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01107)

作品数:12 被引量:63H指数:5
相关作者:马冬梅白俊杰樊佳佳朱择敏梁旭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暨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黑鲈
  • 7篇大口黑鲈
  • 3篇脂肪
  • 3篇配合饲料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多态
  • 2篇脂蛋白
  • 2篇脂蛋白脂肪酶
  • 2篇生长性状
  • 2篇人工配合饲料
  • 2篇转录组
  • 2篇转录组测序
  • 2篇基因
  • 2篇核苷
  • 2篇核苷酸
  • 1篇动物眼睛
  • 1篇驯食
  • 1篇眼睛

机构

  • 10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0篇马冬梅
  • 6篇白俊杰
  • 4篇樊佳佳
  • 3篇朱华平
  • 2篇梁旭方
  • 2篇全迎春
  • 2篇朱择敏
  • 2篇黄樟翰
  • 2篇刘浩
  • 1篇蔡磊
  • 1篇姜鹏
  • 1篇曹婷婷
  • 1篇刘海涌
  • 1篇邓国成
  • 1篇江小燕
  • 1篇朱华平
  • 1篇廖国礼
  • 1篇李胜杰
  • 1篇桂建芳
  • 1篇田园园

传媒

  • 2篇水产学报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海洋渔业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口黑鲈GHRH基因启动子区域序列分析及其活性检测被引量:5
2016年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owth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GHRH)是下丘脑弓状核合成和分泌的小分子多肽,其主要功能是调节垂体细胞合成和释放生长激素。为研究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GHRH基因5’侧翼启动子区域的活性和该区域中潜在的转录因子对GHRH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对该基因5’端启动子区域约1400 bp长度的片段进行序列分析,预测顺式作用元件,获得了Oct-1、SP1、NF-1、C/EBPalp和C/EBP等多个潜在的调控GHRH基因表达的调节因子结合位点序列。在包括外显子1和内含子1的GHRH基因5’侧翼区两侧加入两个限制性酶切位点Xho I和Bam H I,对其进行改造,并将该片段插入红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载体p DsRed2-1,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GHRH1-RFP。同时,用不含有外显子1和内含子1的GHRH基因5’侧翼区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GHRH-RFP。将质粒pGHRH1-RFP和p GHRH-RFP转染鲤(Cyprinus carpio)上皮细胞(epithelioma papillosum cyprinid,EPC)。经过48 h的培养,在pGHRH1-RFP转染的部分细胞中检测到红色荧光蛋白表达。又将pGHRH1-RFP或p GHRH-RFP质粒注射到斑马鱼(Danio rerio)一细胞或二细胞期的胚胎中,注射了pGHRH1-RFP的胚胎在受精后48 h约有22.5%能检测到有红色荧光蛋白表达,受精后72 h约有29%的仔鱼检测到红色荧光蛋白表达。实验结果表明,目前分离到的GHRH基因5’侧翼序列具有启动基因表达的活性,且该基因的内含子1和外显子1是启动子的活性所必需的。另外,pGHRH1-RFP质粒注射的斑马鱼胚胎只能在胚胎和仔鱼的脊椎和肌肉中检测到RFP的表达,而在脑中没有检测到表达。推测扩增到的大口黑鲈GHRH启动子序列1407 bp(-1043 bp^362 bp)只是起到了驱动RFP脊椎和骨骼肌表达的作用,而不包括驱动在脑组织中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本研究为GHRH基因功能的深入分析奠定了基础。
马冬梅韩林强白俊杰
关键词: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启动子活性大口黑鲈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大口黑鲈驯食相关SNP开发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大口黑鲈为肉食性鱼类,传统养殖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冰鲜鱼为饵料,冰鲜鱼的使用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而且多余的冰鲜鱼残饵还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为了保护环境并降低养殖成本必须减少冰鲜鱼的使用量,本实验以选育适合人工配合饲料饲喂大口黑鲈为研究目标,用人工配合饲料作为饵料驯化大口黑鲈幼鱼,在驯食后14和16 d,测定其体质量、全长、体高等生长指标。同时在大口黑鲈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的SNP位点中,选择其所在序列的基因功能与能量代谢有相关性的7个SNP位点进行SNaPshot分型,用SPSS 19.0进行卡方分析标记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序列Unigene031044中的C1332G位点、Unigene085384中的A741G位点和Unigene022319中的A284G位点在体质量、全长及体高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这3个SNP位点所在的基因经预测分别与雌二醇17β脱氢酶12B (hsd17b12b)基因、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家族成员1(acsl1)基因和琥珀酸脱氢酶组装因子2(sdhaf2)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推测上述3个SNP位点的变异可能影响了基因表达产物对脂肪酸代谢或三羧酸循环的调节功能,与大口黑鲈对人工配合饲料的利用能力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本研究筛选得到的与驯食相关的SNP位点为大口黑鲈功能基因多态性的进一步研究,及加快大口黑鲈食性改良与驯化育种的遗传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马冬梅全迎春樊佳佳胡婕白俊杰刘浩
关键词:大口黑鲈人工配合饲料驯食生长性状
