,这与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一致。根据动态对比得出,30多年来,黑龙江省的NP,P值总体上呈现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地区变化明显。如:西南部的齐齐哈尔、泰来、富裕等降水量稀少的地区,NP,P一直在降低;西北部地区NP,P也在下降,但近年有小幅回升。通过研究表明:NP,P与年降水量之间呈单调递增的显著线性关系,与年平均气温之间相关显著。
- 王维芳吕世颖李国春臧运宝
- 关键词:气候模型
- 基于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的樟子松林碳密度与碳储量研究被引量:32
- 2012年
- 基于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生物量调查数据,建立了樟子松林生物量相容性模型,探讨了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中乔木层、林下植被层、死地被物层碳密度和碳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樟子松人工林各器官碳密度值的排序为:树叶>树枝>树干>树根;各器官碳密度均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增加,27、30、32、36、40和44年生樟子松各器官的平均碳密度分别为449.5、460.2、470.8、485.1、489.2和513.6g/kg,林下植被与死地被物的碳密度随林龄的变化规律不明显。27~44年期间樟子松人工林群落碳储量都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从27年生的37.14t/hm2增加到44年生的168.46t/hm2,其顺序为:乔木层>死地被物层>林下植被层,分别占群落总碳储量的90.97%、1.13%和7.90%,乔木层碳储量占主导地位。不同林龄樟子松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和死地被物层年固碳量分别为2.043、0.025和0.182t/hm2。研究认为,樟子松人工林群落碳密度及碳储量随林龄的增加变化显著,碳汇作用明显。
- 贾炜玮李凤日董利虎赵鑫
- 关键词:樟子松人工林碳密度碳储量
- 立木生物量模型的误差结构和可加性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从确定生物量模型误差结构和建立可加性生物量模型2方面进行立木生物量研究,为构建生物量模型提供建议。【方法】以黑龙江西部平原地区人工林小黑杨为例,利用似然分析法判断总生物量及各分项生物量模型的误差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 SAS/ETS模块的非线性似乎不相关回归建立其可加性生物量模型,并采用“刀切法”对生物量模型进行评价。【结果】经似然分析法判断,人工林小黑杨生物量模型的误差结构都为相乘的,对数转换的可加性生物量模型应当被选用。所建立的人工林小黑杨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的调整后确定系数 Ra2为0.92~0.99,绝大多数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以及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都较小,所有模型的预测精度都在85%以上,且总生物量、地上和树干生物量模型效果较好,树根、树枝、树叶和树冠生物量模型效果较差。总的来说,各分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较好。【结论】模型的误差结构和可加性是构建生物量模型中所存在的2个关键问题,建议在构建生物量模型时考虑并解决这2个问题。
- 董利虎张连军李凤日
- 关键词:可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