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YKK0430) 作品数:5 被引量:25 H指数:3 相关作者: 殷信道 顾建平 王书智 卢铃铨 吴刚 更多>> 相关机构: 江苏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急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MSCT征象与凝血纤溶指标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多层螺旋CT(MSCT)征象与凝血纤溶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之间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DVT患者资料,根据病程将DVT分为急慢性期,观察MSCT增强图像上血栓及软组织表现,测量平扫时轴位图像上血栓CT值。根据MSCT上血栓形态、血栓分布范围、CT值分组,分析MSCT征象与PT、APTT、FIB、TT的相关性。结果根据病程分组,急性期DVT 18例,MSCT主要表现为管腔中央充盈缺损,管腔扩大,血栓呈连续性分布,软组织肿胀;慢性期DVT 19例,MSCT主要表现为管腔内偏心性充盈缺损,血栓分布呈节段性,侧支循环增多、浅静脉迂曲;平扫时急慢性期血栓CT值平均数分别为(59.26±11.89)HU和(37.42±9.46)HU,U=20.9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CT上,血栓形态为中心性充盈缺损组PT、APTT、FIB值均较偏心性充盈缺损组高,t值分别为4.95、3.27、4.05,P<0.05;血栓呈连续性分布组PT值较节段性分布组高,t=6.10,P<0.05;血栓CT值≥53.6 HU组PT、APTT、FIB值均较CT值<53.6 HU者高,t分别为3.97、6.21、6.14,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慢性期DVT的MSCT表现与PT、APTT、FIB存在一定相关性,TT未见明显相关性,结合两者检查,可提高血栓急慢性期判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庄乃君 王书智 顾建平 吴刚 张娅梅 殷信道关键词:凝血 静脉 血栓形成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髂总静脉汇合部的解剖研究 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CTA),探讨髂总静脉汇合部的解剖与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无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主诉和体征的80例患者行多层螺旋 CT 腹部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显示髂总静脉汇合部,测量右髂总动脉跨越处左髂总静脉前后径、两侧髂总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角度、横断面及正交断面上两侧髂总静脉的内径和面积,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横断面上两侧髂总静脉的平均内径、面积及其比值[右、左侧内径分别为(14.8±2.7)、(19.1±5.3)mm,面积分别为(171±61)、(244±112)mm^2,与下腔静脉内径比分别为0.79±0.12和1.03±0.30,与下腔静脉面积比分别为0.65±0.20和0.93±0.47]均大于正交断面[右、左侧内径分别为(14.1±2.3)、(15.6±3.5)mm,面积分别为(157±51)、(182±74)mm^2,与下腔静脉内径比分别为0.75±0.10和0.83±0.16,与下腔静脉面积比分别为0.59±0.19和0.68±0.25]相应数值(t=3.525~7.979,P 均<0.01)。正交断面左侧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内径比和面积比均大于右侧(t 值分别为13.030和10.942,P 均<0.01)。右侧髂总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夹角小于左侧(P<0.01)。在非老年(年龄<65岁)患者中,男性在右髂总动脉跨越处测量的左髂总静脉前后径及正交断面上的面积[分别为(9.2±3.5)mm和(209±63)mm^2]大于女性[分别为(6.0±3.1)mm 和(150±74)mm^2](t 值分别为3.120和2.880,P<0.01)。在老年(年龄t≥65岁)患者中,男性左髂总静脉正交断面面积及其与下腔静脉面积的比值[分别为(207±90)mm^2和(0.80±0.34)]大于女性[分别为(138±38)mm^2和(0.59±0.14)](t 值分别为2.811和2.245,P<0.05)。结论 CTA 能多平面显示髂总静脉汇合部的解剖,并可进行多方位准确测量,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有临床应用价值。 吴刚 王书智 顾建平 殷信道 卢铃铨 吴前芝关键词:髂静脉 解剖学 血管造影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MR检查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磁共振直接成像(MRDTI)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5例临床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MRA和MRDTI检查,MRA采用二维时间飞越法(2D TOF);MRDTI选用SE T1WI、FSE T2WI、FAST(fourier acquired steady state,FAST)序列。其中23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MRA与DSA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MRA表现有:静脉充盈缺损(14例)、静脉闭塞和中断(8例)、静脉再通(3例)、侧支循环形成(25例)。以DSA为诊断标准,MRA诊断符合率为95.6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MRDTI表现为:急性血栓(19例),血栓在SE T1WI、FSE T2WI和FAST序列上多为等信号或高信号,信号多不均匀,6例可见血管周围水肿;慢性血栓(6例),血栓在SE T1WI、FSE T2WI和FAST序列上多均为低或等信号。结论2D TOF MRA结合多种序列MRDTI的表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更准确,并可以为判断血栓新旧提供依据。 王书智 冯敏 顾建平 孙军 毛存南 卢铃铨 殷信道关键词:下肢 静脉 血栓形成 血管成像 16层螺旋CT数字减影术在颈部动脉成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数字减影术在颈部动脉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52例拟诊颈部动脉病变患者,分别采用减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CTA)及非减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digital not-subtraction angiography NS-CTA)行三维血管成像,比较两种成像方法的成像时间及图像质量。10例同时接受DSA检查,其中3例为支架置入术后随访,比较DS-CTA与DSA血管成像的一致性。结果DS-CTA与NS-CTA比较,前者成像时间明显缩短,但两者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S-CTA能较完整、清晰地显示血管。10例同时接受DSA,结果与DS-CTA一致,3例支架置入术后随访病例均显示管腔通畅,无明显狭窄。结论16层螺旋CTDS-CTA是一种快速、直观的血管成像技术,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血管三维重组图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的补充手段。 许权 杨春霞 王书智 顾建平 殷信道 卢铃铨 王丽萍关键词:数字减影 颈部动脉 血管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