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CDB195) 作品数:12 被引量:75 H指数:5 相关作者: 黄素芳 邹灯秀 谢拉 张凤玲 王芳 更多>> 相关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个性化指导在新入职护士心肺复苏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个性化指导在新人职护士心肺复苏术(CPR)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个性化指导对25名新护士进行CPR培训,培训前后分别在LaerdalACLS高级生命支持模型人(200_05050)上进行CPR操作,并用Laerdal计算机技能报告系统收集数据分析,比较培训前后操作情况。结果个性化的指导培训后新护士胸外按压的各指标均有提高,按压深度足够率从65.2%提高至92.7%,不正确手部位置率从7.7%下降至1.3%,记录错误次数的比例从41.4%下降至17.6%,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后人工通气的潮气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8,P〉0.05)。结论个性化指导在新入职护士CPR培训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以在全院推广,并且合适的按压频率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谢拉 黄素芳 易艳 吴前胜关键词:心肺复苏术 在职培训 个性化指导 应用新版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评价医护人员胸外心脏按压质量 被引量:28 2013年 目的对照《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了解临床医护人员实施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质量,为有效提高心肺复苏培训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对219名临床医护人员按照《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实施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利用高级复苏模型及计算机技能报告系统监测医护人员技能考核中的胸外心脏按压相关质量指标。结果医护人员按压疲劳时间为(57.46±29.10)s,定位准确率为83.35%,平均按压心率为(130.95±23.37)次/min,按压频率正确率为95.63%,按压深度平均正确率为14.54%,胸壁回弹率为78.51%。结论临床医护人员考核结果不能满足高质量胸外心脏按压的质量指标要求,进行心肺复苏培训时,需注重实践操作培训,重点培训操作者按压手法与姿势、按压深度与力度的把握以及按压频率的把握,以提高培训效果。 黄素芳 严丽 张凤玲 邹灯秀关键词:医护人员 心肺复苏 心血管急救 胸外心脏按压 急诊科和ICU医护人员胸外心脏按压质量的评价 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描述急诊科和ICU医护人员胸外心脏按压质量的现状,提出改进培训质量和效果的对策。方法利用高级复苏模型及计算机技能报告系统监测临床医护人员胸外心脏按压定位、按压频率、按压深度、胸壁回弹、按压疲劳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部分操作者疲劳时间短,按压深度不够,按压频率偏快,胸壁回弹不理想。结论对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培训时,应按照心肺复苏指南,注重实践操作培训,引入高级仿真模拟人及先进的监测反馈技术,重点培训薄弱环节,提高胸外心脏按压的培训效果。 黄素芳 邹灯秀 严丽 张凤玲 绳宇关键词:心肺复苏术 急诊室 重症监护病房 反馈系统在新入职护士胸外心脏按压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应用反馈系统考核评价新入职护士心肺复苏技术中的胸外心脏按压环节质量,为规范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对71名新人职的护士进行(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的理论操作培训,重点讲解环节质量的要点和难点,应用Laerdal模型组织实训,考核胸外按压效果。结果新护士平均按压频率为124.23次/min,按压深度〉5cm占40.32%,定位正确率91.30%,按压放松时胸壁充分回弹率为97.41%,按压与放松的比例为(0.85±0.13),各指标均达标的按压比例占37.39%。结论重视培训环节质量,强化环节质量的要点和难点,使新护士获得新人职基本急救技能的准人。 黄素芳 邹灯秀 李春华 谢拉关键词:胸外心脏按压 医护人员胸外心脏按压技术指标的达标分析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通过模型人分析医护人员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技术指标的达标情况,探讨提高胸外按压质量的对策。方法利用Laerdal高级复苏模型及Laerdal?计算机技能报告系统监测某三级甲等医院219名临床医护人员对模拟人实施胸外心脏按压的质量,包括按压定位、按压频率、按压深度、胸壁回弹率,同时记录疲劳时间。结果医护人员进行模拟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的疲劳时间为57.46s,明显低于《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推荐的标准(P<0.01);平均按压频率正确率(即按压频率>100次/min占的比例)为95.63%,平均定位准确率为83.35%,按压深度正确率(≥5cm)为14.54%,胸壁回弹率为78.51%。