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703033)

作品数:17 被引量:227H指数:9
相关作者:赵海霞曲福田朱德明陈雯陈江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水环境
  • 4篇污染
  • 4篇环境污染
  • 2篇水环境污染
  • 2篇太湖
  • 2篇太湖流域
  • 2篇流域
  • 2篇湖流
  • 2篇环境管理
  • 2篇城市
  • 1篇政府
  • 1篇制造业
  • 1篇制造业集聚
  • 1篇社会
  • 1篇实证
  • 1篇水环境容量
  • 1篇水环境污染控...
  • 1篇区域环境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江苏省环境保...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环境科...
  • 1篇无锡商业职业...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南京地理与湖...

作者

  • 10篇赵海霞
  • 6篇曲福田
  • 5篇朱德明
  • 4篇陈雯
  • 4篇陈江龙
  • 3篇段学军
  • 3篇董雅文
  • 2篇王波
  • 1篇何调霞
  • 1篇秦贤宏
  • 1篇黄天送
  • 1篇吴威
  • 1篇张落成
  • 1篇袁丰
  • 1篇王辰
  • 1篇黄贤金
  • 1篇姚士谋
  • 1篇石晓平
  • 1篇薛俊菲
  • 1篇王磊

传媒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地理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经济地理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Chines...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ransitional China:A Perspective from the Interaction Among Market,Government and Society被引量:1
2010年
Along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economy in the postreform period after 1979,China has faced severe problems of resource overusing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which would threate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This article explores an effective mechanism of managing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in China.It examines some majo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and constructs a framework of institution innovation to cover three sectors(government,market and society) . In addition,the article analyzes their experience and evaluation i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We argue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market regulation,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of allocating resource and protecting environment.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including coordinating role of government and market,building platform for market operation and creating an atmospher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Zhao HaixiaQu FutianZhu PeixinShi Xiaoping
苏州市环境敏感地的划定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促使人类开发与建设活动不断侵占坡地、优质农田等环境敏感地区,产生了众多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针对不同类型区域的特点,对环境敏感地进行分类,划清区域未来开发与保护的界限,对实现区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从环境敏感地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与支撑能力以及环境敏感地在苏州全市域生态功能保护区的重要性程度为出发点,将苏州市环境敏感地划分为生态功能敏感地、地表水源敏感地、污染影响敏感地、优质农田敏感地和潜在灾害敏感地5类,并进一步明确其空间分布范围,为苏州市建设用地扩张控制、资源管理、生态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波赵海霞黄天送
基于AHP法的盐城市主导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被引量:29
2008年
从分析盐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出发,采用AHP决策分析法,通过建模、计算和检验,得出六大重点产业的重要性排序(其中,汽车工业和化工产业的权重最高),以及此六大重点产业布局在盐城下辖各县(市、区)的权重得分。相关计算结果、为盐城市主导产业选择和重点产业空间布局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并对AHP法在产业空间布局中的应用做出适当的探讨。
王辰张落成姚士谋
关键词:AHP主导产业
资源节约评价及其驱动机制分析——以南京市为例被引量:4
2008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然而普遍存在的资源浪费现象已严重制约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城市就成为当今资源紧缺状态下的必然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效益城市的基本要求。本文从投入型节约、技术型节约、循环型节约、消费型节约、保护型节约等5个方面构建资源节约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资源极度匮乏且又是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的南京市为例,进行资源节约程度的评价,并就各指标1986年-2006年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借助GDP增长拉动分析技术测度资源节约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的资源节约水平总体上在波动中不断提高;投入型节约是拉动资源节约的主导力量,消费型节约和技术型节约对节约型城市建设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提出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在今后工作的重点及方向。
赵海霞朱德明黄贤金
关键词:节约型城市资源节约
环境准入门槛设置与指标体系构建实证被引量:8
