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08411961600)
- 作品数:12 被引量:117H指数:7
- 相关作者:房兵王博毛丽霞夏韫晖沈国芳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成人骨性Ⅲ类错下前牙冠根形态的锥形束CT分析被引量:21
- 2011年
- 目的:借助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结合计算机辅助测量技术,描述研究成人骨性Ⅲ类错下前牙的冠根形态,为此类错畸形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正颌-正畸联合诊治门诊中心寻求正畸治疗的成人连续病例中,选取诊断为骨性I类及Ⅲ类的错畸形各30例(以下简称为I类组及Ⅲ类组),按照矢状向骨性不调的严重程度,将Ⅲ类组分为轻、中、重度3类。以I类组作为对照,应用CBCT,从角度、线距两方面比较Ⅲ类组下前牙的冠根形态,评价其是否与错畸形的严重程度有关。采用SAS8.0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成组t检验分别比较Ⅲ类组与I类组之间轻、中、重度Ⅲ类组与I类组间下前牙冠根角度及冠根偏移距离的差异。结果:I类组下前牙冠根角度平均为175.39°,冠根偏斜距离平均为0.70mm;Ⅲ类组下前牙冠根角度平均为172.40°,冠根偏斜距离平均为1.1514mm,下前牙的冠根形态较之I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骨性Ⅲ类错(以下简称为轻度Ⅲ类组)前牙冠根角度平均为173.36°,冠根偏斜距离平均为0.99mm;中度骨性Ⅲ类错(以下简称为中度Ⅲ类组)下前牙冠根角度平均为173.27°,冠根偏斜距离平均为1.01mm;较之I类组,下前牙冠根形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度骨性Ⅲ类错(以下简称为重度Ⅲ类组)下前牙冠根角度平均为171.03°,冠根偏斜距离平均为1.38mm,较之I类组,下前牙冠根形态有显著差异。结论:重度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下前牙存在明显的冠根成角现象,牙冠相对牙根明显舌倾。提示此类患者的正颌-正畸联合治疗,下前牙移动的理想位置应由牙根而不是牙冠的位置决定。
- 王博房兵张莉
- 关键词:成人锥形束CT
- 骨性Ⅲ类错下前牙区牙槽骨形态的锥形束CT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价骨性Ⅲ类和骨性Ⅰ类错患者下颌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的差异。方法:选取45例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病例及45例恒牙期骨性Ⅰ类错病例矫治前的CBCT图像,测量下切牙区的牙槽骨厚度,应用SPSS16.0软件包对测量结果进行团体t检验。结果:骨性Ⅲ类组唇侧、舌侧、唇舌侧总牙槽骨厚度平均值分别为2.0437mm、3.0750mm和5.1187mm,骨性Ⅰ类组唇侧、舌侧、唇舌侧总牙槽骨厚度平均值分别为2.6176mm、4.2765mm和7.0941mm。2组间唇侧、舌侧和唇舌侧总牙槽骨平均厚度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骨性Ⅲ类错患者的下前牙区牙槽骨存在菲薄的现象,提示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无论是内收下前牙还是去代偿正畸,均要警惕牙槽骨吸收和牙根暴露。
- 张莉王博房兵
- 关键词:下颌骨牙槽骨锥形束CT
- 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及生物学特性鉴定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索骨质疏松大鼠(OVX)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培养方法,进行鉴定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去卵巢法构建SD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在OVX组大鼠和假手术组(Sham)大鼠,分别冲取不同部位(肱骨、股骨和胫骨)的骨髓,贴壁法分离纯化BMSCs,并通过MTT法检测其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对BMSCs进行成骨、成脂诱导,并与Sham组BMSCs对比,观察OVX组BMSCs成骨、成脂肪分化的差别。结果:在OVX大鼠,无法培养出股骨中的BMSCs,可培养出胫骨和肱骨的BMSCs,但前者细胞量少,后者量多;与Sham组相比较,成骨诱导后OVX组BMSCs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分泌均较低;成脂诱导后,OVX组BMSCs生成的脂滴数目较多。结论:通过选取肱骨骨髓,加大细胞培养密度,可以成功培养出OVX大鼠的BMSCs,细胞量明显多于其他部位骨髓,可满足实验的样本量要求;大鼠BMSCs(OVX)具有增殖速率低、成骨能力弱、成脂能力强的生物学特性。
- 吴玉琼江凌勇张鹏代庆刚房兵
-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成脂分化
