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药局滚动资助项目(302004)
-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3
- 相关作者:庆方周艳肖柳英张世平吕俊华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市中医医院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滚动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葛根素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增强作用和降糖降脂作用被引量:16
- 2006年
-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血压、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用喂饲高脂高糖高盐的方法建立胰岛素抵抗.高血压(IRH)病理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卡托普利组(Cap)、葛根素注射液(Pue)高、中、低3个剂量组、模型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给药后,测定大鼠的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BG)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后血糖(2hBG),以及空腹血浆血糖(FPG)和胰岛素含量的变化,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模型组的血压及血糖、血脂、Ins含量均有显著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降低(P〈0.05~0.01);Cap、Pue 80mg/kg和40mg/kg组能降低IRH大鼠血压及OGTY-2hBG、TG、TC和胰岛素含量,并提高ISI(P〈0.05—0.01)。但不影响FPG(P〉0.05);Pue20mg-/kg组的上述各指标值,与模型阴性对照组比,差异均未见显著性(P〉0.05)。结论:Pue可以有效降低IRH大鼠的血压、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改善IR有着积极的意义。
- 庆方潘竞锵肖柳英韩超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降脂降糖
- 葛根素拮抗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的作用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IRH)的肿瘤坏死因子-α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影响。方法用喂饲高糖高盐高脂的方法建立胰岛素抵抗-高血压(IRH)病理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卡托普利(Cap)组、葛根素注射液(Pue)高、中、低三个剂量组、模型阴性对照组,分别给药后,测定血浆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肾素、血管紧张II(Ang-II)、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及给药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Cap和Pue80mg·kg-1及40mg·kg-1组均能明显降低IRH大鼠的肾素、Ang-II的含量及血压(P<0.05~0.01)。Pue20mg·kg-1组对上述各指标,则差异均未见显著性(P>0.05)。Cap和Pue80mg·kg-1组,能降低Fins及TNF-α含量(P<0.05~0.01),改善IRH大鼠的高胰岛素血症;提高低下的ISI,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而其余两个剂量组,则差异均未见显著性(P>0.05)。结论Pue可以有效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含量,降低高血压。
- 庆方潘竞锵肖柳英韩超
- 关键词:葛根素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肿瘤坏死因子-Α
- 葛根素增强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胰岛素敏感性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喂饲高脂高糖高盐的方法建立胰岛素抵抗—高血压(IRH)病理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卡托普利组(Cap)、葛根素注射液(Pue)高、中、低三个剂量组、模型阴性对照组及正常空白对照组,分别给药后,测定大鼠血压、血清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空腹血浆血糖(FPG)及胰岛素(F ins)含量的变化,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模型组的血压、血糖、Ins均有显著升高,ISI降低(P<0.05~0.01);Cap和Pue 80mg.kg-1组能降低TNF-α含量,纠正IRH大鼠高胰岛素血症(P<0.05~0.01),提高低下的ISI,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而Pue其余两个剂量组,对F ins、TNF-α含量和ISI作用,差异均未见显著性(P>0.05)。Cap和Pue 80mg和40mg.kg-1组,均能降低IRH大鼠TG,TC(P<0.05~0.01);Pue 20mg.kg-1组对上述各指标,则差异均未见显著性(P>0.05)。结论Pue增强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和降血压,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是通过减少TNF-α分泌,改善脂质代谢,葡萄糖分解等途径实现的。
- 庆方潘竞锵肖柳英韩超
- 关键词:葛根素胰岛素高血压肿瘤坏死因子-Α
- 甘草酸对D-半乳糖诱导大鼠醛糖还原酶活性的抑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氨基胍甘草酸对D-半乳糖诱导大鼠体内醛糖还原酶活性、糖耐量和蛋白非酶糖基化反应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6/2005-09在暨南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实验室完成。选用6周龄清洁级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取15只为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次/d,持续8周;其余大鼠均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150mg/kg,1次/d×8周致病。D-半乳糖处理大鼠2周后,将大鼠按体质量均衡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氨基胍组和甘草酸组3组,然后继续腹腔注射D-半乳糖处理同时灌胃给予蒸馏水、氨基胍和甘草酸穴浓度均为30g/L雪300mg/kg灌胃,1次/d×6周;实验结束时,观察氨基胍和甘草酸对D-半乳糖诱导大鼠体内醛糖还原酶活性、糖耐量和蛋白非酶糖基化反应的作用。结果:实验动物6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没有有脱失。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半乳糖处理大鼠出现糖耐量减退、糖基化产物(包括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增高以及红细胞内醛糖还原酶活性增强(P<0.01)。②氨基胍组与模型组比较,2h血糖显著降低,可拮抗D-半乳糖诱导的糖耐量减退(P<0.01);甘草酸对糖耐量减退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差异未见显著性意义(P>0.05)。③氨基胍和甘草酸,均可抑制D-半乳糖诱导的醛糖还原酶活性增高(P<0.01,0.05);氨基胍能明显降低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含量,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甘草酸则对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含量的影响不大,差异均未见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氨基胍和甘草酸均能抑制D-半乳糖诱导大鼠体内增高的醛糖还原酶活性,氨基胍对D-半乳糖诱致的大鼠糖基化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甘草酸对大鼠糖基化反应未见抑制作用。
- 周艳谭海荣潘竞锵吕俊华张世平肖柳英
- 关键词:半乳糖糖基化醛糖还原酶甘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