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1-07)

作品数:8 被引量:242H指数:7
相关作者:师生波王学英李惠梅韩发徐文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植物
  • 3篇青藏
  • 3篇青藏高原
  • 3篇高山植物
  • 2篇药用
  • 2篇药用植物
  • 2篇叶绿
  • 2篇叶绿素
  • 2篇叶绿素荧光
  • 2篇唐古特大黄
  • 2篇光能
  • 1篇氮素
  • 1篇电子传递
  • 1篇演替
  • 1篇叶绿素荧光参...
  • 1篇英文
  • 1篇荧光参数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演替
  • 1篇日变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宁夏工商职业...

作者

  • 5篇师生波
  • 4篇王学英
  • 3篇韩发
  • 3篇李惠梅
  • 1篇白永飞
  • 1篇胡启武
  • 1篇韩兴国
  • 1篇桑卫国
  • 1篇岳向国
  • 1篇王溪
  • 1篇陈桂琛
  • 1篇吴琴
  • 1篇吴兵
  • 1篇李月梅
  • 1篇潘庆民
  • 1篇曹广民
  • 1篇熊小刚
  • 1篇李和平
  • 1篇徐文华
  • 1篇李东

传媒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植物生理与分...

年份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动态变化的模拟研究(英文)被引量:7
2004年
用森林动态林窗模型 FORET1模拟了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长期变化特征。模型参数取自暖温带地区长期森林研究和经营的历史数据 ,对过去数据中缺少的参数进行了实地测定 ,并用观测的数据对模型作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长期动态变化特征。通过模拟可以看出 ,森林的净初级生产力没有明显变化规律且极度不稳定 ,峰值出现在30 a左右 ,相似于世界上其它地区森林动态格局变化 ,生物量格局呈循环状态变化 ,循环周期大致在 110 a左右。
桑卫国
关键词: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锡林河流域草原小叶锦鸡儿分布增加的趋势、原因和结局被引量:48
2003年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说明了锡林河流域草原中小叶锦鸡儿分布增加的趋势,认为在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甚至荒漠化(沙化)发生的情况下,小叶锦鸡儿分布的增加首先与其生物-生态学特性和生活史特征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与放牧引起的系统物理环境的改变有关,最终可能形成以小叶锦鸡儿为优势种的灌丛化牧场或沙丘灌丛地。
熊小刚韩兴国白永飞潘庆民
关键词:草原退化荒漠化生活史特征放牧
紫外光源及太阳UV-B辐射的模拟实验被引量:8
2006年
介绍了用于UV-B生物学效应研究的几种常见光源,对如何利用选择性薄膜获得理想的UV-B波段的光谱,进而能较真实模拟平流层O3耗损所导致的近地表面太阳UV-B辐射的增强,以及在野外进行UV-B模拟研究时,紫外荧光灯管的排列方式等进行了分析讨论。介绍并讨论了当前UV-B辐射实验的各种方法,并就各实验设计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操作等提出了建议。
师生波韩发
关键词:紫外光源UV-B辐射
青藏高原几种典型高山植物的光合特性比较被引量:98
2006年
选用西宁地区人工栽培的高山植物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山莨菪(Anisodus tanguticus)和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比较了3种高山植物之间光合作用的光响应和CO2响应特性,叶片光合色素以及UV-B吸收物质的差异;并以低海拔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为对比,分析了高山植物与低海拔植物的差异。结果表明与低海拔植物菘蓝相比,3种高山植物光合作用的表观量子效率(AQY)都偏低;唐古特大黄叶片的AQY、羧化效率(CE)和光呼吸速率(Rp)都很低,净光合速率(Pn)的光响应曲线在全日照光辐射范围内并没有达到完全饱和,这与单位面积叶片具有较高的光合色素以及UV-B吸收物质有关;麻花艽植物与唐古特大黄一样,具有较高的UV-B吸收物质和光合色素含量,但其Rp较高,加之Pn受气孔限制较为明显,故其光合作用的饱和光强很低,Pn相对于其它3种植物也较低;山莨菪与低海拔植物菘蓝的光合特性很相似,都具有较高的AQY和CE。这些结果表明,3种高山植物的光合特性有较大差异,但并没有一致的相对于低海拔植物的共性。4种植物Pn的胞间CO2浓度(Ci)响应曲线在CO2饱和点以后都表现为无机磷(Pi)再生限制,其Rp的变化与CO2饱和点以后的最大Pn的变化基本一致。
师生波李惠梅王学英岳向国徐文华陈桂琛