动物眼睛的起源与进化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动物眼睛的起源与进化过程是人类在探索自然奥秘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注目的研究热点,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眼睛出现的过程、眼睛进化所需的时间、眼睛的单起源论、眼睛的类型与进化、光感受器与眼睛进化的关系、光感受器和视蛋白的类型与进化这6个方面简要概述了动物眼睛起源与进化的主要研究进展。
马冬梅朱华平桂建芳
关键词:眼睛进化
配合饲料、冰鲜杂鱼对大口黑鲈生长和LPL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以体质量为40 g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为试验对象,分别投喂冰鲜杂鱼(对照)、A配合饲料(脂肪含量8.2%)和B配合饲料(脂肪含量14.5%),饲养试验共进行3个月,试验结束时测量各组鱼的生长性状,并检测其肝脏中两种脂蛋白脂肪酶基因LPLtype1和LPLtype2 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喂食冰鲜杂鱼的大口黑鲈平均体质量增加率显著高于喂食两种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P<0.05);喂食B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肝脏中LPLtype1和LPLtype2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喂食A配合饲料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脂肪水平越高,LPLtype1和LPLtype2 mRNA的表达量也越高。研究表明,脂蛋白脂肪酶LPLtype1和LPLtype2基因编码的蛋白都具有分解贮存在肝脏细胞中多余脂肪的功能,且LPLtype2与LPLtype1基因可能存在更加精细的分工,LPLtype2比LPLtype1更易受饲料脂肪含量的调节,推测LPLtype2在参与分解肝细胞的脂肪中可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朱择敏马冬梅白俊杰樊佳佳廖国礼梁旭方
关键词:大口黑鲈脂蛋白脂肪酶配合饲料基因表达
大口黑鲈两种脂蛋白脂肪酶基因cDNA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为促进肉食性鱼类人工配合饲料开发的理论基础研究,分析鱼类脂肪代谢的机制,实验克隆了大口黑鲈2个脂蛋白脂肪酶基因LPLtype1和LPLtype2的cDNA。序列分析表明,LPLtype1基因cDNA序列全长2 156 bp,编码516个氨基酸;LPLtype2基因cDNA序列全长1 710 bp,编码346个氨基酸。大口黑鲈LPLtype2与LPLtype1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为43.5%。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大口黑鲈LPLtype1和鳜LPL聚为一支,大口黑鲈LPLtype2和大麻哈鱼LPLtype2紧密聚为一支。预测分析发现,大口黑鲈LPLtype1和LPLtype2基因编码蛋白的活性中心位点、N-糖基化位点、二聚体形成的保守疏水残基位点、肝素结合域等主要功能域与硬骨鱼类和其他脊椎动物对比都比较保守。运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脂蛋白脂肪酶mRNA的组织分布,发现LPLtype1和LPLtype2都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推测这与肝脏是最主要的营养诱导性储脂部位有关。
朱择敏马冬梅白俊杰梁旭方
关键词:大口黑鲈脂蛋白脂肪酶肝损伤
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对大口黑鲈ISP-Ⅱ基因表达的影响
2020年
为了深入分析抗冻蛋白基因ISP-Ⅱ在鱼类抗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探究人工配合饲料对大口黑鲈生理变化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本研究克隆并分析了大口黑鲈ISP-ⅡcDNA序列,同时分别用冰鲜鱼和人工配合饲料投喂大口黑鲈,利用荧光定量PCR(qRT-PCR)的方法分析两组鱼ISP-ⅡmRNA在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获得大口黑鲈ISP-Ⅱc DNA序列838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522 bp,编码的蛋白共173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ISP蛋白具有保守的C型凝集素结构域,四对二硫键,推测为C型凝集素进化而来的Ca2+依赖亚型抗冻蛋白。其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ISP-Ⅱ序列同源性较低,其中与深裂眶锯雀鲷(Stegastes partitus)同源性最高,仅为65.50%。qRT-PCR结果表明,在对照组大口黑鲈(喂食冰鲜鱼组)组织中ISP-ⅡmRNA在脾中表达最高,并在肝、肠、幽门垂、胃、脑、性腺、心脏、肾脏、肌肉、眼和鳃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检测实验组大口黑鲈(喂人工配合饲料组)组织中检测到ISP-ⅡmRNA在肝、肠、胃和肌肉的表达量显著较冰鲜鱼组高。上述结果表明,人工配合饲料能让肉食性的大口黑鲈产生类似冰冻的条件下的应激反应,上调了ISP-Ⅱ的表达,以应对不利环境、保护生物体,使机体适应不利因素。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大口黑鲈的食性驯化机制与ISP-Ⅱ在体内的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黎品红马冬梅樊佳佳田园园姜鹏朱华平
关键词:大口黑鲈人工配合饲料冰鲜鱼
大口黑鲈转录组SNPs筛选及其与生长的关联分析被引量:17
2016年
为开发人工饲料代替冰鲜杂鱼养殖大口黑鲈的分子标记,以食用冰鲜鱼和配合饲料的同批大口黑鲈为研究材料,利用RNA-Seq(RNA sequencing)技术挖掘SNPs(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标记,并以关联分析筛选可用于育种的候选标记。转录组进行测序共获得174 M数据,8681个SNPs位点。挑选其中具有表达差异的50个SNPs位点进行SNa Pshot分型,结果39个分型成功,其中有4个为假阳性,通过转录组技术开发出SNPs标记35个,成功率为70.0%。为进一步检验这些标记是否可用于评估驯食饲料的大口黑鲈选育研究,研究以327尾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为试验材料,SPSS软件进行一般线性模型分析SNPs的不同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有2个SNPs位点与体质量、全长和体高等生长性状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可作为候选标记用于大口黑鲈的分子辅助育种。由于转录组数据直接反应基因的表达情况,从中挖掘与性状相关的优势基因型与分子标记的成功率高,效果较好。同时也为解决大口黑鲈选育研究中标记缺乏提供了有效途径,为选育提供遗传依据、加速育种进程。