- 骨性Ⅲ类错前牙区牙槽骨开裂和牙槽骨开窗发生率的锥形束CT研究被引量:38
- 2013年
-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前牙区唇侧牙槽骨开裂和骨开窗的发生率及其分布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5月就诊的成人骨性Ⅲ类错连续病例44例,其中男19例,女25例,上、下前牙共523颗。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前牙区牙根周围牙槽骨状态,并使用测量软件进行定位分析牙槽骨厚度,检查牙根骨开窗、骨开裂的发生率。采用SAS 8.0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骨性Ⅲ类错前牙区唇侧牙槽骨开裂的发生率为61.57%,骨开窗的发生率为31.93%,骨缺损(牙槽骨开裂或牙槽骨开窗)的发生率为77.44%。其中下颌骨(58.52%)较上颌骨(41.48%)好发,所占比例尤以下颌尖牙最高(21.23%),上中切牙最低(6.17%)。男性与女性在多数前牙唇侧骨开裂和骨开窗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男性在下颌中切牙和下颌侧切牙的发生率较女性高。结论:骨性Ⅲ类错就诊的病例中,前牙区牙槽骨开裂及骨开窗发生率较高,牙槽骨开裂和骨开窗在正畸过程中是否是牙根吸收或牙槽骨吸收的潜在因素,仍需进一步研究。
- 孙良王博房兵
- 关键词:锥形束CT
- 牙槽骨再生正畸治疗下前牙区牙槽骨发育不良的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定量评估牙槽骨再生正畸治疗下前牙区牙槽骨发育不良的骨性Ⅲ类错成人患者对下前牙区牙周状况及下前牙去代偿的影响。方法: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2009年12月—2011年10月就诊的成人连续病例中,选取下前牙区牙槽骨菲薄且有正颌手术适应证的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在充分告知的前提下,将其中9例接受牙槽骨再生正畸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及头颅定位侧位片分别评价不同治疗阶段下前牙区牙周状况及下前牙去代偿的效果。采用SAS8.0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前、术前正畸结束、治疗结束下前牙牙根长度及舌侧牙槽骨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正畸阶段,下前牙区唇侧牙槽骨厚度及下前牙倾斜角度显著增加(P<0.01),术后正畸阶段,两者均未见改变(P>0.05)。下前牙区唇、舌侧牙槽骨高度在术前正畸阶段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正畸阶段,唇、舌侧牙槽骨高度保持稳定(P>0.05)。结论:牙槽骨再生正畸治疗下前牙区牙槽骨发育不良的骨性Ⅲ类成人患者,下前牙去代偿完全,下前牙区牙周健康。
- 王博沈国芳房兵孙良龑吴勇于洪波刘加强
- 关键词:锥形束CT头影测量
- 不同拔牙正畸模式牙弓形态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不同拔牙正畸模式下,成人牙弓形态变化的规律。方法选40例拔牙正畸病例,分为G1组20例:拔除四颗第一前磨牙,其中男13例,女7例,平均22岁;G2组20例:拔除四颗第二前磨牙,其中男8例,女12例,平均24岁。用模型测量观察矫治前后牙弓长度及尖牙区、前磨牙区和磨牙区宽度;用X线头影测量观察矫治前后切牙内收及磨牙前移的距离。对模型及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矢状向上,拔牙正畸后,G1组切牙内收幅度较G2组大[(3.70±2.41)mm和(2.85±0.32)mm,P=0.0433],G2组磨牙前移距离较G1组大[(2.45±0.53)mm和(3.96±0.40)mm,P=0.0124];两组间矫治前后牙弓长度改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横向上,拔牙正畸后,G1组尖牙区宽度增加,前磨牙及磨牙区宽度减小;G2组,尖牙及前磨牙区宽度增加,磨牙区宽度减小。其中,两组间矫治前后尖牙区宽度增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2组磨牙间宽度减少量较G1组大。结论不同拔牙正畸模式可影响牙齿矢状向的位移并造成牙弓宽度改变的差异。
- 王博房兵夏韫晖毛丽霞
- 关键词:成人牙弓宽度牙弓长度错[牙合]畸形
- 下颌支种植体支抗辅助下牙列内收的疗效评价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应用下颌支种植支抗钉远中移动下颌牙列,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探索牙移动的特点。方法:选择6例需要远中移动下颌牙列的患者,在双侧下颌支前缘植入种植支抗钉,加力于下颌尖牙远中,拉下牙列向远中移动。测量治疗前、后下颌切牙和第一磨牙冠根水平矢状向、垂直向位置,运用SPSS17.0软件包对治疗前、后各测量项目进行配对t检验,评价切牙和磨牙远中移动量及移动方式。结果:6例患者均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达到正常覆牙合、覆盖和尖窝关系。下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量在牙冠水平平均为4.88mm,在牙根水平平均为3.1mm,下颌切牙切缘远中移动平均为5.02mm,牙根远中移动平均为1.03mm。结论:下颌牙列可通过下颌支种植支抗技术获得有效的远中移动,磨牙达到整体移动,切牙主要为倾斜移动,该技术可用于前牙反牙合及前牙拥挤或唇倾的非拔牙矫正。