结论对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技术培训应重视按压深度及胸壁回弹等重点环节,并提醒胸外心脏按压者自觉疲劳时应及时换人。 黄素芳 邹灯秀 张凤玲关键词:胸外心脏按压 技术指标 医护人员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培训的难点和重点分析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通过对护士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培训后考核,分析其培训的难点及要点。方法对67名临床护士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统一培训,集中考核,记录操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培训方及护士双方的原因,以改进培训方法。结果仅1.5%的护士不能够掌握心肺复苏操作程序,颈动脉搏动的判断错误率为67.2%,呼吸气囊人工通气错误率为77.6%,胸外按压错误率为73.3%,胸外按压平均速率为130次/min。结论护士掌握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但操作精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高品质胸外心脏按压技术、呼吸气囊人工通气的有效性是培训难点,强调每步骤的规范性是培训的重点。 黄素芳 王芳 胡友珍关键词:心肺复苏术 在职培训 最佳胸外按压频率及按压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索最佳的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及影响按压质量的因素,为保障高质量的心肺复苏(CPR)及相关培训提供依据与指导。方法对175名新护士进行为期3 d 的 CPR 理论及技能培训后,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其中1个对照组,4个实验组。对照组为自由按压,在没有任何频率指引的情况下,在按压模型上实施2 min 的胸外按压,4个实验组分别在节拍器引导的100,110,120,140次/min 的频率下进行2 min 的胸外按压。结果100,110,120次/min 组的各项按压质量指标较对照组、140次/min组好,按压频率及按压者的体质量共可解释平均按压深度、足够深度按压次数占总按压次数比例、下压/上放时间之比、疲劳时间变异的13%,10%,11%,11%。结论100~120次/min 是实施 CPR 最佳的胸外按压频率;按压频率及按压者的体质量是影响按压质量的因素。 卢吉 黄素芳 刘雪晴 王芳 邹灯秀关键词:心肺复苏 节拍器 胸外心脏按压相关因素与救援者疲劳的关系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胸外心脏按压相关因素与救援者疲劳的关系。方法将5名技能小组护士每周集中1次,按照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操作要求,每人每次在心肺复苏人体模型上连续实施心肺复苏3min,操作完毕,打印包括胸外按压总数、满意按压数等测试结果。共实施心肺复苏50人次。结果随着按压时间延长,按压总数与满意按压数显著降低,疲劳发生率显著增多;救援者客观疲劳发生时间上,女性短于男性,取站姿者短于取跪姿者(均P<0.01);当总平均按压频率大于120次/min时,疲劳时间缩短(P<0.01)。结论救援者疲劳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操作姿势、按压频率、时间等,应1~2min更换一次施救人员,以延长救援者疲劳时间,提高心肺复苏质量。 刘伟权 李春华 黄素芳 邹灯秀关键词: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 PDCA循环理论在胸外心脏按压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胸外心脏按压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理论对70名急诊科和ICU医护人员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培训,并比较培训前后考核质量。结果培训后胸外心脏按压定位、频率、深度、胸壁完全回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PDCA质量持续改进方案能有效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胸外心脏按压质量。 邹灯秀 黄素芳 汪晖 曾铁英 谢拉关键词:胸外心脏按压 PDCA 基于Utstein模式的心肺复苏注册单在急诊科的应用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基于Utstein模式的心肺复苏注册单在急诊科应用的效果。方法对167例病例进行一般资料登记,回顾审阅167例病历资料中关于心肺复苏的病程描述及医嘱和护理记录,逐一寻找符合注册单中的条目信息并进行登记。将2013年1—9月心脏骤停的4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运用注册单前瞻性收集心肺复苏关键数据。实验组的资料收集经过心肺复苏标准化注册培训的临床医务人员在心肺复苏抢救中利用注册单实时记录心肺复苏流程,并按照注册表的质控要求进行数据完善及严格质控。结果注册单应用后心脏骤停时间、心脏骤停病因、CPR启动时间、首次除颤时间、CPR终止时间的记录缺失率较应用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92,5.34,203.93,75.16,193.71;P〈0.05)。结论基于Utstein模式的心肺复苏注册单的应用降低了心肺复苏关键数据的缺失率,为心肺复苏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王芳 黄素芳 陈园园关键词:心肺复苏术 UTSTEIN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