全迎春马冬梅白俊杰刘浩李胜杰刘海涌
关键词:大口黑鲈生长性状
软骨与正常华南鲤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为研究华南鲤Cyprinus carpio rubrofuscus软骨化的产生原因和形成机制,并评价其肌肉营养成分,取9月龄软骨华南鲤(体质量为270.2 g±62.4 g)测定其肌肉营养组成,并与骨骼发育正常的相同规格华南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软骨华南鲤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华南鲤(P<0.01),而粗脂肪含量却显著高于正常华南鲤(P<0.05);用酸水解法从肌肉中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软骨华南鲤除组氨酸(His)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华南鲤(P<0.05)外,两组鱼其他15种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华南鲤的必需氨基酸进行评分,计算得到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FAO/WHO评分模式,接近全鸡蛋白蛋白质模式,软骨和正常华南鲤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87.17和90.24,骨骼正常华南鲤的所有必需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指标均略高于软骨鱼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软骨这一性状并未显著影响华南鲤的肌肉蛋白质品质,两组鱼氨基酸营养成分相似,均为优质的蛋白源;进一步对肌肉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测得的23种脂肪酸中有9种脂肪酸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其中包括4种饱和脂肪酸、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和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说明软骨华南鲤的产生可能与机体中脂肪代谢过程的变化有关;对两组鱼肌肉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分析表明,软骨华南鲤的磷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华南鲤(P<0.05),而钙等其他6种元素与正常华南鲤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软骨华南鲤的产生可能与机体中脂肪酸代谢异常及磷缺乏相关,其具体产生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马冬梅朱华平樊佳佳黄樟翰
关键词:软骨脂肪氨基酸矿物元素
广东粤北地区禾花鱼的形态特征及遗传学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本研究从粤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养殖基地随机取禾花鱼67尾,对其形态进行拍照测量和统计分析,依据形态比例数据可将目前养殖的禾花鱼分为偏向修长型和偏向团圆型两类,与目前已有报道的6种鲤鱼(Cyprinus carpio)的形态学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以总体体型为特征的第1主成分中,长体型禾花鱼与兴国红鲤(C. carpio var. Xingguonensis)、镜鲤(C. carpio var. specularis)和建鲤(C. carpio var. Jian)聚在一起,而与和瓯江彩鲤(C. carpio var. color)、荷包红鲤(C.carpio var. wuyuannensis)聚在一起的团圆体型禾花鱼区分开;在以头部形态为特征的第2主成分中,长体型禾花鱼与团圆体型禾花鱼聚在一起,而与镜鲤和欧江彩鲤区分开。形态学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长体型禾花鱼与兴国红鲤、镜鲤、黄河鲤和建鲤聚合为一支,荷包红鲤与瓯江彩鲤聚为另一支,而团圆体型的禾花鱼介于两支之间。COⅡ基因测序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禾花鱼为鲤属鲤种的一个群体,2种体型禾花鱼的COⅡ多态位点比例仅为0.33%。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禾花鱼的下一步选育提供参考资料。
马冬梅黄樟翰朱华平谢骏
关键词:禾花鱼聚类分析
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MCP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重组蛋白的免疫效果初步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预防近年来流行于广东省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中的病毒性溃疡综合征,以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Largemouth bass ulcerative syndrome virus,以下简称LBUSV)的主要衣壳蛋白(MCP)作为目标抗原蛋白,将MCP基因开放阅读框插入到pBV220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DH5α,构建重组表达MCP蛋白的工程菌。重组菌经过42℃温度诱导和SDSPAGE电泳,检测到在分子量51 k D处有一条特异表达蛋白带,重组蛋白约占重组菌体总蛋白的30%。重组MCP蛋白经洗涤、纯化、溶解、复性和透析后纯度达90%以上。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与不完全弗氏佐剂混合、乳化后,免疫大口黑鲈,然后进行感染实验,感染后20 d疫苗保护率最高达67.7%。结果表明,该病毒MCP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可以作为制作重组疫苗的候选蛋白。
马冬梅邓国成白俊杰江小燕曹婷婷蔡磊
关键词:大口黑鲈原核表达免疫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