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08ZWD015)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武善增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晓庄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红卫兵诗歌与天安门诗歌的内在联系与历史地位被引量:1
- 2009年
- 作为文革前期与后期重要的文学现象,红卫兵诗歌与天安门诗歌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和抒情模式,两者都是文革时期主流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政治语境和文化根源上看,红卫兵诗歌与天安门诗歌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天安门诗歌是文革主流文学的寻常组成部分,它不能承担揭开新时期文学序幕的历史任务。
- 武善增
- 关键词:历史地位
- 论“文革”主流诗歌的抒情模态
- 2011年
- 1974年有一场关于新诗创作的理论探讨,这场理论探讨的基本内容是新诗如何向样板戏学习、如何贯彻"根本任务"论、如何运用"三突出"创作原则的问题。把握这场讨论的文学背景和理论内涵,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文革"主流诗歌抒情模态的特征和根源。我们知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是"文革"运动的政治理论,这种理论义由许多分支理论构成,如文艺革命理论、教育革命理论、知识分子再教育理论、党内矛盾理论、卫生革命理论等。其中,文艺革命理论又由许多具体的理论观点构成。
- 武善增
- 关键词:文艺革命三突出诗创作文学背景意识形态领域
- 论“文革文学”话语在1964年的生成被引量:4
- 2011年
- 《红灯记》、《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杜鹃山》等作品的出现和发表,以及由此总结出的一整套创作理论规范,它们互为参证、互为支持、互为依存,共同标志着"文革文学"话语在1964年的生成。"文革文学"有着自己的存在历史,它与文革政治运动的存在时间不具有同一性。
- 武善增
- 关键词:文革文学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