2009年
根据统筹协调、生态优先、地域差异、管理可行性等原则,从前置性和控制性两个方面,选取包括时序、空间、容量、投资规模、排放总量与强度以及资源、能源消耗标准等要素指标,建立环境准入指标体系;并以江苏省为例,根据指标门槛设置的标准和依据,进行指标门槛的定量测算。初步得到:重点企业最低投资准入、重点区域和重点污染行业环境准入指标测算值,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赵海霞朱德明曲福田董雅文
关键词:环境准入
减少环境污染排放的机制与控制政策被引量:8
2008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逐步恶化,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落实科学发展观,减少和控制环境污染排放,必须剖析影响环境污染排放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在分析经济发展和环保制度安排对环境污染排放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构建计量经济模型,用1999~2004年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的混合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导致我国现阶段环境污染恶化的主要因素。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活动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加剧了环境的污染,而环保投资和公众参与、规章制度及政府环境管理制度则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变量。最后,提出运用综合管理手段、加快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环保制度创新等控制环境污染的政策建议。
赵海霞曲福田朱德明陈雯陈江龙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污染
转型期的资源与环境管理:基于市场—政府—社会三角制衡的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在经济体制转型期,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现象,严重制约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构建解决经济发展需求与资源环境供给矛盾的有效机制,成为政界及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点课题。从中国经济转型期存在的主要资源与环境问题分析入手,提出资源环境管理制度构建的理想框架,通过进一步评价我国在市场机制、政府干预、公众参与3个方面的经验及教训,分别提出未来改进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政府—社会"三足鼎立的制度结构是我国资源环境管理制度构建的理想目标,也是适应世界资源环境保护发展的潮流。最后提出协调政府和市场作用、构建市场运作平台、营造公众参与氛围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赵海霞曲福田诸培新石晓平
关键词:资源环境管理
江苏省沿江开发区空间分工、制造业集聚与转移被引量:9
2009年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针对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实施以后,制造业空间可能存在的变动,在整理和分析调查问卷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专业化指数和基尼系数2种方法来定量分析江苏省21个沿江省级以上开发区空间分工、制造业集聚和转移态势。结果表明:(1)2002-2006年江南沿江开发区通过向江北沿江开发区转移部分传统产业,逐渐形成了江南沿江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中心”和江北沿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外围”的空间分工格局;(2)江南沿江开发区内部、江北沿江开发区内部尚未形成良好的分工关系;(3)受开发区发展阶段、区域产业政策、本地化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并未发现理论预期的普遍存在的产业集聚现象,仅纺织服装、石化、电力、塑料橡胶等产业呈现集中趋势。
袁丰陈江龙吴威薛俊菲
关键词:制造业集聚产业转移基尼系数
水环境容量约束下的太湖流域产业集聚空间优化被引量:29
2012年
以产业集聚发达、水网密集但水环境敏感性强的太湖流域为例,采用环境地理学的理念,选择地貌特征、水质目标、水体通达性、清水通道、现状水质等要素作为表征水环境容量的评价因子,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水环境容量进行分区评价;通过空间叠加分析,依据水环境容量支撑强度和产业集聚污染压力的对应关系,分别划分农业、工业集聚空间优化类型区.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水环境容量地域差异性大,呈现从东北沿江地区向西南沿湖地区逐步递减的格局,而产业集聚引起的污染总体上以太湖、滆湖及长荡湖沿岸乡镇分布较多,与水环境容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不相吻合.农业集聚空间优化要重点调整太湖一级保护区、滆湖、长荡湖沿岸区域的农业发展,优化调整太湖二级保护区及南部山丘岗地区,一般调整常州、无锡、苏州的市区的农业发展;工业集聚空间优化要重点调整常州、无锡和苏州中心城区,优化调整太湖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以及重点调整区的外围,一般调整乡镇工业集中区.
赵海霞王梅段学军
关键词:太湖流域水环境容量产业集聚
江苏省太湖流域产业结构的水环境污染效应被引量:44
2011年
通过研究太湖流域(江苏部分)的产业结构污染负荷和水环境的空间分布特点,得出了产业结构污染负荷的水环境空间响应状况。根据小流域划分技术,得出该区域水环境质量空间分布特点:劣于V类水质的区域占32%,V类水质的占30%,仅有27%的区域水质低于IV类。另一方面,对应水环境质量空间分布研究,构建了综合反映产业结构水环境污染负荷的经济社会指标体系,分析了流域农田污染因子和工业污染因子的空间分布特点。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水环境污染因素的四个主成分,分别为土地利用强度、三次产业结构、农业面源和工业点源。基于主成分载荷,解析了四个水环境污染因素的贡献率。在产业结构方面,研究得出工业化仍是区域水环境污染最大影响因素,但区域水环境恶化是各种因素共同交织的结果。又对工业点源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等级进行分区,对各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做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了流域水环境综合污染的空间分布和市县区域分解特点,发现县级市比市区在产业发展上对水环境影响更大,主要是由于县级市工业发展相对较为粗放,水环境监管的区域差异性。为控制流域产业结构的水环境污染,综合提出了在流域内整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布局,调整重污染工业结构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及相应的产业结构污染负荷区域差别化削减的建议。
王磊王磊王磊张磊段学军
关键词:产业结构水环境污染主成分分析太湖流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