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航空科学基金(2009ZB52028)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孙志刚宋迎东高希光孔春元杨福树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6篇复合材料
  • 6篇复合材
  • 3篇陶瓷
  • 3篇陶瓷基
  • 3篇陶瓷基复合
  • 3篇陶瓷基复合材...
  • 3篇C/SIC
  • 3篇C/SIC复...
  • 2篇基体开裂
  • 1篇单胞
  • 1篇单胞模型
  • 1篇弹性模量
  • 1篇低循环
  • 1篇性能模拟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应变曲...
  • 1篇正交铺设
  • 1篇疲劳寿命预测
  • 1篇脱粘
  • 1篇细观

机构

  • 6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6篇宋迎东
  • 6篇孙志刚
  • 3篇高希光
  • 2篇孔春元
  • 1篇王振剑
  • 1篇苗艳
  • 1篇李龙彪
  • 1篇许仁红
  • 1篇杨福树

传媒

  • 3篇复合材料学报
  • 2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Chines...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Research on failure criterion of composite based on unified macro- and micro-mechanical model被引量:4
2013年
A new unified macro- and micro-mechanics failure analysis method for composite structures was developed in order to take the effects of composite micro structure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is method, the macro stress distribution of composite structure was calculated by commerci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According to the macro stress distribution, the damage point was searched and the micro-stress distribution was calculated by reformulated finite-volume direct averaging micromechanics (FVDAM), which was a multi-scal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composite. The micro structure failure modes were estimated with the failure strength of constituents. A unidirectional composite plate with a circular hole in the center under two kinds of loads was analyz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acro-mechanical failure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unified macro- and micro-mechanics failure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two methods are consistent, which show this new method's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Sun ZhigangZhao LongChen LeiSong Yingdong
关键词:COMPOSITE
2.5维C/SiC复合材料经向拉伸性能被引量:16
2012年
将微观尺度的强度预测模型与单胞尺度有限元模型相结合,建立了2.5维C/SiC复合材料的双尺度强度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计算微观尺度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最终失效时的力学性能,然后将其带入单胞模型,对不同边界条件下单胞模型的弹性模量进行折减,统计单胞模型的平均应力与应变,最后得到单胞尺度的应力-应变关系和最终失效时的力学性能。通过2.5维C/SiC复合材料常温和高温条件下的经向单轴拉伸试验,得到了2.5维C/SiC复合材料经向拉伸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最终失效时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值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孔春元孙志刚高希光宋迎东
关键词:刚度折减
2.5维C/SiC复合材料单胞模型及刚度预测被引量:16
2011年
通过提取2.5维C/SiC复合材料经纱边界曲线,采用鲁棒最小二乘拟合得到了经纱轴向函数表达式,对拟合后的曲线进行合理简化,建立了参数化的2.5维C/SiC复合材料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双尺度模型对2.5维C/SiC复合材料进行刚度预测,分别为考虑纤维/基体/孔隙的微观尺度和考虑经纱/纬纱/孔隙的单胞尺度模型,刚度预测的方法采用刚度平均法和能量法.最后讨论了微观尺度的孔隙率对2.5维C/SiC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刚度平均法和能量法的计算结果差异较小,考虑微观孔隙率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得更好.
孔春元孙志刚高希光宋迎东
关键词:孔隙率
陶瓷基复合材料低循环拉—拉疲劳寿命预测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细观力学方法建立预测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低循环拉—拉疲劳寿命的模型。该模型考虑初始加载到疲劳峰值应力时,基体出现裂纹,纤维/基体界面发生脱粘,部分纤维将发生断裂,并采用统计方法得到初始加载到峰值应力时的纤维失效体积分数;在后续循环过程中,考虑纤维相对基体在界面脱粘区滑移造成界面切应力下降,纤维失效模型与Evans界面磨损模型相结合,得到循环过程中纤维失效体积分数与界面切应力、循环数之间的关系;当纤维失效导致剩余强度下降,并小于疲劳峰值应力时,判断材料失效。采用剩余强度方法对陶瓷基复合材料的S-N曲线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的S-N曲线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吻合较好。
孙志刚许仁红宋迎东
关键词:陶瓷基复合材料S-N曲线
界面脱粘对正交铺设SiC/CAS复合材料基体开裂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细观力学方法研究了正交铺设SiC/CAS复合材料在单轴拉伸载荷作用下界面脱粘对基体开裂的影响。采用断裂力学界面脱粘准则确定了0°铺层纤维/基体界面脱粘长度,结合能量平衡法得到了主裂纹且纤维/基体界面发生脱粘(即模式3)和次裂纹且纤维/基体界面发生脱粘(即模式5)的临界开裂应力,讨论了纤维/基体界面剪应力、界面脱粘能对基体开裂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式3和模式5的基体开裂应力随纤维/基体界面剪应力、界面脱粘能的增加而增加。将这一结果与Chiang考虑界面脱粘对单向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初始基体开裂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该变化趋势与单向SiC增强玻璃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试验研究结果一致。
杨福树孙志刚李龙彪高希光宋迎东
关键词:陶瓷基复合材料正交铺设基体开裂界面脱粘细观力学
考虑基体开裂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应力-应变曲线模拟方法及验证
2012年
提出了蒙特卡罗方法模拟陶瓷基复合材料基体随机开裂过程,采用剪滞模型描述了复合材料出现损伤时细观应力场,并推导得到了考虑基体开裂时复合材料拉伸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公式.开展了室温环境下C/SiC复合材料的单轴拉伸试验,并将理论预测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同时,采用该方法对SiC/CAS,SiC/Si3N4复合材料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模拟,并与国外提供的相关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吻合得较好,从而证实了蒙特卡罗法可有效地模拟考虑基体随机开裂过程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应力-应变曲线.此外,还分析了Weibull模量、残余热应力和初始开裂应力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研究表明:Weibull模量越大,应力-应变曲线非线性越明显;热残余应力越大,应力-应变曲线偏转越早,非线性越明显;初始开裂应力与Weibull模量对应力-应变曲线影响规律相似.
孙志刚苗艳宋迎东
关键词:蒙特卡罗应力-应变曲线陶瓷基复合材料
无应力氧化下C/SiC复合材料弹性性能模拟及验证被引量:2
2013年
结合复合材料氧化质量损失率模型和混合率公式,发展了单向C/SiC复合材料在无应力氧化下的弹性模量预测方法。对400~700℃和700~900℃两种氧化机制下C/SiC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进行了预测,分析了氧化温度、氧化时间和纤维体积含量对C/SiC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影响。开展了单向C/SiC复合材料在650℃和800℃空气环境下的无应力氧化试验,建立了复合材料质量损失率与氧化时间的变化关系,得到了氧化后材料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同时,将理论预测值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理论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预测无应力氧化下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
孙志刚王振剑宋迎东
关键词:SIC复合材料弹性模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