关键词:青藏高原高山植物药用植物光合特性
土壤-牧草氮素供需状况变化对高寒草甸植被演替与草地退化的影响被引量:54
2004年
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 ,选取处于不同退化阶段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草甸草场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其土壤氮素矿化补给能力、牧草对氮素的需求量的研究 ,探讨土壤 牧草氮素供需状况变化对高寒草甸植被演替与草地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牧草生长季 5~ 8月 ,高寒草甸土壤的氮素矿化补给量为 15 86 g·m-2 ,而随着高寒草甸退化程度的加重 ,植物群落中优势种群由禾草演替为禾草 +苔草 +嵩草、嵩草至杂类草 ,其牧草生长需要的总氮量分别为 2 2 86、2 4 87、37 3、14 96g·m-2 ,只有在杂类草草甸阶段 ,其牧草生长对氮素的需求才与其土壤氮素供求相适配 ,可见养分是高寒草甸植被演替与草场退化的重要驱动因子之一。
曹广民吴琴李东胡启武李月梅王溪
关键词:高寒草甸演替
高山植物唐古特山莨菪和唐古特大黄对强太阳辐射光能的利用和耗散特性被引量:22
2007年
以西宁地区人工栽培的唐古特山莨菪(Anisodustanguticus)和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为材料,比较研究了两典型高山植物对青藏高原强太阳辐射光能的利用和耗散特性。PSⅡ反应中心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和光合功能的相对限制(L(PDF))的分析表明,强太阳辐射会导致光合作用的光抑制,但并不造成PSⅡ反应中心的不可逆破坏。猝灭分析表明,唐古特山莨菪的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著小于唐古特大黄,非光化学猝灭(NPQ)和(qN)则相反(p<0.05),意味着唐古特山莨菪将PSⅡ反应中心吸收的过剩光能以热耗散等非光化学过程消耗的能力大于唐古特大黄,因而降低了用于光化学反应的份额。qN的3组分中,qNf所占比例较大;尽管相对份额很小,中午强光下两高山植物的qNm都有增大趋势,表明它在过剩光能的非光化学耗散中也起重要作用。NPQS和qNs的日变化趋势很相似;同样,NPQF为NPQ的主要组分,且唐古特山莨菪的NPQF和qNf都显著大于唐古特大黄(p<0.05)。唐古特山莨菪PSⅡ天线色素吸收光能中分配于光化学反应的相对份额(P)始终低于唐古特大黄,而用于天线热能耗散的相对份额(D)则大于唐古特大黄,两者都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以上结果表明,唐古特山莨菪的ΦPSⅡ较唐古特大黄小是因为PSⅡ天线色素吸收的光能中分配于光化学反应的相对份额或光化学猝灭的比例较小,而分配于天线热耗散的相对份额或非光化学过程的比例较大的缘故。唐古特山莨菪的NPQ和qN较大,与NPQF和qNf以及NPQS和qNs都显著大于唐古特大黄有关(p<0.05)。
师生波李和平王学英李惠梅韩发
关键词:青藏高原高山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
青藏高原药用植物唐古特山莨菪和唐古特大黄光合作用对强光的响应被引量:13
2006年
与唐古特大黄相比,唐古特山莨菪的表观光合量子效率(AQY)较高,但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较低。在光强小于1200μmolm-2s-1时,后者用于碳同化的电子传递占总光合电子传递的比例(JC/JF)比前者高,而分配于光呼吸的电子传递(JO/JF)及Rubisco氧化和羧化速率的比值(VO/VC)则相反;光强大于1200μmolm-2s-1以后两种植物的这些参数都趋向稳定。随光强增加,后者叶片吸收光能分配于热耗散(D)的增加斜率较前者高,表明两高山植物对强辐射的适应方式略有不同。加强光呼吸途径的耗能代谢和PSII天线热耗散份额是唐古特山莨菪适应高原强辐射的主要方式,而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则是唐古特大黄的一种适应方式。
师生波王学英李惠梅韩发
关键词:青藏高原高山植物药用植物光合电子传递光能分配
3种高山药用植物光合作用及光抑制机制研究
2007年
研究3种药用植物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叶表光强和叶温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进程。结果表明:麻花艽的单位鲜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唐古特山莨菪和鸡爪大黄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没有显著差异。3种植物的qp的日进程与光强和叶温的日变化表明植物在1 d中都在进行过剩激发能的耗散,对光合机构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王学英师生波吴兵马建忠
关键词:叶绿素荧光日变化光合色素光抑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