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RK013)

作品数:9 被引量:384H指数:9
相关作者:杨菊华陈传波陈志光张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流动人口
  • 3篇家庭
  • 2篇家庭化
  • 2篇城乡
  • 2篇城乡分割
  • 1篇人口
  • 1篇人口流动
  • 1篇弱势
  • 1篇社会保障
  • 1篇社会保障研究
  • 1篇社会排斥
  • 1篇社会融入
  • 1篇身份
  • 1篇身份认同
  • 1篇批次
  • 1篇青年
  • 1篇先行者
  • 1篇流动家庭
  • 1篇经济发展
  • 1篇经济融入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作者

  • 8篇杨菊华
  • 2篇陈传波
  • 1篇张莹
  • 1篇陈志光

传媒

  • 2篇人口学刊
  • 2篇人口研究
  • 2篇人口与经济
  • 1篇学海
  • 1篇人口与发展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社会排斥与青年乡-城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的三重弱势被引量:55
2012年
在近二、三十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青年乡-城流动人口可能因户籍性质、户籍地点、年轻(故而缺乏工作经历和经验)而成为中国目前最脆弱的群体之一。文章以社会排斥理论为分析框架,使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探讨青年乡-城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的模式、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与其他相关人群相比,该群体的绝对经济社会地位和相对融入水平都是最低的,处于三重弱势地位。该现象说明,社会发展带来的潜在的积极后果可能被制度及结构性因素所抵消;同时,文章的发现也挑战了"市场经济在纵向上,一定会促进权利和法律平等"的观点,暗示社会融入的进程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呼唤打造一个更为包容、不同人群平等相处的和谐社会。
杨菊华
关键词:社会排斥经济融入
流动家庭的现状与特征分析被引量:38
2013年
文章基于2011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家庭规模、代数、结构和居住安排等方面,描述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家庭特征。结果表明,家庭规模为2.46人;平均1.54代人;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为主(占68.6%),单人家庭次之(占27.0%),主干家庭和其他家庭各占3.3%和1.1%;2/3的子女与流动父母同住。但是,全国的平均水平掩盖了较大的地区性差别:中部地区和跨县流动者的家庭规模最大、代数最多、家庭结构更复杂、子女更易与父母团聚,而在东部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带跨省流动者中,家庭规模最小、代数最少、结构最简单,团聚更不易。这些特点透视出,各地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对家庭团聚设置的门槛不同,同时也折射出流动人口的自选择性。
杨菊华陈传波
关键词:流动人口家庭化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居住安排
北京市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研究——基于不同代际、户籍及地区的比较被引量:55
2013年
不同代际、户籍的流动人口有着明显的差别特征,从而对北京市有着不同的认同意愿和认同结果。本文使用定量数据,基于比较视角,分析了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认同现状、模式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对流入地都有强烈的融入意愿,尽管意愿与结果之间存在明显的背离;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认同意愿显著超过其他地区流动人口,说明流动人口对北京怀有更强的期待;北京市年长流动人口比青年流动人口有着更强的认同意愿,且乡—城流动人口的认同意愿超过城—城流动人口。
杨菊华张莹陈志光
关键词:身份认同
父母流动、家庭资源与高中教育机会被引量:12
2011年
教育一直是实现纵向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之一;高中教育对个体人文资本的积淀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十分重要。本文使用具有全国代表性数据,探讨由于地域流动等原因而引起的父母构成的变化与17-18岁青少年高中教育机会之间的关系。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居住安排中,因父亲流动而仅与留守母亲同住的孩子具有最大的教育优势;相反,因母亲流动而仅与留守父亲同住的孩子的高中教育机会较差。这种差异与私域和公域的性别角色观念有关,并通过改善或降低家庭的教育、照料和行为规范资源,进而作用于孩子的教育福祉。该发现暗示,人口流动并不一定总是带来积极的教育后果。
杨菊华
关键词:人口流动家庭资源
城乡差分与内外之别——流动人口劳动强度比较研究被引量:19
2011年
本文利用全国性数据,比较分析了城—城流动人口、乡—城流动人口、流入地户籍市民的劳动强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外来人口的实际工作时间都远远超过,但标准劳动时间却低于本地市民,表明"内外之别"对劳动强度的影响大于"城乡差分"。而乡—城流动人口的劳动时间最长,处于外来人、农村人的双重弱势,凸显出"城乡差分"的特点。可见,外来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权益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亟待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
杨菊华
关键词:劳动保护社会融入
城乡分割、经济发展与乡-城流动人口的收入融入研究被引量:43
2011年
通过比较流入地市民、城-城流动人口、乡-城流动人口的绝对收入水平及流动人口与本地市民相对收入比率发现,其一,与本地市民相比,城-城流动人口的收入更高,乡-城流动人口的收入较低,表明流动人口群体内发生了因户籍制度引起的收入分化;农村户籍使乡-城流动人口难以获得与本地市民类似的收入待遇。可见,在探讨流动人口的收入时,必须区分其户籍身份,以免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其二,虽然在经济发达省区,乡-城流动人口的绝对收入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同类人群,但相对融入程度却更低;而在欠发达省区,乡-城流动人口的收入与本地市民更接近,呈现出低水平融入的特点。这表明,经济发展与收入融入并非线性关系;发达的经济也未必能促进乡-城流动人口的融入。
杨菊华
关键词:城乡分割
城乡差分与内外之别: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研究被引量:86
2011年
流动人口与流入地居民之间最主要的差异集中表现为社会保障福利和其他公共资源的获得。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由于户籍类型造成的城乡差分及因户籍地引起的内外之别共同作用于个体社会保障的可获得性,三个人群的社会保障水平呈现出显著的梯级差别,乡-城流动人口处于农村人和外来人的双重弱势;而且,经济越发达,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越低;而在经济欠发达之地,他们与本地市民的差距较小,呈现出低水平融入的特点。这些发现表明,各级政府改善流动人口社会福利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各地区现行的制度安排,而这些制约维系着不同身份人群之间在公共资源可及性和可得性方面的不公。
杨菊华
关键词:城乡分割社会保障
流动人口家庭化的现状与特点:流动过程特征分析被引量:96
2013年
在明确界定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借助具有时效性和代表性的调查数据,描述了流动人口的流动过程特征。人口流动模式存在家庭式和非家庭式流动双峰并存的特点;家庭成员多分批达到流入地,家庭团聚具有梯次性。但是,在中部地区和跨县流者中,完整家庭式流动的比例最高,家庭成员团聚的批次较少、间隔较短,而在经济发达和欠发达之地,完整家庭式流动的比例都低,折射出发达地区家庭团聚的门槛或生活成本较高,而欠发达地区优质资源的不足对流动人口携家带口的吸引力不够。
杨菊华陈传波
关键词:家庭化先行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