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426)
- 作品数:8 被引量:68H指数:5
- 相关作者:于仁成周名江李爱峰王晓杰李钧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两种鲭科以及其他鱼类松果体窗形态结构的比较
- 2013年
- 为了解鲭科鱼类颅顶松果体窗的结构和其与生活习性、鱼类系统进化的关系,利用光镜、X射线同步辐射技术以及组织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和日本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松果体窗的组织学结构。此外,通过随机取样分属9目17科的20种鱼类标本,检测松果体窗形态结构,分析松果体窗与鱼类进化发育的关系,并探讨其在鱼体可能发挥的生理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具松果体窗的鱼类大都居于近海或淡水水域的底层,松果体窗的产生与它们的生存环境有一定关系,这种特殊的生理结构可以使鱼类在弱光环境中尽可能多地接受光线,让光线到达大脑并调节生理功能。同时,具有洄游特性的海洋鱼类也具有松果体窗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鱼类通过感知光线的变换来确定洄游路线。
- 孙媛媛王晓杰宋佳坤
- 关键词:鲭科黄鳍金枪鱼
- 福建沿海部分地区织纹螺毒性消长及毒素成分分析被引量:11
- 2008年
- 为了解福建沿海织纹螺毒性的动态变化,于2006年3月至9月,对福建省涵江、同安和霞浦三地的织纹螺毒性消长情况进行了跟踪监测,并对高毒性织纹螺样品中的毒素成分进行了分析。期间每周采样一次,采集的织纹螺经鉴定后,通过小鼠生物测试法分析其毒性,并选择毒性较高的织纹螺样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分别对样品中的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和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个采样点的织纹螺主要为半褶织纹螺,且均有阳性样品检出,涵江、同安和霞浦的织纹螺样品中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43%和20%。采自福建三地的织纹螺样品总体毒性较低,毒性最高的样品为7月12日采自霞浦的半褶织纹螺,毒性为16.2MU.g-1组织(湿重)。对高毒性织纹螺样品的毒素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不含麻痹性贝毒毒素,但是在样品中检测到了河豚毒素及其同系物三脱氧河豚毒素(trideoxy TTX)。样品中河豚毒素含量为4.38μg.g-1组织(湿重),依据样品中河豚毒素含量计算得到的毒性与小鼠法测试结果基本相当,说明河豚毒素及其同系物是导致织纹螺毒性的主要毒素成分。涵江的阳性样品集中出现在3月份,而同安和霞浦的阳性样品则出现了3月份和6,7月份两个高峰时段,说明织纹螺的毒性变化具有一定的季节和地域特征。因此,建议福建地区在这两个时段加强对织纹螺毒性的监测。
- 罗璇于仁成王晓杰李钧周名江
- 关键词:织纹螺毒性河豚毒素麻痹性贝毒色谱-质谱联用
- 半褶织纹螺(Nassarius semiplicatus)及其生活环境中分离培养的细菌毒性测试与种类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在中国沿海地区,因食用织纹螺导致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最近的研究表明,河豚毒素及其衍生物是织纹螺中主要的致毒成分。但是,对于织纹螺中河豚毒素的来源还不清楚。【目的】本研究尝试分离、培养和鉴定织纹螺及其生活环境中的细菌,并对其毒性进行分析,为探明织纹螺中河豚毒素的可能来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先后于2006年6月13日和19日在江苏省盐城采集织纹螺样品,应用小鼠生物法对织纹螺样品的毒性进行了测试;从织纹螺体内及其生活环境中分离细菌,并选择部分菌株进行了室内培养;以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LISA)对培养菌株中的河豚毒素进行了检测;通过对细菌16S核糖体DNA(rDNA)部分序列的测定,对有毒菌株进行了初步的种类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集的织纹螺为半褶织纹螺,两次采集样品的毒性分别为247MU(mouseunit,小鼠单位)和270MU/100g组织(湿重)。对14个菌株进行了毒性检测,其中有毒细菌9株。产毒菌株的毒性普遍较低,毒性范围为15~96ng/g。有毒菌株核糖体序列与弧菌(Vibrio)、希瓦氏菌(Shewanella)、动性球菌(Planococcus)、海单胞菌(Marinomonas)、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等菌属有较高的相似性,可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研究发现半褶织纹螺体内及其生活环境中存在能够产生河豚毒素的细菌,说明织纹螺中的河豚毒素可能与其体内及其生活环境中的细菌有关,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 王晓杰于仁成罗璇周名江沈进进顾振国
- 关键词:织纹螺河豚毒素细菌RDNA
- 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联用分析河豚毒素被引量:25
- 2007年
