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12FD007)

作品数:5 被引量:95H指数:5
相关作者:李运刚李雪黄江成胡金明柳江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干旱
  • 2篇流域
  • 2篇红河流域
  • 1篇云南红
  • 1篇灾害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水文
  • 1篇水文干旱
  • 1篇频次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干旱
  • 1篇流域径流
  • 1篇径流
  • 1篇降水
  • 1篇降水指数
  • 1篇国际河流
  • 1篇旱灾
  • 1篇河流域

机构

  • 5篇云南大学

作者

  • 5篇李运刚
  • 4篇李雪
  • 2篇黄江成
  • 1篇何大明
  • 1篇柳江
  • 1篇胡金明
  • 1篇罗贤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山地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1956-2013年元江-红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国际河流水文变化和跨境影响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焦点,从全流域尺度分析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跨境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等提供科学基础。本文基于元江-红河流域干支流6个水文站径流数据以及64个气象站降水、气温数据,分析径流的年内分配、年际变化特征、径流变化趋势和周期性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元江-红河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约80%的径流量集中于汛期(6~11月)。支流站点的径流年内分配变化大于干流站点,所有站点径流集中期均表现出提前的趋势;②径流年际变化剧融,具有明显的丰枯特征,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为枯水期,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为丰水期,7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为平偏枯水期,90年代中期-2002年为平偏丰水期,2002年以后为枯水期;③1956~2013年元江-红河年平均径流量呈减少的趋势,其中李仙江站减少趋势显著;R/S分析表明未来径流量可能呈增加的趋势;④蛮耗站和李仙江站的周期变化主要是4a、6~9a的年际变化和21~22a的年代际周期变化,S0nTav水文站在8~10a和21~22a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周期与上游蛮耗站和李仙江站基本一致;⑤流域降水变化是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径流年内分配特征,但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有限。
李雪李运刚何娇楠罗贤
关键词:径流气候变化国际河流
基于SPEI和SDI指数的云南红河流域气象水文干旱演变分析被引量:39
2016年
本文基于红河流域43个气象站1961-2012年逐月降水、气温数据以及干支流2个水文站1956-2013年逐月流量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径流干旱指数(SDI)分析流域气象水文干旱的演变特征,并探讨水文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响应。结果表明:(1)1961-2012年期间,流域总体上表现出干旱化的趋势,季节变化上春季有变湿的趋势,而夏、秋、冬三季有变干的趋势,但趋势并不显著。干旱频率季节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春旱和冬旱发生频率较高。从干旱范围来看,春旱范围呈缩小的趋势,夏旱、秋旱和冬旱范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大趋势;(2)1956-2013年期间,流域水文干旱表现出加剧的趋势,其中1958-1963、1975-1982、1987-1993、2003-2006和2009-2013年为水文干旱多发期,近10年来频率明显增加;(3)流域水文干旱滞后于气象干旱1~8个月,气象和水文干旱事件的干旱历时、严重程度和强度之间具有紧密的相关性,流域气象干旱是水文干旱的主要驱动力。
李运刚何娇楠李雪
关键词:气象干旱水文干旱红河流域
云南省干旱灾害风险评估被引量:21
2016年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利用云南省129个县(市、区)的气象、社会经济和地理信息数据,从干旱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成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对干旱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低、次低、中、次高、高等级干旱灾害风险的面积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13.4%,29.8%,28.2%,19.6%和9.1%。干旱灾害风险空间分布比较复杂,大致沿哈巴雪山—点苍山—哀牢山一带,西部地区干旱灾害风险总体较低,东部地区干旱灾害风险相对较高。南盘江流域、红河流域、金沙江下游地区为典型的干旱灾害高风险区;三江并流区及澜沧江下游地区为干旱灾害低风险区。利用近10 a的旱灾受灾面积和总经济损失对评估结果进行了验证,表明构建的评估模型总体能反映云南省干旱灾害风险水平,可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何娇楠李运刚李雪黄江成
关键词:干旱灾害风险评估
云南省1961—2012年干旱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4
2016年
基于云南省126个气象站点1961—2012年逐月降水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分析年度和季节干旱强度、干旱频率以及干旱影响范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年尺度上干旱强度呈增强的趋势。春季干旱强度减弱,夏、秋季干旱强度增强,冬季变化不明显;82%站点的干旱强度呈增强的趋势,其中滇东地区增强趋势最为显著。2)滇西北、滇中、滇东南及滇西南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较高,滇东和滇东北地区易出现极旱。春季干旱主要发生在滇西北、滇西地区;夏季干旱主要发生在滇西、滇西南地区;秋季干旱集中分布在滇西、滇西南、滇中和滇东北地区;而全省大部分地区冬季干旱发生频率都较高。3)近30年来干旱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向区域性、全域性等大范围干旱扩展。从季节变化来看,春季和冬季干旱影响范围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夏季和秋季干旱影响范围则表现出扩大的趋势。
何娇楠李运刚李雪黄江成
关键词:干旱
1960-2007年红河流域强降水事件频次和强度变化及其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利用中国境内红河流域23个气象站点1960-2007年的逐日降水数据,分析流域强降水事件频次和强度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影响。结果表明:①强降水频次和强度在空间上表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趋势,流域下游的河口—金平—绿春—江城一带为高值区,上游的巍山—南涧—弥渡一带则为低值区。②强降水频次和强度的变化趋势存在空间差异,趋势增加的站点大多分布在李仙江上游、元江中上游和藤条江流域,趋势减少的站点大多分布在李仙江下游、元江下游和盘龙河流域。③从流域整体来看,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近48年来强降水频次和强度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频次和强度的趋势变化幅度分别为0.26 days/10a和0.18 mm.day-1/10a;研究时段内频次和强度在时间变化上没有显著突变点。④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强降水变化的影响,表明近20年间强降水频次和强度的增加,增大了局部地区滑坡泥石流、洪涝灾害的风险,河流泥沙含量也随之增加。
李运刚胡金明何大明柳江
关键词:红河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