- 毛丽霞房兵沈国芳夏韫晖袁玲君
- 关键词:种植体支抗牙移动
- 成人骨性Ⅲ类错下前牙区牙槽骨厚度的测量分析被引量:28
- 2012年
- 目的:借助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结合计算机辅助测量技术,测量分析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骨性Ⅲ类错患者下前牙区的牙槽骨厚度,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正颌正畸联合门诊求治的成人连续病例中,选取诊断为骨性I类错畸形的患者64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66例(以下分别简称为I类组及Ⅲ类组),进一步按照垂直骨面型将两组患者分类。选取左侧下中切牙进行测量,以I类组为对照组,运用CBCT比较评估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骨性Ⅲ类错下前牙区的牙槽骨厚度。使用SAS8.0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Ⅲ类组患者前牙区唇侧(P<0.05)、舌侧(P<0.01)及总的牙槽骨厚度(P<0.01)均较I类组狭窄。前牙区唇侧牙槽骨厚度高角Ⅲ类组患者较均角及低角狭窄(P<0.01);舌侧牙槽骨厚度低角>均角(P<0.01),均角>高角(P<0.05);总的牙槽骨厚度低角>均角>高角(P<0.01)。不同垂直骨面型的Ⅲ类组患者唇侧牙槽骨厚度<舌侧(P<0.01)。结论:骨性Ⅲ类错畸形下前牙区牙槽骨厚度较I类狭窄,且低角骨面型>均角骨面型>高角骨面型;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骨性Ⅲ类错前牙区唇侧牙槽骨厚度较舌侧狭窄。提示骨性Ⅲ类错治疗前,有必要对其下前牙区牙槽骨厚度进行评估,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掩饰性治疗骨性Ⅲ类错牙移动中,医源性牙根及牙周组织损害发生的风险更大。
- 王博房兵樊林峰毛丽霞夏韫晖
- 关键词:成人锥形束CT垂直骨面型
- 唇腭裂患者牙槽突裂的正畸治疗程序探讨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唇腭裂伴牙槽突裂的上颌骨牙列矫正,常存在牙槽突裂隙区牙槽骨塌陷、牙龈高位、植入骨吸收等不理想状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8例患者,探讨上颌骨牙列矫治的治疗程序。方法:8例单侧牙槽突裂患者,在牙槽突裂植骨术同期行尖牙骨皮质切开,术后以正畸方法快速将尖牙向牙合方、唇向移动,牙根移入植骨区。术前、术后1周、尖牙正轴完成后拍摄曲面体层片、尖牙根尖片、上颌咬合片和尖牙区照片,比较治疗前后尖牙区植骨量、尖牙牙根吸收程度和松动度变化;测量裂隙侧尖牙和邻牙之间的龈缘高度差和牙根之间的夹角,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治疗前后各测量项目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结果有无统计学差异,评价植骨效果以及尖牙移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牙槽突裂植入骨高度均位于相邻牙牙根长度的1/2以上;裂隙侧尖牙牙根与邻牙牙根基本平行,牙根吸收均<2mm,龈缘高度较治疗前改建良好。结论:该治疗程序具有较强优势,在一次手术的基础上,使尖牙安全、有效进入裂隙区,保证了植入骨的丰满度和高度,重建了正常龈缘。
- 毛丽霞房兵沈国芳王博夏韫晖
- 关键词:牙槽突裂植骨正畸治疗
- 间歇牵拉应变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体外间歇拉伸应变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rBMSC)的增殖与成骨分化效应。方法应用Flexcell-4 000应力系统,将间歇拉伸应变(振幅10%,频率0.5 Hz,每天作用2次,4 h/次)作用于体外分离培养的正常rBMSC,加力1、3、5、7 d后检测应力对细胞形态改变、细胞增殖及骨形成核心结合因子Cbfα1、碱性磷酸酶(ALP)和I型胶原等成骨基因和Cbfα1蛋白的影响。结果 rBMSC在间歇牵拉应力作用1 d后即出现增殖速度减缓,一直延续到加力第7 d,ALP和I型胶原等成骨基因的表达自加力3 d后升高了3~6倍(P<0.05),并且Cbfα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在力学刺激下都出现上调。结论力学刺激在rBMSC的增殖与分化中起重要作用,适宜的间歇拉伸应变可以减缓BMSC的增殖,促进其成骨分化。
- 吴玉琼房兵江凌勇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细胞增殖成骨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