- 应用C18反相色谱柱和HILIC亲水作用色谱柱,建立了河豚毒素(TTX)的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应用反相色谱法,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下,对TTX的分析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r=0.9992),方法检出限(S/N=3)为120pg,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10%;应用亲水色谱法,在SIM和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下同样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r=0.9996和r=0.9998),检出限(S/N=3)分别为15pg和3.75pg,在SIM模式下RSD低于10%,在SRM模式下RSD处于10%~20%之间。亲水作用色谱柱大大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由于SIM模式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建议应用HILIC色谱柱的SIM模式定量分析TTX。
- 李爱峰于仁成周名江
- 关键词:河豚毒素
- 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08年
- 近年来,欧洲沿海地区频繁出现一种新毒素Azaspiracid(AZA)导致的中毒事件,给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对这类新型毒素的毒性及致毒机理还不清楚,缺少相应的贝类毒素检测方法。为此,本文对有关AZA毒素的来源、理化性质、毒性、致毒机理、检测方法等内容进行了综述,并建议中国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以期帮助人们认识这一新型毒素,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李爱峰韩刚于仁成
- 河豚毒素生态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9年
-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取名于河豚鱼,最早从河豚鱼中分离纯化。自1964年河豚毒素化学结构被阐明以后,河豚毒素研究得到了生物学家、毒理学家、化学家、药理学家的广泛关注。河豚毒素具有许多天然同系物。河豚毒素及其同系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存在于一系列不同进化水平的海洋生物和少量的两栖动物体内。河豚毒素及其同系物可能具有防御、捕食及信息传递等生态作用,毒素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与其生态作用密切相关。含有河豚毒素的生物对河豚毒素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其机制可能与生物体内存在河豚毒素结合蛋白或生物自身具有独特的钠离子通道结构有关。重点针对河豚毒素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对河豚毒素的耐受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河豚毒素生态学研究及河豚毒素中毒事件的防范提供科学资料。
- 王晓杰于仁成周名江
- 关键词:河豚毒素生态作用
- 中国沿海两例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中织纹螺体内毒素分析被引量:22
- 2007年
- 近年来,因食用织纹螺(Nassariusspp.)导致的中毒事件在中国沿海屡有发生。由于中毒患者的症状与麻痹性贝毒中毒症状相似,因此,许多中毒事件被归咎于麻痹性贝毒,认为织纹螺中的毒素与邻近海域的有毒赤潮有关,但也有研究发现螺体内存在河豚毒素。对此,本研究应用亲水性相互作用色谱柱建立了河豚毒素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对造成2002年和2003年两次中毒事件的织纹螺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批织纹螺样品中均含有高浓度的河豚毒素及其衍生物,包括三脱氧河豚毒素、脱水河豚毒素和单加氧河豚毒素等,而且两个织纹螺样品中的毒素组成非常相似。因此,导致这两起中毒事件的致毒因子是河豚毒素及其衍生物。江苏和福建两地织纹螺中毒素组成的相似性显示两地织纹螺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毒素来源。
- 于仁成周名江李爱峰张清春王云峰李钧颜天Michael QuilliamBernd Luckas
- 关键词:织纹螺河豚毒素
- 河豚毒素及其衍生物在织纹螺体内的解剖分布初探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初步探讨织纹螺体内河豚毒素(TTX)及其衍生物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特征。方法以2004年导致福建仙游地区中毒事件的肇事种红带织纹螺(Nassarius succinctus)为研究对象,将其软组织分为食道、肌肉和内脏三部分,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毒素分析。结果织纹螺的食道、肌肉和内脏组织中均含有TTX、脱水河豚毒素、三脱氧河豚毒素、单脱氧河豚毒素和加氧河豚毒素等成分,以色谱峰面积为准,trideoxy TTX在各组织中所占比例最高,85%以上,TTX次之。三种组织相比,TTX在内脏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而三脱氧毒素在肌肉中所占的比例最高。结论织纹螺不同组织中的河豚毒素及其衍生物的含量与组成情况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是织纹螺对河豚毒素的分配与代谢转化过程的反映。
- 李爱峰于仁成周名江李钧
- 关键词:织纹螺河豚毒素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食物中毒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